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群活動 > 發酵人才的饅頭計畫
晶華麗晶國際酒店集團人資部副總經理劉富美

發酵人才的饅頭計畫

EMBA雜誌382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18.06.01

 

麵糰要變成一顆好的饅頭,需要經過提問的搓揉,以及思考與學習的發酵。

 

「如果在餐廳看到一個很怪的組合一起吃飯,我們就會想到是『饅頭計畫』。」晶華麗晶國際酒店集團人力資源副總經理劉富美笑著說。


「饅頭計畫」是晶華麗晶酒店集團導生輔導計畫(Mentor Program)的代號,饅頭是導師,而導生就是還沒發酵的麵糰。每一個計畫為期六個月,期間,導師和導生定期見面,提供經驗傳承與指導。事實上,這是公司為了培養未來的接班人,而執行的教育訓練。


曾經有一名廚師如此反應:「我就是不會拿筆才拿鏟,你現在又要我拿筆?」劉富美表示,傳統的教育訓練並不適合飯店這個產業,員工需要的是,活潑、更貼近工作內容的課程模式。人資團隊提供越簡單的遊戲規則,參與的人越能輕鬆快速地投入。此外,運用員工熟悉的語言,才能讓員工願意接受。因此,劉富美於公司盡力推動教育訓練白話文化,讓員工從不排斥,進而將教育訓練內化在日常工作及生活行為中。


饅頭計畫的過程主要有三個步驟:配對、搓揉,和最後的發酵。


1.配對。首先,進行導師和導生的配對。公司會先提名參與計畫的導生,再由導生來提名導師,並且在導雙方的第一次會議前簽訂保密協議。確保所有的討論不會讓第三人知道,話題也只會維持在工作上。


2.搓揉。麵糰的搓揉,也就是人才培養的過程。計畫一開始的目標是由導師、導生及導生的直屬主管共同訂定,之後的六個月內,導師與導生每個月都會進行一次一小時的會議,並且由導生主動邀請導師見面。此外,作為導生的影子學習對象,導師也必須在計畫結束前,安排完整的一天讓導生貼身學習。


大部分的導師與導生在計畫之前並不認識對方,為了避免對坐無言的尷尬場面,人資會提供簡單的遊戲規則,給他們一些談話主題作為參考。例如,導師與導生以「過去一個月什麼事讓你充滿活力?」、「過去一個月什麼事降低你的能量?」,及「我可以做得更好的是?」來分享彼此的工作,同時也增進對彼此的了解。

 

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382期

 

相關文章 ARTICLES
2022 EMBA企業學習論壇活動報導 走在轉型變革的路上
二○二二年的EMBA企業學習論壇在十月中舉辦,現場氣氛熱烈溫暖,學員給予非常高度 ... ...
2022.10.31
READ
聚和國際執行董事郭美璘 讓知識在公司裡「動起來」
想讓對方徹底理解,一定要先說 why;想成為知識工作者,必須先懂得分享。聚和國際 ... ...
2022.10.31
READ
跨國企業教練班思Brenda Bence 由內而外的領導力
把想法從「我還沒有準備好」,調整為「我正在學習」,這種正向的內在狀態,會推動外在 ... ...
2024.10.30
READ
活動報導 如何領導新世代人才
如何激勵新世代人才?如何提高他們的工作成果?拋開石器時代的人才管理,讓我們學習和 ... ...
2016.11.01
READ
福記冷凍食品總經理杜昭文 每月一小時的成長蛻變
一旦我們停止學習,就是災難的開始,一場午餐讀書會,就是一次分享與改變的機會。 ...
2018.06.06
READ
優派國際董事長朱家良 顧客痛點,就是轉型的起點
當公司陷入成長瓶頸時,朱家良看向顧客痛點,他如何親自站上第一線接觸顧客,並從中找 ... ...
2022.10.31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