首頁 > 個人管理 > 擁抱不同行動傾向
個人管理

擁抱不同行動傾向

EMBA雜誌444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3.07.31

 

「用舊公式面對新挑戰的主管,常常會以失敗作結。」哈佛商學院實用知識網路週刊(HBS Working Knowledge)最近的一篇文章指出。


哈佛商學院副教授羅法利(Ryan L. Raffaelli)表示,隨著工作經驗逐漸累積,人們往往會發展出一套內隱的思考模式,並且依賴這個模式完成事情。


大部分的人在自然而然的情況下,會發展出一個主要的行動傾向。它影響了一個人如何擬出計畫、決定將時間與注意力集中在哪裡,以及何時請求他人協助。


羅法利進行了多個研究,他歸納出行動傾向的三大類型:


1.分析型。

 

分析型的主管習慣運用資料,他們透過數字或模式擬出計劃,認為這樣做有最大的成功機率。


2.脈絡型。

 

脈絡型的主管往往會思考,眼前的事情如何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例如,在面對問題時,他們會想到要歸因於大環境市場的改變、競爭對手的行為,或者產業的新趨勢。


3.關係型。

 

關係型的主管擬定計劃的基礎在於別人會如何評價,以及會如何受到影響。他們很關心權力互動、社交網絡,或者個人影響力。


羅法利分析指出,每一種行動傾向都有其優缺。分析型行動傾向的主管可能會過度依賴資料;相對而言,關係型的主管則可能太用力討好別人。沒有哪一個行動傾向是所有問題的解答。


行動傾向有其作用,然而當一個人過度依賴某一種行動傾向時,可能出現負面效應,尤其當他出任新角色,或者身處不熟悉的情況時。


因此羅法利建議,主管必須學會如何控制行動傾向。不同的挑戰往往需要不同的領導風格。最好的主管會針對目前手上的問題,調整自己的行動傾向。


羅法利提醒,過去的成功經驗,常常會成為主管最大的包袱。某一個行動傾向可能在過去很多年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當一個人太依賴一個行動傾向,會忽略環境和情況已經改變,而還是期望同一個行動傾向帶來一樣的好成績。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人際交流 建立友誼,先學會問問題
任何親密、正向的人際互動,都是由「問問題」開始,再逐漸發展為穩定的人際關係。這是 ... ...
2018.12.17
READ
是的,而且呢? 向即興劇團學應變力
即興演出沒有劇本,演出是否成功,端看演員應變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的默契。即興劇團 ... ...
2015.06.02
READ
領導力 萬事達執行長的不確定學問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時,萬事達卡(Mastercard)執行長彭安杰(Ajay Ba ... ...
2020.12.01
READ
編輯部報告 僱用太快,解僱太慢
幾年前我分享過這個觀察。多年來我專訪企業CEO時,有時會問他們一個問題:如果時光 ... ...
2024.11.28
READ
編輯部報告 初學者的九十天練習
當所有人第一次經歷這樣的衝擊,不論對個人或公司來說,這個時候最重要的配備可說是是 ... ...
2020.07.30
READ
壓力下的優雅 我學到的人才永續一堂課
「真正的勇氣就是在壓力下展現優雅。」海明威說。九月中旬,一場豐富的學習饗宴拉開了 ... ...
2023.09.27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