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為自己設計更美好的人生
解開難題

為自己設計更美好的人生

EMBA雜誌365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17.01.20

 

為自己設計更美好的人生

 

「我要的是什麼樣的人生?」對任何人來說,這都是個艱難的課題。

 

史丹佛大學教授柏內特(Bill Burnett)和埃文思(Dave Evans),試圖在新書「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Designing Your Life)一書中,以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解開這道難題。

 

若你總被自己的理性與邏輯困住,無法自由思考未來的可能性,不妨試試心智圖(mind mapping)這項設計思考工具。這種以圖像為主的方式,可讓人更自在地產生大量不受拘束的點子。

 

舉例來說,在汽車租賃公司任職多年的格蘭,對於工作心生倦怠,卻不知道下一步要怎麼走。他雖然熱愛戶外活動,卻看不出這要怎麼餬口。因此,他以戶外活動為心智圖的中央關鍵詞,然後環繞著這個主題放射狀寫出聯想字。結果許多有趣的字眼自然地浮現,如小朋友、探險家、熱帶海灘等。這讓他發現,他的選擇其實比想像的多,例如各種不同類型的兒童戶外冒險營。

 

心智圖雖能激發靈感,卻無法提供實行的計畫。因此,你還需要描繪自己的奧德賽計畫(Odyssey Plans),也就是未來五年的人生藍圖。為了逼迫自己不隨便地選擇最明顯的方案,而是試著多動腦,想出更新穎、更優質的解答,你必須寫出三個版本。

 

第一個計畫可以寫你目前已經有的腹案,至於另外兩個,若你真的不知道從何下筆,可以分別寫「如果A計畫行不通,我有什麼備案?」以及「如果金錢不是問題,我也不在乎別人的看法,我會想過怎樣的生活?」迫使自己打破框架。

 

要一個人為了未經驗證的未來藍圖,而拋下當前的生活,還是賭注太大。這就是原型製作(prototyping)出場的時候了。原型製作是為了以低成本的方式,及早測試產品是否可行,並根據回饋做出修正。以人生職涯來說,不妨經由實作經驗,或是訪問過來人,這些較低風險的方式來驗證假想。以格蘭為例,他可以不用離職,而是先在工作之餘,到戶外營隊打工,測試自己是否真的適合。

 

最後就算此路不通又如何呢?至少你嘗試過了。此外,透過設計思考,你挖掘出許多點子與計畫,這就表示你的理想未來不會只有一種。既然如此,有什麼理由守著不快樂的現況呢?現在就為自己設計一個更美好的人生吧!

 

相關文章 ARTICLES
提升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再進化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有些人成為「蕃茄工作法」(Pomodoro Technique ... ...
2017.04.10
READ
個人管理 先同理自己,才能同理他人
過度自責過去發生的事和所犯過的錯,會讓自己受困在過去。比起不斷自責,你應該學習培 ... ...
2022.08.31
READ
哈佛醫學院教練學院創辦人克芙曼 (Carol Kauffman) 如何面對負能量,以及難相處的上司
環境充滿不確定的,每個人都承受巨大壓力,也暴露在各種負能量之下。當身邊的人不停抱 ... ...
2021.08.31
READ
人際交流 建立友誼,先學會問問題
任何親密、正向的人際互動,都是由「問問題」開始,再逐漸發展為穩定的人際關係。這是 ... ...
2018.12.17
READ
提案技巧 和主管開場「會前會」
為了說服高階主管採納你的計畫,你花了好幾天的時間複習資料、調整簡報,並不斷的練習 ... ...
2017.08.14
READ
個人管理 說真的,來點幽默!
沒有故事的包裝,資訊往往只是聽過就忘的東西。七年前,史丹福大學行銷教授艾克(Je ... ...
2021.03.31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