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群活動 > 讓知識在公司裡「動起來」
聚和國際執行董事郭美璘

讓知識在公司裡「動起來」

EMBA雜誌435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2.10.31

 

想讓對方徹底理解,一定要先說 why;想成為知識工作者,必須先懂得分享。聚和國際如何推動知識管理,提升團隊軟實力?


當老員工退休或輪調,很多知識往往就跟著離開;當新人就職,又常須花很多時間摸索學習工作的要點。到底該怎麼解決這樣的問題,並提升團隊的生產力呢?


聚和國際在去年從第四季開始,推動知識管理(KM)專案,希望能夠幫助公司知識傳承,並透過知識的外顯化和經濟化,讓知識產生價值。


聚和國際是特用化學製造商,產品應用領域遍及造紙、電子、生物製藥與電動車電池等,另一項消費者熟知的產品N次貼,市佔率為世界第二。一九七五年創立後,從台灣一路發展成跨國運作,並以外銷為主要市場。


「為了繼續在世界舞臺上打世界盃,我們思考,除了擁有硬功夫,如佈局、品質、成本和產品等優勢,軟實力更是不可少,必須能讓我們在未來的世界營造差異化。」聚和國際執行董事郭美璘表示。因此,過去三年她從企業文化開始著手,把聚和的企業核心價值「創新、分享、關懷」,在公司傳遞發揚。知識管理就是其中一件重要的工程。


郭美璘指出,提到知識管理,很多人認為公司的結案報告和技術報告都有存檔,也有SOP,也就足夠了。然而,檔案常常只是呈現結果,只知道what;SOP是拆解步驟,知道what還知道how,但以上兩種都缺乏why。重要的是必須要知道背後的why,員工才能通透事件,遇到事情才能快速應變。


決定啟動知識管理後,公司盤點出一百五十八位知識工作者和四十三位知識主管,包括研究員、工程師和管理部員工。然而,大家都說自己是知識工作者,但到底什麼樣的人才是呢?「知識工作者是指掌握公司know-how,且願意分享,與教導他人的人。」郭美璘強調公司的定義。


在做法上灑上趣味


公司剛開始推動知識管理時,最大困難是員工認為工作已經很忙,還要寫這些資料很花時間,此外,也會害怕把技術寫出來會被其他人取代。


於是,公司和員工們溝通推動知識管理的好處,包括能將知識留在公司並傳承,彼此提升工作能力與效率,也能縮短新人上手時間,節省主管教導時間,還能增加輪調的方便性。


郭美璘分享聚和知識管理架構的三個階段。首先是「需求確認」,即知識界定,可透過檢視策略方針、工作說明書,和公司正在推行的重大專案,訂出知識邊界。其次是「建立知識地圖」,包括知識盤點和知識分類。最後是「建立知識內容」,包括知識產出、應用和更新。其中知識產出必須要結構化。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35期

 

相關文章 ARTICLES
信邦電子董事長王紹新、總經理梁偉銘 勇敢捨棄,才能成功轉向
當市場開始進入削價血海時,信邦放棄消費性電子產品;為了強化合作與成長動能,信邦打 ... ...
2022.10.31
READ
活動報導 打中痛點,注入品牌的靈魂
在競爭激烈的時代,公司該如何留住善變的顧客,甚至讓他們就是指名要你?EMBA雜誌 ... ...
2017.06.01
READ
紅帽軟體公司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曹衡康 帶團隊到,他們以為到不了的地方
當中美貿易戰讓中國大陸的許多美商企業,業績直接腰斬,曹衡康如何逆向操作,主動創造 ... ...
2024.10.30
READ
臺南市政府 人事處處長許瑛峰 每家公司都該學習的馬蓋先精神
我們應該學習馬蓋先的精神,創新不一定需要花大錢,它可以無中生有,就地取材。 ...
2018.06.03
READ
活動報導 信任是社群與品牌的關鍵
如何運用網路行銷與社交媒體,創造成長?如何將粉絲轉化為一買再買的顧客? ...
2016.07.01
READ
55688集團台灣大車隊副董事長李瓊淑 推動創新,關鍵在人性
想讓兩萬多名司機一起改變,嘗試新科技、新做法, 李瓊淑的秘訣在於,先從了解他們開 ... ...
2022.10.31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