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把一百週年當成創業元年
黑松公司董事長張斌堂

把一百週年當成創業元年

EMBA雜誌467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5.06.30

 

從製造汽水,跨入到代理金門高粱、日本知名梅酒 Choya;它和服飾業 Uniqlo,也和精品業施華洛世奇聯名合作。面對時代的變動,黑松跨出傳統通路,發揮各種創意。張斌堂如何帶領這家走過一個世紀的公司,重燃創業精神?


十五年前,張斌堂剛接任家族事業黑松董事長的時候,把辦公室重新改裝。他把自己的位置移到靠近馬路邊,他要靠窗,因為他要看見陽光,看見外面。


他喜歡接觸外界與市場,對於演講受訪幾乎來者不拒,因為黑松這個品牌雖然人人都知道,但是很多人對今天的它並不熟悉。


例如,很少人知道,除了沙士、汽水之外,它代理五十度以上金門高粱、日本知名梅酒 Choya 等酒類產品。「飲料的旺季是夏天,那麼冬天或淡季的時候,你要做什麼?所以在經營上,就要去補這一塊。」他說。


二○二四年,黑松的合併營收達一○二‧五億元,每股盈餘二‧三六元。酒類營收已經佔四九%,幾乎和飲料本業分庭抗禮。


今年是黑松一百週年慶,走過一個世紀,黑松的競爭者早已不是另外一個飲料品牌。街頭林立的各種手搖飲料店、超商的咖啡、通路的店中店,每一個環節都在搶食市場。為了脫穎而出,團隊必須跨出傳統通路,發揮各種繽紛創意。黑松行銷合作的對象因此從服飾業的 Uniqlo,到精品業的施華洛世奇,有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結合。


和所有有歷史的公司一樣,今天黑松最大的挑戰不是競爭者,其實是時代的變化。張斌堂肩上扛著神聖的使命,他必須讓這家走過百年的企業,穩健地往下迎接另一個百年。


「我把黑松一百年當成黑松元年,把創業精神再拿出來。」他說,「特別是在AI時代,我們的職務都要重新定義。」他心裡的急切不言可喻。他最在乎的是那棵百年的松樹,當松果落下,能不能在未來長成一大片的松樹林。


張斌堂最近接受EMBA雜誌專訪,以下是專訪內容摘要:


■你開始擔任黑松領導人時,希望自己扮演的角色,跟以前有什麼不同?


□在快速流通商品裡,以前是行銷費用為主,通路為輔,現在剛好相反,變成大部分的營業費用會放在通路上。現在不再只是鋪貨就能賣,而是要在每一種通路上都想辦法觸動消費者。在行銷上,現在媒體很多,我們的產品也很多樣,你廣告打這樣,可能就失掉那樣,所以那是很零碎的。


因應媒體這麼多,有機會就要主動走出去曝光。就像很多人跟我說,黑松我從小喝到大。那我會擔心,其他的呢?我可以延續嗎?我要永遠帶著,我有責任講黑松的故事,有責任把產品推銷出去,這樣的想法。我要走出去,我比較想直接跟你在一起聊天。就像我希望我辦公室有窗戶,因為我要看到外面,我想要看到樓下麥當勞賣得好不好,或是我看到外面招牌放這樣會危險,我也會跟他們提醒一下。


■當通路成為主宰,公司必須做出哪些改變?


□現在是你要去吸引通路。以往我們設計一個產品,市調大家覺得不錯,就上通路開始賣。現在通路每一年都有一個 open house,邀請大家來展新產品。通路的採購會去試喝,包含包裝,他會有很多的回饋。假設今年流行的是綠茶,就算你做了很好喝的紅茶,也不見得可以上通路。他可以決定你的東西可不可以賣,因為他也有銷售壓力。


所以現在我們也要跟通路合作。例如,我們跟爆米花公司合作推出,爆米花口味的沙士,以及沙士口味的爆米花。我們代理金門高粱,也跟施華洛世奇聯名,用精品的概念去結合。以前高粱酒被定位是退伍人員、老年人在喝的,這個形象需要被改變,我們用這個聯名吸引新的顧客。


我們也會再加上一些限量的概念,比如季節性商品。在代理酒這部分,很多限量的商品幾乎都是秒殺。像是我們推出五‧一公升的金箔版金門高粱酒,你很難想像這麼大一瓶,誰會買。其實店家會買,他們會放在店裡擺飾。


我訂出營運的三個職責:品牌生活化、超越代理、進化銷售,用這三個讓大家思考,怎麼樣朝這些方向去改變。像我們和 Uniqlo 合作,推出印有黑松沙士標誌的 T-shirt,就屬於品牌生活化。


超越過去的目標


又例如,陽岱鋼曾是黑松的代言人。二○一三年中日棒球對抗賽期間,我們推出,他打一個全壘打,我們就送一罐沙士的活動,他也真的打出去了。我們要超出傳統的通路。但你去擴大這些東西都是有代價,因為它是零碎的。所以團隊必須要達到某一個目標,沒有達到的話就不值得做。這次賣一百萬,下次又賣一百萬,我絕對不能接受。


當然這個目標剛開始你不知道,所以你要去測試。我公司有一百年歷史,你說我沒有耐心嗎?絕對有,我有耐心支持團隊去嘗試、去挑戰。在這樣多元多變化的市場,快速流通商品要去觸動到消費者,你能投入的資源相當分散,如何精準去做,一直都是我們的挑戰。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67期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關鍵話題 管理哲學先驅韓第辭世
二○二四年十二月,被譽為管理哲學之父的韓第(Charles Handy)辭世,享 ... ...
2024.12.30
READ
專訪暢銷書「獲利世代」作者奧斯瓦德 (Alexander Osterwalder) 失敗是創新的雙胞胎
決定企業勝負的,是誰能夠更快推出創新。「獲利世代」作者奧斯瓦德(Alexande ... ...
2021.12.29
READ
小柿智檢創辦人洪沛駿 用AI軟體找瑕疵
無論是產品污損,或是少了一個元件,小柿的AI軟體都能幫你找到,協助企業提升生產品 ... ...
2021.02.25
READ
熱門話題 為什麼亞馬遜什麼生意都可以做?
「如果公司要成功,就要專心去做一件事,然後把它做到最好。」這是很多人都同意的道理 ... ...
2019.10.01
READ
編輯部報告 你的公司會玩嗎?
當環境變動越來越快速,過去的方法已經不能夠解決未來的問題,今天,只有創新與敏捷, ... ...
2019.07.01
READ
第二計劃公司 提供內容,而不是空間
當空間提供的價值,不再是建築物或地點,而是提供內容,會產生哪些變化? ...
2024.04.30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