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群活動 > 讓知識在公司裡「動起來」
聚和國際執行董事郭美璘

讓知識在公司裡「動起來」

EMBA雜誌435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2.10.31

 

想讓對方徹底理解,一定要先說 why;想成為知識工作者,必須先懂得分享。聚和國際如何推動知識管理,提升團隊軟實力?


當老員工退休或輪調,很多知識往往就跟著離開;當新人就職,又常須花很多時間摸索學習工作的要點。到底該怎麼解決這樣的問題,並提升團隊的生產力呢?


聚和國際在去年從第四季開始,推動知識管理(KM)專案,希望能夠幫助公司知識傳承,並透過知識的外顯化和經濟化,讓知識產生價值。


聚和國際是特用化學製造商,產品應用領域遍及造紙、電子、生物製藥與電動車電池等,另一項消費者熟知的產品N次貼,市佔率為世界第二。一九七五年創立後,從台灣一路發展成跨國運作,並以外銷為主要市場。


「為了繼續在世界舞臺上打世界盃,我們思考,除了擁有硬功夫,如佈局、品質、成本和產品等優勢,軟實力更是不可少,必須能讓我們在未來的世界營造差異化。」聚和國際執行董事郭美璘表示。因此,過去三年她從企業文化開始著手,把聚和的企業核心價值「創新、分享、關懷」,在公司傳遞發揚。知識管理就是其中一件重要的工程。


郭美璘指出,提到知識管理,很多人認為公司的結案報告和技術報告都有存檔,也有SOP,也就足夠了。然而,檔案常常只是呈現結果,只知道what;SOP是拆解步驟,知道what還知道how,但以上兩種都缺乏why。重要的是必須要知道背後的why,員工才能通透事件,遇到事情才能快速應變。


決定啟動知識管理後,公司盤點出一百五十八位知識工作者和四十三位知識主管,包括研究員、工程師和管理部員工。然而,大家都說自己是知識工作者,但到底什麼樣的人才是呢?「知識工作者是指掌握公司know-how,且願意分享,與教導他人的人。」郭美璘強調公司的定義。


在做法上灑上趣味


公司剛開始推動知識管理時,最大困難是員工認為工作已經很忙,還要寫這些資料很花時間,此外,也會害怕把技術寫出來會被其他人取代。


於是,公司和員工們溝通推動知識管理的好處,包括能將知識留在公司並傳承,彼此提升工作能力與效率,也能縮短新人上手時間,節省主管教導時間,還能增加輪調的方便性。


郭美璘分享聚和知識管理架構的三個階段。首先是「需求確認」,即知識界定,可透過檢視策略方針、工作說明書,和公司正在推行的重大專案,訂出知識邊界。其次是「建立知識地圖」,包括知識盤點和知識分類。最後是「建立知識內容」,包括知識產出、應用和更新。其中知識產出必須要結構化。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35期

 

相關文章 ARTICLES
臺南市政府 人事處處長許瑛峰 每家公司都該學習的馬蓋先精神
我們應該學習馬蓋先的精神,創新不一定需要花大錢,它可以無中生有,就地取材。 ...
2018.06.03
READ
2018 EMBA企業學習論壇 迎接學習大未來
企業主管的挑戰和機會是,我們必須讓員工在工作的時候,就同時是個學習者。 ...
2018.06.14
READ
活動報導 信任是社群與品牌的關鍵
如何運用網路行銷與社交媒體,創造成長?如何將粉絲轉化為一買再買的顧客? ...
2016.07.01
READ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 你決定要做的,其實都做得到
成立第五年,就勇敢向世界級的企業敲門談合資,不為自己設限,讓朱志洋推動公司成為全 ... ...
2024.10.30
READ
2025 EMBA企業學習年會 活動報導 從AI到韌性 領導破關密碼
AI時代,真正無法被取代的,是人的特質。年會中三位主講人,分享了他們的故事與學習 ... ...
2025.09.30
READ
在稀缺的時代創造未來 擁抱新AI精神
十月中,二○二四年EMBA企業學習年會在正向溫暖的氛圍中展開。這是EMBA雜誌第 ... ...
2024.10.30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