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如何應對社群媒體的公關危機?
十分好創意執行長黃鼎翎

如何應對社群媒體的公關危機?

EMBA雜誌461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4.12.30

 

 

Q.我們是一家銷售生活用品的公司,過去有幾次,公司小編在社群上宣傳產品,為了跟上時事話題,抓住大家的眼球,貼文的角度沒有拿捏好,反而引發消費者反感。這類事件一度造成公關危機。我們應該注意什麼,才能預防這樣的狀況再次發生? 


A.社群媒體蓬勃發展,調查顯示,九成的台灣人不只擁有一個社群平台帳號,多數人經由社群媒體接觸品牌,這使得很多公司積極投入經營社群媒體。公司期望能與顧客即時互動、掌握市場趨勢,還能塑造品牌影響力。


然而,社群媒體為公司帶來曝光紅利,卻也具備著如同傳統媒體雙面刃的特性,暗藏公關危機。因為在這個時代,每一個人幾乎都是自媒體,都可以快速傳播資訊、發表自己的言論,一旦爆發公關危機,破壞力道遠遠超過傳統媒體。


因此,公司必須在社群媒體的經營上多加注意。許多公司由小編負責社群媒體,小編連結企業形象與對外發聲,已成了公司在數位時代的「門面」。一般來說,小編的工作包括主題選定,不只運用創意撰寫文案和設計圖片,甚至是短影音,還需要與粉絲互動,回覆留言,以及處理危機。


為了讓社群媒體能傳遞品牌靈魂,小編應該要有靈活度,掌握熱度、具有速度,以及有高度的敏銳度。不過由於產業的特性不一樣,小編被賦予的角色與專業往往也不同。屬於節奏比較快的產業,像是零售業等等,因為產業比較活潑、多元,小編獲得的授權也會比較高。在這樣的情況下,應避免以下五個盲點:

 

  1. 為了追求時事或話題的熱度,過度譁眾取寵,偏離企業文化。
  2. 為了搶速度,內容沒有經過證實,就火速發布,造成誤會。
  3. 沒有辦法掌握適合貼文內容的用字尺度,而引起外界疑慮。
  4. 容易與顧客抬槓。例如,顧客講這個,小編不同意,就跟顧客一來一往不停地發文,衍生不必要的惡性循環。
  5. 即使顧客說出了正確的事,仍舊不道歉。


舉例來說,有時候小編以為的幽默,在外界看來卻是開玩笑過了頭。曾經有小編以競爭對手的市場規模太小發文,引來大眾一連串的負評,認為公司在嘲笑對手。這樣的案例顯示小編的尺度沒有拿捏好,若小編從目標對象的感受去思考貼文,就比較不會產出敏感度不足的內容。


又例如,政府宣布颱風停班停課訊息,許多民眾預定的行程被打亂了。此時賣場小編的貼文暗示颱風來了,公司就要發了,很可能讓人覺得公司想發颱風財,造成觀感不佳的反效果。但為什麼小編會發這樣的文?很可能就是想搶快,搭颱風新聞的話題。


有時小編求快,也可能造成寫錯數字,或沒有確實求證就發布訊息。儘管公司做出了更正,這些都還是可能引起消費者的不滿。


「做,不做什麼」清單


社群小編不只代表個人而已,他代表的是企業形象,更是企業的發聲者。當小編在社群媒體上發言時,必須要考


慮企業的特性、價值觀、說話的方式,以及文化特性。


舉例來說,一家國營企業想要招募新血,小編在製作貼文時,可能為了想讓更多人來看,使用了帥哥美女的照片吸引社會新鮮人。這時可能要小心避免涉入性別議題。


公司想要讓小編符合代表企業的角色,務必給小編明確的依循規範,例如前述例子中,公司可以說,使用照片的原則是可以展示肌肉,但是穿著不要暴露,才能正確傳達公司文化。


公司也應準備社群貼文的「做什麼和不做什麼清單」(Do’s & Don’ts)。做什麼清單(Do’s),使小編清楚可以做什麼,以及可以如何完成,包含一天發幾則貼文、挖掘粉絲喜歡的議題,以及貼文上稿的時間等。


不能做什麼清單(Don’ts),比做什麼清單更為重要。哪些面向屬於不適合公司產業與文化特性,以及不能討論的範疇,都必須明文規範出來。例如,儘量不使用太誇大的標題與內文,或是拿爭議話題來推銷產品等,這可以避免小編執行任務時踩到地雷。


但要注意的是,還是要給予小編規劃的文案內容一定的寬度,不能什麼都限制,讓小編的創意無從發揮。我認為,不傷害別人,又能說自己好,就是很好的拿捏原則。


用檢查清單,避開公關危機


面對瞬息萬變的社群媒體,管理貼文雖然不一定要很多層的把關,但建議


至少要由直屬主管做一個層級的核稿。這樣做不只是保險,更不會成為引爆社群危機的火種。不妨使用以下檢查清單,避開引發爭議貼文的陷阱:


不要貶低,或是攻擊競爭品牌。

 

當小編在形容競爭對手時,不要攻擊對方,而是要相互幽默,也儘量不要讓顧客可以猜出是哪一個品牌。例如,小編可以用「他牌」兩個字表示競爭對手。


X 不要發沒有價值的訊息。

 

包括過期的資訊,或是拿舊的訊息重製貼文內容,會讓顧客覺得沒有參考價值。


X 不能侵害著作權。

 

小編做貼文時,有時還要配圖,或是找梗圖,沒有留意智慧財產權會導致法律責任和品牌損害。例如,為了讓梗圖效果更吸睛,有時刻意使用名人照片稍做修改,然後加上對白,這很可能會踩到智慧財產權的紅線。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61期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哥倫比亞商學院教授麥奎斯 (Rita McGrath) 聆聽組織邊緣的聲音
在公司內進行許多持續的小改變,這些改變會隨著時間的積累,最終形成和競爭者的巨大差 ... ...
2024.04.30
READ
雙連安養中心執行長蔡芳文 給老年顧客一個家
進住率百分之百,一年有近三百個國內外團體前往考察,雙連是安養照護領域中的模範生。 ... ...
2017.08.15
READ
熱門話題 你的新苦惱,我的新生意
有一種公司並不是要員工共體時艱去放無薪假,取而代之,他們和過去一樣在看哪裡有需求 ... ...
2020.04.29
READ
福壽實業董事長洪堯昆 不斷改造自我的百年企業
成立超過百年的福壽實業,從食用油起家,公司隨著時代改變,投入飼料、穀物等新事業, ... ...
2024.08.29
READ
熱門話題 成為超級手機應用程式
成為叫車服務龍頭並非哥來泊的終極目標,公司希望成為顧客每天都會使用的超級手機應用 ... ...
2019.05.01
READ
領導力大師Marshall Goldsmith 艱困時局的領導人
任何人都可以在太平盛世展現熱情,並且以身作則; 唯有在艱困時局,我們才能看出誰是 ... ...
2017.03.08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