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奶奶的一卡皮箱
個人管理

奶奶的一卡皮箱

EMBA雜誌455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4.06.27

 

每年大學的畢業季,各校邀請到哪些演講佳賓,以及他們說了些什麼,當中的佼佼者總會躍上新聞版面。


今年,美國賓州大學的畢業典禮邀請到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得主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發表演講,他的個人經歷以及演說內容,都讓人忍不住駐足深思。


他是一貧如洗的難民後代。在印度完成高中學業後,憑藉優異成績,一路從史丹佛大學,唸到牛津大學與哈佛大學醫學院雙博士。


身為醫師,穆克吉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科學家。然而他的人文關懷與書寫能力,讓他同時是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紐約客(New Yorker)等知名報章雜誌的專欄作家。二○一一年他奪下普立茲獎,同時獲選時代雜誌(Time)最具影響力百大人物。


今年五月底,穆克吉在賓大的畢業典禮上指出,他專門治療癌症病患,在醫院親眼目睹過無數的生離死別。他習慣詢問癌末病人,在離世之前有沒有特別想說或者想做什麼,病人的答案從「爬山」到「咒罵命運」,應有盡有,五花八門。


現年五十三歲的穆克吉指出,問多了之後,其實總結歸納,病人的答案內容核心是關於兩個陳述,以及兩個問題:

 

  • 我想告訴你:我愛你
  • 我想告訴你:我原諒你
  • 你可不可以告訴我:你愛我
  • 你可不可以告訴我:你原諒我


穆克吉表示,這四個句子是如此重要跟深刻,他不得不再重複說一次。然後,他請現場的畢業生,轉向身旁的父母手足或配偶好友,說出這四個句子。他認為,「愛」與「原諒」,是大家可以從「死亡」學到的生命真理。


他說,一九四六年,在印度獨立戰火中,他的奶奶、一位年輕的寡婦,獨自帶著五個幼子跟一個皮箱,逃離家鄉。他們一


無所有,六個人擠在一個房間裡,沒錢買食物,奶奶卻堅持,每個兒子都要接受教育。


奶奶會花錢買書給孩子看,每天晚上她發給每個人半張白紙寫功課,因為只買得起一枝鉛筆,所以大家要輪著寫。


多年後奶奶過世了,家人們一起打開當年的那個皮箱。在逃難前,奶奶匆匆塞進了幾個值錢的首飾、信件、照片等。最令穆克吉驚訝的是,奶奶還打包了四本課本,到底誰會帶著又舊又破的數學課本逃難,提著書本走過一個又一個的城市?


一九八六年,當時十六歲的穆克吉,走進了美國柏克萊大學的圖書館。他看到了一書架又一書架的書本,有愛因斯坦,也有牛頓,知識像金色的汁液般傾瀉流下。


他當下決定,他也要像奶奶一樣做出轉變,他也要提著一個皮箱,搬家尋找全新的生活,以重獲新生。最後他做到了,他離開印度到國外求學,跨過許多國界,住過許多城市。


奶奶的故事指引了穆克吉的人生。過去五年來,他發表了三篇期刊論文,促成了三種癌症新藥問市。三篇文章的核心概念,他都是拿著一枝鉛筆,快速地寫在半張白紙上。有如向遙遠的過去致敬。


最後他告訴畢業生,他並沒有忽視現實。在現今混亂的世界,談「愛」與「原諒」,可能很多人會不屑一顧。但是他請畢業生讓這些字詞再度具有意義,放膽去回應他人的「愛」與「原諒」。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個人管理 運用四個秘訣斷捨離
你是否苦於家中到處堆滿雜物,又常常找不到東西?處在大量居家物品的環境中,的確容易 ... ...
2025.01.22
READ
編輯部報告 慢慢思考,快快行動
多年前,當我開始投入編輯工作時,我常說,需要的就是一枝筆,和一顆好奇的心,如此而 ... ...
2023.03.30
READ
關鍵話題 你怎麼運用AI?
面對席捲而來的AI浪潮,你如何運用它?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教授普拉南(Phanish ... ...
2024.03.28
READ
個人管理 「從A到A+」的作者看現在
日前,執行長雜誌(Chief Execu-tive)挑選出幾百位、橫跨各地域與產 ... ...
2022.11.30
READ
編輯部報告 自由與責任,責任與自由
在串流影音平台網飛(Netflix)公司裡,沒有太多規定,員工可以自己決定休假時 ... ...
2020.10.30
READ
掙脫思想僵化的枷鎖 反思,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在今天不斷變動,危機四伏的時代,只聽支持自己信念的話,會使人毫無應變能力。暢銷書 ... ...
2021.02.25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