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從蓋大樓跨入離岸風電,這家鋼鐵企業如何追上海風?
世紀集團董事長賴文祥

從蓋大樓跨入離岸風電,這家鋼鐵企業如何追上海風?

EMBA雜誌427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2.02.24

 

在淨零、碳中和等永續課題,尚未成為熱門風潮前,賴文祥標下還在填海造陸的一片海,投入離岸風電的水下基礎設施。今天,他是這個產業的要角,公司業績兩年內就成長了四倍。從鋼構工程跨入離岸風電,賴文祥如何讓這家鋼鐵企業,成為變形金剛?


在去採訪的路上,Google地圖上顯示,前方沒有路,世紀離岸風電設備公司是在海上。


事實是,這家公司的路、工廠、辦公室,一切都是填海造陸出來的。當車子逐漸接近位於八里的台北港,看似荒涼的海邊,矗立著一座線條簡潔設計優雅的辦公大樓。


董事長賴文祥從零開始打造的世紀離岸風電,做的是離岸風電的水下基礎設施,主要客戶包括丹麥沃旭能源(Ørsted)等該領域的領導企業。


二○一五年,他在再生能源產業還沒有成為熱門話題時,就獨排眾議,標下台北港的土地,現在已經有五十公頃。


原因是,一支基樁長達七十五公尺,等於二十幾層樓高,重一千多公噸。因此工廠必須位於港口,而港口要有足夠的土地,才能夠製造與運送。


正因如此,這個產業進入障礙極高,當賴文祥妥善佈局,台灣已經沒有其他合適的重件碼頭。再加上政府推動產業本土化政策,世紀的訂單已接到二○二六年。


世紀離岸風電的母公司、世紀鋼鐵結構的營收,從二○一九年的二十四億元,二○二一年成長為一○○.八四億元新台幣,二○二○年EPS四.三八元。


賴文祥常說自己是台灣土狗,沒有富爸爸。他是嘉義人,國中畢業就到三重當工廠學徒,一九八七年創立了鐵窗工廠。之後,公司進一步跨入鋼構市場,承接工廠大樓的鋼構工程,客戶包括台積電、聯電等大型工廠,為該產業唯一的上市公司。


「他們都說我永不放棄。」他笑著說。目前產業最大的挑戰是人才不足,他乾脆跨入辦學校,從頭解決人才供給的問題。


世紀離岸風電的辦公室窗外,就是一望無際的海洋。「每當我很鬱卒的時候,我就站在這裡看,想到五年前,這裡還全部都是海,感覺就爽快多了。」


當年那個三重埔工廠的學徒,再怎麼樣也沒有想到有一天,他「喊水會變成土地」!


賴文祥最近接受本刊專訪,以下是專訪摘要內容:


■你從鐵窗學徒,做到今天的離岸風電產業。中間有哪幾個重要的轉折?


□我從小就不喜歡讀書,但是我對工作很投入,小時候在鄉下做工,十六歲畢業就到三重做鐵窗學徒。後來我跟一個小學徒還有我太太一起,自己出來創業做鐵窗。


我比較喜歡創新,民國七十五年時做鐵窗有賺一點錢,就到日本去考察。我看到日本的大樓都是鋼構,我還在做鐵窗這麼小的東西。之後我就找幾個朋友成立鋼構廠,陸續蓋大樓、橋樑。


民國八十三年,台積電台灣第一套八吋晶圓廠沒人敢做,因為那是一個很大的環境,很有挑戰,我就把它接下來。之後又做了聯電、南亞電,後續做電子廠都蠻成功的。


但接著就發生金融風暴,經濟不景氣,民國一○○年時我又想要創新,看看有沒有新的行業可以做。那時我們一個客戶要做一個離岸風電的示範獎勵計畫,我們就一起做。雖然沒有做起來,虧了快一億多,但我沒有放棄。後來我成立風電部門,跟幹部到國外考察。


我認為,陸上的風機用鋼量不多,對我們來講業務量不是很大。後來到丹麥考察離岸風電的水下基礎,我發現這是一個龐然大物,一千多噸,二十幾層樓高,運送不容易,蠻有商機的。後來我跟經濟部、能源局討論,他們也說以後風力發電的發展滿有潛力的。


但要做風力發電,最重要的一定是要有重件碼頭,碼頭旁邊要有廣闊的土地,我就在台灣各地找碼頭。那時台北港剛好在填海,一開始港務公司認為這邊不能做水下基礎,後來經過跨部會協調,改為一部分做離岸風電的水下基礎,所以能提早拿出來標。


沒有碼頭,就算有資金,有技術都沒用。我當時就認為一定要先標到,標到後要等三年、五年都無所謂,我可以先培養焊工,先培養技術。沒想到這幾年全世界風場擴充太快,我們被追著走,廠房還沒蓋好,訂單又來了。


■在跨入離岸風電的過程當中,你曾經遇過哪些比較大的挑戰?


□那時我們從鋼構剛轉型過來,幫沃旭做離岸風電的水下基礎,適應不良,前三個月延遲很嚴重。沃旭丹麥的CEO鼓勵我不要放棄,他們也幫忙我們,到第四、五個月慢慢追上,最後總進度提早了兩、三個月。另一家公司提早我們半年接沃旭的單子,最後他們做不出來,是我們幫沃旭完成的。


沃旭為什麼後來都找我們?因為他看我的廠房、腹地、我的個性、團隊,還有過去跟他的合作。我不會找理由,我會一項一項的去幫他解決問題。今天解決不了,明天繼續解決。要增加人員、設備,我都很機動性。


看到底牌了,誰還要讓你押注?


當初要做離岸風電的水下基礎時,也有很多股東、員工不支持,認為風險高,要填海造陸,投入這麼大,當時也還看不到訂單。但我常說,如果都讓你看到底牌了,誰還要讓你押注?當然我也要抽絲剝繭,從各方面收集資料,最後說服股東、董事,大膽標下台北港重件碼頭。


現在這個階段,最困難、最重點的就是人才培訓。我的心願是不仰賴國外的焊工,要栽培自己的人員。立陶宛這個國家有做水下基礎,我們就請他們整個團隊來這邊工作,一共有六、七十個人,從檢驗、領班、焊工、技術工……,全部到位。如果我們在二○二五年後,團隊都訓練好了,我們也可以到日本去技術轉移。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27期

 

相關文章 ARTICLES
商億全球控股董事長謝智通 把優勢從點變成面
從皮衣做到沙發,再做到頂級傢俱,為了不被抄襲模仿、為了閃躲削價競爭,謝智通發展出 ... ...
2021.01.28
READ
不是說100次就好,不是他知道了就會做到 如何幫助別人真正改變
根據統計,公司推動的變革專案中,只有三成會成功;會按照醫生建議,改變作息的慢性病 ... ...
2019.12.30
READ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暨CEO張瑞敏 有一種病叫作「大企業病」
獨創的「人單合一」管理模式,如何讓海爾轉型成全球頂尖白色家電品牌? ...
2019.11.28
READ
讓會議變有效 提升決策品質,從好好開會開始
千萬別讓一種人來開會,那就是「觀光客」。他們就是那些只想來會議室裡坐坐,卻不想扮 ... ...
2019.10.01
READ
企業策略 最專心的電玩公司:任天堂
最近以來,任天堂(Nintendo)的動物森友會遊戲大受歡迎。因為新冠肺炎疫情, ... ...
2021.05.31
READ
焦點人物 川普能夠教領導人的事
你可以不喜歡美國總統川普,伴隨時有爭議的言行,他依然能在企業界與政治界走出一條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