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兩個問題,提高生產力
個人管理

兩個問題,提高生產力

EMBA雜誌403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0.02.25

 

做好自己的工作、輔導員工、帶領各種專案與計畫……,這是許多主管的工作日常。在這樣的情況下,列出待辦事項等傳統做法,可能已經不足以面對今日的挑戰,需要搭配其他的做法。


史丹福商學院教授梭莉(Sarah A. Soule)在快速企業雜誌(Fast Company)指出,在她需要一人肩負多種責任時,她運用設計思考中的兩個做法,協助她完成工作:


1.做現在的事,儲存未來的能量。這個做法來自農業中永續栽培(permaculture)的概念。在農業中,每個元素都有不只一種功能。將每個元素的功能發揮到最大,是設計師在規劃農地或設計景觀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舉例來說,要設計一個花園,想運用「樹」這個元素,就需要想到它的功能,除了裝飾外,還能生產食物、遮風避雨。同時它也是鳥類、蜜蜂的家,也能提供下層植被生長的空間。


若將這個概念運用到工作上,你就可以思考,現在的事情中,有哪些元素能複製到未來的任務上?例如,準備一場演說,在構思、製作投影片和筆記中,有哪些元素,能複製到未來的另一場會議討論,或甚至一篇文章裡?


要留意的是,這麼做並不是要你一心多用。你依然必須先專注於一件事情上,之後再思考,從這件事中要抽取哪些元素,協助自己未來創造新的東西。


2. 將挑戰視為機會。梭莉指出,另一個幫助她完成工作的方法是,設計思考中,框架和重新框架(framing and reframing)的概念,也就是改變你對一件事情的看法,再重新思考處理它的方式。運用這個概念,她會將一個看似艱鉅的挑戰,視為一個學習的機會。


譬如說,有人請她主持會議,她可以將這個工作視為一個待完成的新挑戰,或是將它想成一個令人興奮的學習機會,讓自己有機會聽到新的看法、認識新的人,以及對公司做出新的貢獻。


事實上,許多人在做一件不喜歡的事情時,反應往往可能是拖延,或是找人傾訴抱怨。但如果將這件事情視為一個機會,設法著手處理,人們早就可以用拖延的時間,完成任務了。梭莉強調,只要能切換成這樣的想法,工作的生產力往往就能提高。


養成習慣,先問自己:「我要如何將挑戰視為機會?」這就可以幫助你穩穩接住那些挑戰或責任,並排出優先順序。在工作完成後,再問自己:「我從中獲得了什麼收穫,能複製到未來的工作上?」如此一來,即使背負壓力工作,你也能順利提高生產力、工作效率,以及創造力。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編輯部報告 為什麼說再見這麼難?
我們常常很擅長開始,開始一個事業,一個專案,一段感情,但我們常常不太會結束。「開 ... ...
2020.12.01
READ
小改變,大影響 變身快樂工作人
你工作時快樂嗎?天氣的好壞足以影響我們的心情;同樣地,某些環境因素也會影響我們工 ... ...
累積人脈存摺 開啟對話的十個好問題
想建立人脈,卻不知道怎麼和別人聊天?公司雜誌(Inc.)編輯墨菲(Bill Mu ... ...
2020.03.31
READ
個人管理 快樂何處尋?
快樂不是一個目的地,而是一個方向。一個人要追求的是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快樂一些,而非 ... ...
2023.10.30
READ
創新實務 用十五萬通電話抗疫
年初,疫情襲擊印度泰米那都州(Tamil Nadu)時,全州八千萬人有著各式各樣 ... ...
2020.07.30
READ
正確的自我對話 你怎麼說,決定你怎麼想
如果一個人的自我對話,會影響他對自己的評價,那我們可否換一種說話方式,提升自我評 ... ...
2018.07.08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