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玩真的,才能建立文化
州巧科技董事長兼執行長李樹裔

玩真的,才能建立文化

EMBA雜誌434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2.09.29

 

從只追求生產速度,到建立著重「人」的企業文化;從光電零組件代工,到成為國際家具大廠供應商,並跨入醫療產業,過去十年來,州巧放慢了腳步,進行一系列的轉型變革,過程中,李樹裔有哪些深刻的體悟與學習?


那一天,當州巧科技董事長兼執行長李樹裔在飛機上看電影動畫「獅子王」時,他眼淚直流,無法遏抑。當小獅子辛巴被叔叔趕走,幾年後,他的女朋友要他回來整治王國,辛巴說:「我不要,我在外面很快樂。」然後,當辛巴看著那一大片土地,理解到自己需要承擔,需要負起責任,才能讓王國變得更好,終於下定決心。這些話深深打中了李樹裔的心,他發現,他在辛巴身上看到了自己。


州巧科技於二○○○年創立,是光電產業沖壓零組件的一線大廠。多年來,李樹裔雖然是公司的創辦人,但是因為公司股權分散,加上他認為經營與財務並非自己專長,而授權專業經理人。有一段時間,公司相當混亂。


二○一○年,他領悟到,所有的事不論好壞,他都必須面對與承擔,因此接下董事長職位。他從此大力推動公司的各種轉型與變革,一方面將業務擴充到家居和醫療產業,並推動股票上市;另一方面,也重視企業文化的建立。


過去,「為了速度、效率,大家的溝通就像是坦克車輾過去。」他說,但現在,他認為速度可以稍微放慢,但必須充分分享和溝通。因為公司的願景是,「成為令人感動的企業」。


「這雖然是會花時間,但我們不是台積電,可以去挖角人才,那我們要怎麼樣讓自己產生人才?」他大力推動教練式領導、讀書會,和主管說故事等各種做法,從企業文化面強化公司的競爭力。


州巧科技在二○二○年股票上市,二○二一年營收三五‧三億元新台幣,EPS一‧九九元。


「九○%的人是靠個性在領導,只有一○%的人是靠覺性在領導,因為要改變慣性非常困難。」他顯然下了這個決心,而且還在努力改變慣性中。


在推動轉型和建立企業文化的過程中,李樹裔有哪些學習與體悟?他最近接受本刊專訪,以下是專訪摘要:


■這幾年產業環境變動很大,公司在經營上做了哪些調整?


□州巧在二○○○年成立,過去營收曾到六十幾億元,我認為一是我們很勤奮;二是趨勢,我們選對了一個產業叫作兩兆雙星。我們曾開發了一個創新的雷射焊接技術,得到一些大廠的支持,讓州巧得以在TFT-LCD產業站穩腳步。


我們是代工,二○一○年,TFT-LCD產業開始西進,台灣勞動人口缺少,我們就把模組移到大陸去做。後來我們決定在台灣總公司建立一個中央控制系統,有HR、財務、IT等系統,之後我們去越南設廠,那邊的溝通和管理就能和總公司一致,只要一個總經理過去就好。這也來自我們早期去大陸的經驗。當時沒有複製好台灣的系統就派人去蘇州,之後在廈門設廠時,蘇州的人再複製蘇州模式過去。一直複製下去,公司的管理模式和文化,就失焦了。


產業西進後,我們的台南工廠幾乎空了,新竹剩下銷管研的部分。二○一二年我們開始想要轉型,找一些新事業。之後,台南工廠轉型做家具,台南廠在精實、自動化上,獲得宜家家居(Ikea)的肯定,他們把大陸的訂單轉到我們這邊。新竹廠開始做醫療,像是智慧電動輪椅。


■在本業光電方面,有什麼調整?


□在光電上,我們把生命週期短的消費性電子產品砍掉,留下來的是一些比較利基的,比較是人「需要」的產品,而不是「想要」的東西。需要是比較剛性的需求,所以我們做工業控制、車用的面板,產品的生命週期也比較長。


早期我們在光電很成功,結果是,我們在追求的都是速度,因為光電產業速度很重要。你比競爭對手少五天開完模具,就能拿到訂單,因為你幫客戶省了時間。但這樣一來,你就沒有時間去做生產的改善,和討論製程怎麼優化。


創造工作的成就感


我是日本企業出來的,以前我在台灣山葉(Yamaha)開發機車,我覺得技術者會有一定的成就感。但在光電這一塊,速度是唯一的成就感。有次在廈門跟幹部開會,有一個幹部說,我們不太容易找到好的人才,但別家公司卻可以。我就想,這是因為工作的成就感,還是薪資?還是我們產品的價值呢?


但這不是說我們不要光電這塊,而是要努力創新。比如,我們在推未來工廠,怎麼樣智能化,從製程的價值端去創造大家在工作上的成就。另外,我們剛開始做光電是做一個單件(part);後來在家具我們是做一個組合件(component);在醫療我們是做一個產品。我們從單純的代工轉型,把價值放在產品上,也會增加人在工作中的價值。


■要跨進新的領域和市場,需要的人才可能和過去不一樣,你們怎麼因應? 


□以前做OEM時,放眼看去都是本土(local)的業務人才,但現在做宜家家居或做醫療,我們需要國際的業務人才。以前的技術人員是開模具,但現在必須要會產品設計。所以團隊確實需要新的調整,那我就是去做族群的融合。


我們有三個事業群,因為在管理上,客戶的屬性差很大,醫療需要專業知識;在宜家家居這邊,有他們國際企業的文化與做法需要配合;光電有它的速度,三個完全不一樣。以前放在一起,我發現全都我一個人看,會錯亂。


訓練應該由上而下


我們公司從二○一三年就開始推教練(coach)的訓練。以前,溝通模式是上對下,主管就是告知,同儕之間就是說自己想說的。為了速度、效率,大家的溝通就像是坦克車輾過去。但現在我們做的事已經不一樣了,速度可以稍微放慢,可以有更多一點思考空間。


其實那一年我突然間被打到,發現我以前好驕傲。以前都是人資說,他們想幫員工排什麼課,我就說,好我同意。幾年下來我發現不對,我不知道他們學到什麼、效果好不好,一個管理者這樣會不會太驕傲了?我突然間覺得,訓練都應該由上而下,所以我就自己參加所有課程。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34期

 

相關文章 ARTICLES
馬修嚴選 把優格當精品販售
讓員工感受到公司的正面價值,他們才能傳遞品牌精神給顧客。馬修嚴選如何用精品,以及 ... ...
2024.09.30
READ
創新創業 兩個工具,讓點子成真
創新存在著一個弔詭的現象。當創新的想法越新奇、極端,或者帶有風險時,就越難獲得創 ... ...
2021.01.28
READ
企業策略 小米機如何征服印度市場
十年前,小米科技公司在北京成立。公司瞄準了中國年輕的中產階級,推出時髦、售價負擔 ... ...
2021.02.25
READ
熱門話題 五百大企業的前世與今生
一九五五年,財星雜誌開始排出五百大企業,那一年的榜首是通用汽車公司,屬於製造實體 ... ...
上銀科技總經理蔡惠卿 成為用生命影響生命的領導人
當煮咖啡的溫度、交響樂的氣質,碰上機械手臂,會擦出什麼火花?上銀如何透過跨界合作 ... ...
2023.09.27
READ
突破價格戰的秘訣 三種價值銷售法,讓客戶離不開
面對市場的削價競爭,想擺脫一再被殺價的循環, 就必須學習三種價值銷售法, 用價值 ... ...
2023.06.29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