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停頓,讓溝通更有效
個人管理

停頓,讓溝通更有效

EMBA雜誌461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4.12.30

 

在一個講求快速的時代,在談話中用更少的話語或是停頓,可以凸顯核心訊息,並且放大溝通的力量。 


很多人常陷入一個誤區,總以為說得越多,效果一定會更好。然而,事實卻不一定如此。有時,過多解釋不只降低溝通效率,還會模糊重點,把聽者帶進迷宮。


在表達時過度解釋,往往會削弱溝通效果。商業行為顧問漢密爾頓(Diane Hamilton)在富比士雜誌(Forbes)撰文指出,人們在溝通時,時常感覺需要填補每一個空白,全面覆蓋每一個角度,原因在於讓自己有安全感。


然而,人類一次只能處理有限的訊息量,一旦對話中有太多解釋,聽者就會迷失方向。因此,巧妙的溝通秘訣不是說得更多,而是知道適時地停頓與聆聽,這麼做也可以讓對方感受自己參與其中。


對話時的沉默,會使人感到不安。舉例來說,在面試中,面對主考官的提問時,求職者通常會有強烈的衝動,想迅速填補空氣中的所有空白,給出全面的解釋。不過,這樣做會稀釋重點訊息的價值。適時地在言談中停頓,會讓對方覺得回應有深度。  


談話時保留停頓的做法,也能幫助彼此正確理解。當你表達完一個想法後,稍作停頓讓對方有機會消化,能讓交流更順暢。漢密爾頓常在課堂上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重述聽到的內容,以確認他們的理解是否正確。這是一種簡單的方法,確保掌握真正的訊息,停下來反思,並回應已聽到的內容,不僅可以提升清晰度,還讓溝通更聚焦。


那麼,該如何在說與聽之間找到平衡呢?每個人的溝通習慣都不同,內向型的人或許能夠輕鬆適應在言語間停頓,然而外向型的人則常常急於回應。這時,不妨透過簡單的技巧來避免尷尬,例如,說一句「這是個好問題,讓我想一想。」可以表明自己正在思考,既讓對話有喘息的空間,也避免讓人覺得不自在。 


此外,溝通中觀察對方的肢體語言也非常重要,肢體語言往往能夠透露對方的需求,這些細節有助於調整自己的語氣與節奏,達到更有效的交流。例如,向客戶簡報到關鍵的價格時,客戶突然雙臂抱胸,你可以說:「如果擔心價格,可以再討論能如何符合需求。」


談話中的停頓不是軟弱,而是力量的展現。它給予雙方呼吸的空間,創造連結,讓每一個人都成為對話的參與者。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未來趨勢 和數位同事好好共處
未來,和你在一起工作的,很可能不是今天坐在你旁邊的那位同事,而是數位科技。 ...
2016.11.11
READ
編輯部報告 你的團隊是划船型,還是接力型?
很多公司都費盡心思希望找到好人才,但可惜的是,接下來的部分卻沒有花足夠的心力,那 ... ...
2025.01.22
READ
重點一頁就夠了 不要小看工作手冊!
設計周全的工作手冊能預防錯誤的發生,但卻是很多企業容易忽略的環節…… ...
2019.11.28
READ
編輯部報告 把球傳給顧客
二○二○年已經開始。如果沒有猜錯,你的公司今年的重要行銷工作之一,應該包含了建立 ... ...
2020.01.31
READ
編輯部報告 國王沒有穿新衣
「紐約時報在做對所有的事情之前,做錯了每一件事。」最近專訪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 ... ...
2023.11.30
READ
個人管理 向即興喜劇演員學四件事
面對突如其來的全球疫情、產業環境的巨大變動,以及工作挑戰等種種壓力,領導人應該如 ... ...
2020.04.29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