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找出開拓新局的策略
運用四面透鏡

找出開拓新局的策略

EMBA雜誌397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溫和、漸進的策略選擇,無法帶來跳躍式的成長;將資源平均分配在所有專案,無法為公司創造大贏。現在就運用四面透鏡,找出開拓新局的宏大策略!


看看以下情形,你是否覺得很熟悉?


■策略規劃會議中,高階主管齊聚一堂,希望能夠發展出一個宏大的、將形塑公司未來的策略選擇,但最終,他們做出的選擇是溫和、漸進的策略,談不上宏大,也談不上形塑未來。
■公司沒有把資源集中於少數幾項有潛力創造大贏的專案計畫,而是不分優先順序,把資源平均分配在許多專案計畫上。主管說,這是分散風險。最終,一些專案無疾而終;一些專案失敗收場;一些專案成功,但成功的專案也沒為公司創造什麼大贏。


覺得這些像在描繪你的公司嗎?事實上,這正是很多公司的寫照。很多公司想擺脫核心事業成長緩慢的境況,但主管無法做出宏大的策略選擇,也不敢把資源集中在少數幾項策略專案上。所以,能夠創造大贏的公司非常少。


二○○四年底,賈伯斯終於決定接受蘋果公司多位高階主管的建議,啟動打造iPhone的紫色專案(Project Purple)。專案啟動後,他馬上把蘋果公司的最佳資源,集中投注於這專案:讓專案團隊招募公司裡最優秀的工程師、程式設計師,以及設計師,讓包括設計總監艾夫(Jony Ive)在內的優秀高階主管,加入領導此專案的行列。賈伯斯本人也將自己四○%的時間,投入於這專案。


據估計,不包括構想階段的成本,蘋果公司花了一.五億美元研發iPhone,這一.五億美元的投資可以列入史上最佳投資的行列。二○○四年時,蘋果公司的年營收約八十億美元,但到了二○一六年,蘋果公司營收已經超過二一五○億美元,其中iPhone佔了約七○%,該產品的利潤率超過五○%。一家以往從未生產過手機的公司,打造世上第一支智慧型手機,創造一個高成長市場,這是超級宏大的策略,創造了超級的大贏。


當然,世上沒有太多像iPhone這樣的超級大贏,但是,每一家不想陷入一潭死水的公司,都需要以夠宏大的策略來開拓新局。賴柯斯基(Kevin Laczkowski)等三位麥肯錫顧問在麥肯錫季刊(McKinsey Quarterly)中指出,想啟動宏大的新策略或推動轉型,公司不能只看財務機會,應該採行檢視重大企業購併機會時,會採行的全面調查流程,才能避免偏見,最終只剩下溫和漸進策略選擇。


三位顧問建議公司使用財務績效、市場機會、競爭優勢,以及營運模式這四面透鏡,來檢視自己的策略選擇:

 

1.財務績效透鏡
為了創造價值,需要什麼?


很多公司在開始擬定策略時,首先檢視的是他們的財務績效。財務透鏡可幫助他們在討論過程中納入外部觀點,並且為評估長期目標的可行性,建立一個客觀的基準。


公司可以使用標準估值方法,來估計它須達到什麼樣的長期財務績效水準,才能回收現在的資本投資。若股東報酬大約等於資本成本,就可以補償投資人資本的機會成本,但這只是策略成功的最低門檻。只達到這門檻的策略並沒有創造價值;報酬高於資本成本,或報酬高於同儕,才算是創造價值。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397期

 
相關文章 ARTICLES
優化,而不是維持 從成功中再創成功
當專案成功,事情進展順利時,正是另一個隱憂的開始。當團隊熬過谷底,學到有益的東西 ... ...
2019.01.24
READ
勇於擁抱失敗,為成長而戰 你是成長型領導人嗎?
高達七成的成長型領導人,所領導的事業成長速度比其他人還要快。他們有哪些信念,和帶 ... ...
2023.05.31
READ
松果購物董事長郭家齊 只做看得出數字的東西
網路創業十一年來,創業家兄弟做過二十個題目,從團購、賣帝王蟹,到販售嚴選商品,一 ... ...
2019.04.10
READ
讓改變,成為員工的事 縮短你的變革距離
為什麼變革總讓團隊壓力重重,最後無疾而終?不是你不夠用力宣導,不夠努力推動,而是 ... ...
2024.04.30
READ
國際教練聯盟北京分會會長陳生民 如何讓團隊更願意改變?
希望團隊在面對產業的變動時,更願意做出改變。我們應該怎麼做? ...
台灣Jins總經理邱明琪 「試行錯誤」是一種日常
重視團隊,而不是個人;強調顧客,而不是業績,這樣的主張,讓台灣Jins創下全球平 ... ...
2020.12.01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