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地下創新
那些你沒看見,卻閃著光的創新

地下創新

EMBA雜誌444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3.07.31

 

許多公司苦無創新點子,事實上,在員工的抽屜裡與工作中,可能隱藏著許多閃閃發光的創意與新做法。善用這些地下創新,能幫助公司改善工作流程,提升效率,甚至發展出全新的解決方案、創新產品。如何找出公司的地下創新者,收割寶貴的創意?


一九八三年左右,東芝公司(Toshiba)電腦事業部門的工程師溝口哲也認為,電腦的發展趨勢將走向可攜式小體積電腦,他兩度向公司高層提案,都被打回票。溝口哲也不放棄,他私下調動資源及人力,以不到兩年時間,偷偷研發出第一款東芝筆記型電腦,在一九八五年推出,後來使東芝成為這個新的電腦產品區隔的全球龍頭。


創新者的創新熱情是很難阻擋的。許多工作者在公司不知情之下,自行推出創新的解決方案,哪怕只是小小的創新。造成這樣地底下創新的原因很多:有人不想讓創新工作過早曝光,而承受來自上層的壓力;有人想找到捷徑以解決工作上遭遇的問題;有人不想花時間歷經繁瑣程序取得管理階層核准;有人純粹出於好奇心,想擺脫目前的種種限制。


也有人堅信自己的創新點子的前景,就像溝口哲也一樣,縱使檯面上被公司否決了,仍然抑制不住,一定要打造出原型。對懷抱創新熱情的人而言,若不去嘗試實現創新點子,那些點子就像蟲子一樣,啃蝕他們的心靈。


許多主管視地下創新為無害之舉,覺得這些點子可能對公司有益,只要員工不影響他們的制式工作,就不會加以阻止。


但是,很多地下創新具有能夠擴大的潛在效益,甚至,有些員工會因為創新點子在目前的公司得不到重視,而乾脆自行創業,或是帶著創新轉往其他公司。若公司能運用機制去挖掘內部有潛力的地下創新,善加利用,往往有機會創造新一波的成長。


學者德永(Jeroen P.J. de Jong)、密西根汽車研究中心創新長普拉薩(K. Venkatesh Prasad)等人,對福特汽車公司的近千名研發人員進行了一項調查。他們發現,自二○一八年至二○二一年期間,這些受訪的研發人員當中,有四五%的人從事未獲主管同意的研發計畫。


地下創新的動機


日前,他們在史隆管理評論(Sloan Management Review)中分享研究結果指出,地下創新者可大致區分為以下三類:


1.使命型
我想讓公司產品更好


使命型地下創新的動機,是想改變公司的產品或實務。這類創新者著眼於公司的利益,但他們基於種種原因,不想在時機成熟前,讓創新浮出檯面。他們通常對自己的判斷及創新點子非常有信心,有時候,縱使創新構想被上級否決,他們仍然堅持私下繼續進行,這類人被稱為「創新異端者」(creative deviants)。


由於這類瞄準改變公司產品或實務的創新,通常涉及多個層面,創新者通常會私下徵求其他同事的支援,甚至設法爭取上級非正式的幫助。這麼做除了著眼於獲得資源,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提高創新最終被公司採納的可能性。使命型創新者通常很了解內部政治糾葛,並且擅長避開路障。


舉例來說,福特汽車公司的一些使命型創新者繞過潛在路障,取得智慧財產部門主管的支持,快速打造出一個開放源碼平台的原型,這項名為「OpenXC」的創新最終獲得整個公司採行。


使命型創新者利用時間從事他們的創新,也說服一些同事運用工作空檔來協助,或是刻意把他們的原型測試安排在假日。也有一些這類型的創新者利用公司內部的眾包平台,爭取有興趣的同事加入行列。此外,若創新計畫需要資金支援,他們也往往暫時延遲創新計畫,等待較有利的資金贊助時機。


由於這類創新的動機是對公司帶來影響,因此,它們不會被保密太久。比起其他類型的地下創新,這類創新若是成功,被公司採行的可能性也較高。


2.使用者型
我想讓工作更有效率


使用者型地下創新的動機,是想解決個人或團隊在工作上遭遇的問題,或是想改善工作流程的效率,例如,以自動化的方式製作每週報告,或是改善一個產品測試流程。他們通常只是為了減輕個人或團隊的工作問題,不是著眼於在整個公司推行他們的創新。這類型創新的領域大多是流程及工作方法。


使用者型創新也常徵求其他同事的協助,但人數較少,且通常是在打造原型的階段。他們運用工作中的空檔從事這類創新,有時是在制式的工作中嘗試而產生的。這類創新者鮮少主動散播他們的創新,通常只有在聽到其他同事也遇到相似問題時,或是其他同事觀察到他們使用的創新方法時,他們才會分享。


這類創新者不主動散播創新的可能原因有幾個,其一,他們不想在散播他們的創新方法後,經常被其他同仁上門請教而受到太多打擾,或是被上級要求再改進創新;其二,他們怕其他人為了符合公司標準而「改進」他們的解決方法,結果導致他們原創的解決方法不再能夠解決原問題;其三,他們擔心主管發現他們的創新方法後,認為他們違反正規程序,禁止他們再做類似的地下創新。


使用者型創新其實相當普遍,只是公司未發現罷了。舉例而言,丹麥的一項研究調查發現,許多軍警工作者都是使用者型地下創新者。他們改善工作的安全,但這些創新的解決方法並未被公開或推廣。還有一項針對電信業的研究調查發現,七十一名研發人員中,有三十一人從事個人的創新計畫,主要是為了應對他們在工作上遭遇的挑戰,但只有少數人把他們的創新成果分享給公司。


3.探索型
我要解決更大的問題


這類地下創新者純粹是出於對探索、創新的熱情,尋求突破目前的技術限制,或是想擴大應用自己的專長,以解決其他或更大的問題,或是想探索新領域、學習新技巧,或和志同道合者互動。創新是這類工作者的喜好,也被他們視為自己的身份之一,創新帶給他們成就感。他們利用閒暇時間從事創新工作,一些人在家中有自己的工坊,自掏腰包或透過眾籌平台募集資金,以打造原型。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44期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大聯大控股永續長曾國棟 擁抱無勝有利的經營哲學
二○○四年開始,友尚董事長曾國棟透過購併策略,加速公司成長。之後,他帶領公司加入 ... ...
2024.02.27
READ
中華精實協會協理江守智 如何提高效率,減少浪費?
公司開發了幾個新產品,但整體效率不如預期。大批半成品堆在倉庫,有些員工忙到做不完 ... ...
2023.10.30
READ
芬歐匯川公司執行長貝松寧 不畏數位時代的紙業巨人
面對數位化、環保意識抬頭等挑戰,公司的傳統核心事業不斷萎縮,貝松寧如何推動變革, ... ...
2018.11.30
READ
遠距管理 五招做好視訊會議
因為疫情的關係,公司必須讓員工在家上班。但你發現狀況百出,團隊的討論效率也不如以 ... ...
2021.05.31
READ
極上教育諮詢公司 一加四,一起集思共學
將團班相互學習的氛圍,綜合一對一指導的深入教學,極上如何創新教學,如何解決產業痛 ... ...
2020.07.01
READ
台灣輝瑞大藥廠總裁葉素秋 想著北極星,以光速作戰
只用了十二天,台灣是新興國家,第一個拿到新冠口服藥的國家。這是台灣輝瑞以敏捷式管 ... ...
2022.08.31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