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無法改變別人,那就改變自己
程泰機械公司董事長楊德華

無法改變別人,那就改變自己

EMBA雜誌371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17.07.27

 

過去十幾年來,楊德華透過併購創造綜效,運用集團的力量,推動旗下兩家上市公司大幅成長。在整合的過程中,他有哪些寶貴的學習?

 

「你自己一定要改變。」訪談中,他不斷強調這句話。他今年七十二歲,穿著白色牛仔夾克、牛仔褲和球鞋,步履輕快,帶著訪客上上下下,參觀公司。


和他四十二年前創立的程泰一樣,楊德華過去十幾年來,顯得愈來愈有活力。


二○○二年,他併購了有紮實技術的亞崴機電,推動兩家公司快速成長。今天,他領導兩家股票上市公司,集團旗下有程泰、亞崴、益全和Yama Seiki四個工具機品牌,銷售至四十五個國家。


事實上,購併整合之路充滿風險。購併亞崴五年後,一百多位亞崴的核心幹部離開公司創業,成為競爭者;接著到來的金融海嘯,又為工具機產業帶來巨大衝擊。


危機中,楊德華一方面將程泰的團隊調派到亞崴接手經營;另一方面運用集團優勢,共同採購、共同研發,讓兩家公司都獲得助益。程泰併購亞崴八年後,業績成長十倍,獲利成長二十倍。二○一六年,程泰營業收入淨額約六十四億元新台幣;亞崴營業收入淨額約三十六億元新台幣。


隨著時代轉動,過去被視為黑手產業的工具機產業,今天已廣泛應用在航太、醫療、汽車等高科技產業。程泰是國內最早走向智能化的工具機領導廠商之一。「很多事情你不能等待,等到公司沒落才想去做,就沒機會了。就算會花很多學費,你一定也要走出去。」他說。


在購併整合,帶領企業轉型的過程中,楊德華有哪些寶貴的學習?他最近接受EMBA雜誌專訪,分享他的經驗與思考:

 

■二○○二年併購亞崴,是很大的一個決定。當時是如何思考的?


□併購亞崴的時候,我已經創立程泰二十幾年了,我對工具機和市場都很了解。在龍門型加工中心機這個領域,程泰沒有,所以併購亞崴能夠互補;另一方面,我大概了解亞崴的問題在哪裡。亞崴的團隊是工研院機械所出來的,他們有技術,但對於做生意比較不擅長,當時公司的效率和產值不高。


程泰的CNC車床產品比較普及化,通路和全球代理比較多;亞崴的機器單價高,一台要做比較久,代理商跟通路都比較少。併購亞崴之後,我就用聯合採購和聯合行銷的方式,降低成本。台灣的中小企業規模太小,在通路、行銷、採購、成本上,就輸人家一截了,要做大規模,併購是最快的。


放手去冒險


能夠併購亞崴也是一個機運。我出來創業時,我的墓誌銘就是,我要把車床這個產品做到世界級。時代在改變,如果我只做這個,我的市場規模跟發展都會受到限制,剛好有這個機會讓我去學習。我考慮到我的能力和財力都可以,再來就是,如果我投資亞崴失敗,也不會影響到我本來的經營。


我考慮過亞崴的狀況,知道他們技術沒有問題,所以放手去冒險。其實併購跟開發新產品一樣,都是一種冒險,但是你一定要這樣去做,不然你會失去擴大的機會。如果當初我沒有走這一步,今天程泰還是二線,可能不會像現在規模這麼大,而且兩家都是上市公司。

 

■在併購的過程中,你有哪些學習?


□併購亞崴之前,他們的狀況不好,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派系。一開始我沒有帶任何一個人進去。我認為,只要他們做得好,我不用帶人進去。但現在想起來,當時都用舊的團隊也有風險,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是他們在掌權。


後來亞崴開始賺錢了,突然一百多位幹部離開亞崴,去創立另一家公司。他們跟合作廠商說,他們離開亞崴後,公司就要倒閉了。


這是一個很大的風險。後來我派程泰的總經理、廠長去亞崴。如果併購的公司是不同產業,你就要考慮到,若對方整個團隊離開,你能不能繼續運作。這群幹部走了以後,剛好碰上二○○八年金融海嘯,沒有什麼生意,這麼多位幹部變成包袱。


我的心得是,在併購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看這個併購有沒有綜效,有沒有互補。把規模做大,從整個合併的營收提出一定比例的費用,來做共同行銷、共同採購,和共同研發,都會帶來效益。


第二,併購以後,要用團隊經營,建立兩個好的團隊。你一個人去做,對你的身體和公司的效益都不好。


過去在程泰,我當董事長又當總經理,以廠為家,一天二十四小時都不夠。併購之後,我要面對更多事情,哪有辦法這樣兩邊跑?那時候,我就有一個構想,我要授權給專業經理人,不能什麼都是我自己說了算。


授權九○%給團隊


兩家公司都需要團隊,因為你一個人說了算,一個人做決定會有風險。不如授權九○%讓團隊去做決定,決策錯誤他們要負責。你覺得不妥可以否決,但要充分討論。但是董事長的章、傳票跟支票,我一定掌握。團隊花什麼錢要合情合理,超過多少錢要經過我核准,金額再高就要董事會核准,這樣管理我覺得蠻好的。

 

■你從自己主控到授權給團隊,過程中你怎麼做,來確保團隊做好?


□你要馬兒能跑,就要給他吃草。要讓團隊發生戰力,你一定要訂定獎勵跟分紅制度。事實上,每個人都有很好的能力,只是他願不願意發揮,有沒有發揮的空間跟平台。在有好的獎勵制度和空間的情況下,如果員工做不好,那你就換人。


另外一點是,你的公司能不能賺錢。我要強調的是,公司如果是正循環,一直往上、一直賺錢,人才就會進來,團隊也會有戰力;公司如果走到負循環,一直衰敗,原本好的人才認為沒有前景就跑了,你也無法找到其他人才加入。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371期

 

相關文章 ARTICLES
編輯部報告 危機會過去,什麼會留下來?
因為武漢肺炎疫情迅速發展,整個社會和企業環境都面臨巨大危機。如何面對緊急的壓力? ... ...
2020.02.25
READ
承諾企業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游淑玫 如何挽回顧客對公司的信心?
我們是一家食品公司,幾個月前,有顧客反應在公司的某項產品內發現異物,並上網發文。 ... ...
2022.06.30
READ
玉山金控董事長黃男州 一群人,可以走得更快更遠
ESG、人才培育,玉山金控董事長黃男州心頭縈繞的很多事情,乍看都是和經營銀行沒有 ... ...
2023.12.28
READ
你適合創業嗎? 成功創業者的共同特質
蓋洛普在統計之後證明,成功創業者確實跟別人不太一樣,他們擁有許多促成他們成功的共 ... ...
2018.10.12
READ
前IBM大中華區人力資源總監 郭希文/主答 【我們學堂X帶人學】如何化解績效面談的抗拒、輔導績效不佳的部屬?
有幾位員工的績效與預期有很大落差,績效面談時他們表現出排斥與不滿,抱怨景氣不好、 ... ...
2022.05.30
READ
編輯部報告 告別「無謂的努力」
很多工作者共同的困擾是,工作非常努力,卻常常被上司或客戶要求修改重做;責任感重, ... ...
2018.07.06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