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擁抱不同行動傾向
個人管理

擁抱不同行動傾向

EMBA雜誌444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3.07.31

 

「用舊公式面對新挑戰的主管,常常會以失敗作結。」哈佛商學院實用知識網路週刊(HBS Working Knowledge)最近的一篇文章指出。


哈佛商學院副教授羅法利(Ryan L. Raffaelli)表示,隨著工作經驗逐漸累積,人們往往會發展出一套內隱的思考模式,並且依賴這個模式完成事情。


大部分的人在自然而然的情況下,會發展出一個主要的行動傾向。它影響了一個人如何擬出計畫、決定將時間與注意力集中在哪裡,以及何時請求他人協助。


羅法利進行了多個研究,他歸納出行動傾向的三大類型:


1.分析型。

 

分析型的主管習慣運用資料,他們透過數字或模式擬出計劃,認為這樣做有最大的成功機率。


2.脈絡型。

 

脈絡型的主管往往會思考,眼前的事情如何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例如,在面對問題時,他們會想到要歸因於大環境市場的改變、競爭對手的行為,或者產業的新趨勢。


3.關係型。

 

關係型的主管擬定計劃的基礎在於別人會如何評價,以及會如何受到影響。他們很關心權力互動、社交網絡,或者個人影響力。


羅法利分析指出,每一種行動傾向都有其優缺。分析型行動傾向的主管可能會過度依賴資料;相對而言,關係型的主管則可能太用力討好別人。沒有哪一個行動傾向是所有問題的解答。


行動傾向有其作用,然而當一個人過度依賴某一種行動傾向時,可能出現負面效應,尤其當他出任新角色,或者身處不熟悉的情況時。


因此羅法利建議,主管必須學會如何控制行動傾向。不同的挑戰往往需要不同的領導風格。最好的主管會針對目前手上的問題,調整自己的行動傾向。


羅法利提醒,過去的成功經驗,常常會成為主管最大的包袱。某一個行動傾向可能在過去很多年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當一個人太依賴一個行動傾向,會忽略環境和情況已經改變,而還是期望同一個行動傾向帶來一樣的好成績。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細節裡藏玄機 成功人士的日常習慣
態度會決定一個人的高度。想要知道什麼樣的人會成功,有時從他們的待人處世上就可以窺 ... ...
2016.12.12
READ
來一場橋樑對話 跟任何人都能好好共事的秘訣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該交給老天與命運去安排。想要和任何人都能好好共事,你必須從自 ... ...
2023.07.31
READ
溝通技巧 寫封「讓人想回」的電子郵件
若你現在要寫一封電子郵件,向某位專家尋求職涯上的建議,你認為下列哪種寫法,對方比 ... ...
2018.02.01
READ
個人管理 「不完美」地提高生產力
這件事情想做到完美,那件事情也想做到完美,最後身心俱疲,成果還不如預期?這樣的情 ... ...
2021.03.31
READ
編輯部報告 動物園心理學
一九八○年,位於北海道的旭山動物園一度陷入關園危機。園長小菅正夫心急如焚,他不解 ... ...
2022.07.28
READ
你知道嗎 抓住危機之後的機會
疫情過後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哪些情況只是一時的?哪些事物又會永遠改變了? ...
2020.05.27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