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讓改變,變簡單
編輯部報告

讓改變,變簡單

EMBA雜誌450期 / EMBA雜誌編總編輯方素惠
2024.01.31

 

某些原因,我想買一台新的空氣清淨機。家裡的另一半非常反對,寧可把原來的清淨機清理乾淨再用。我忍耐幾天,眼見空氣品質沒有改善,走進店裡打算直接買一台。


後來發現,現貨不適合小房間,我於是抄了小一點的型號line給另一半,請他在網路上購買。隔天,我爽快俐落地就收到了一台嶄新的空氣清淨機。


看了本期大師專訪文章,我這才意識到,這件事的本質不是空氣清淨機,而是心理摩擦力的問題。


專訪西北大學商學院教授尚塔爾(David Schonthal)時,他指出,公司在推出新產品,或是在內部推動新政策時,常常想把產品做到更完美或讓行銷更用力,但有時問題是出在方程式的另一端:顧客或使用者的心理摩擦力。


因為四種心理因素:慣性、惰性、情感阻力和反彈,人們對於新東西會有抗拒。以這個例子,很顯然我面臨的就是惰性的摩擦力。人們在做一件事情前,認知到必須花一些有形或無形的力氣,因而直覺地抗拒。面對這種摩擦力,解方就是,讓事情變得輕鬆,甚至一鍵之遙,改變就會水到渠成。


模糊不清也會讓人覺得需要花力氣。所以當你告訴員工,今年是「創新元年」或「ESG年」,員工心裡往往浮現疑惑:「所以我是應該星期二創新,還是星期三?」「我做什麼事情才算ESG?」當他有清楚的路線圖,比較能夠擁抱公司高舉的各種理想(三二頁)。


很多人工作一段時間,就被格式化成組織的某一種動物。那種慣性和僵化,往往超過自己的想像。難怪創業家木下勝壽說:「就像雛鳥會將第一眼看見的生物視為至親,這種認知一生都不會改變,許多員工在進入公司時一開始認定的工作內容,也很難改變。」(一一六頁)


因此,領導人或人資必須在新人加入公司初期就設想,我們希望員工擁抱的工作模式是什麼?公司必須設法讓團隊習慣變動,領導人必須刻意採取局外人觀點。練習不安逸,不自滿,才有可能帶來長治久安(五四頁)。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專訪時間管理大師艾倫David Allen 別把心靈當倉庫
企業主管不能把自己的心靈和腦袋當作倉庫,堆放這些雜事,而必須清空,借用外在的工具 ... ...
2014.11.10
READ
了解彼此的「理解之梯」 聽與問的藝術
對方原本承諾的事情,卻遲遲沒有下文,肯定是後悔了?協商會議中,彼此堅持己見,眼看 ... ...
2024.06.27
READ
編輯部報告 外行人的逆襲
公司在思考創新成長時,還有一種非破壞性創造的做法,關鍵是,找出一個全新的問題,或 ... ...
2020.06.30
READ
先有量,再談品質 腦力激盪的創新點子與它們的產地
如何激發團隊創意,在腦力激盪中提出大量的點子?如何對大量的點子進行品質管理,找出 ... ...
2023.01.30
READ
個人管理 你有「救星情結」嗎?
如果你很容易陷入別人的問題當中,常常無法停止討論、擔心別人的問題,卻對於接受別人 ... ...
2023.08.31
READ
每天15分鐘 學會整理人生難題的感情筆記,讓你不再人生好難
覺得人生好難,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每天忙碌,內心沒卻不充實;常焦慮不安,沒方向感… ... ...
2022.02.24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