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轉型時先問「我們擁有什麼」
翊盛國際公司

轉型時先問「我們擁有什麼」

EMBA雜誌445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3.08.31

 

推動轉型卻造成人員大幅流動;發展國際業務又碰上疫情爆發。江禾有如何應對這些挑戰?如何推動公司成長?


在公司轉型的過程中,有遠大的目標還不夠,你還必須要幫助員工成功。翊盛國際公司總經理江禾有,在過去幾年深深體會到這一點。


創立於二○一一年的翊盛國際,二○一四年開始轉型跨入國際市場,希望為航空與汽車產業的跨國公司,提供國際客服中心、專業市調委外和業務流程委外(BPO)的服務。


然而過程中,公司卻遇到人員不斷流動的挑戰。因為要為不同產業的客戶成立客服團隊,成員除了具備外語能力,還必須快速學習產業的專業知識。


面對這樣的挑戰,江禾有一方面建立工具與方法,一方面持續與員工溝通,強化心理建設。今天,公司有七成客戶是外商公司,包含日系汽車大廠,以及日本及越南最大廉航公司。公司提供越南語、印尼語、韓語、日語、泰語等八種語言的客服服務。


翊盛國際的創辦人是江禾有的太太,過去曾在日商汽車品牌公司服務多年。因當時顧客滿意調查外包公司的服務不盡理想,而創業成立翊盛國際。從接小公司的案子起步,之後開始與日商汽車合作專案,奠定了日後翊盛跨入國際市場的基礎。


翊盛的第一家國際客戶是日籍航空,客戶把中文、英文、廣東話的客服外包給公司。初期,為了提供服務,團隊要有語言專業,也必須懂得客戶的專業知識,面對的又常是急需協助的旅客,讓團隊成員不堪負荷。


「想讓變數變少,就要回到比較科學的方式,也就是提供工具協助員工。」江禾有認為,正因為自己不是同產業的人,更能看出客戶的服務流程中,顧客可能會有的問題。翊盛會以局外人的角度,把客戶提供的SOP重新拆解、整理,甚至向客戶提出問題,最後建立起自己內部的知識資料庫。


「客服最重要的不是聲音好聽,而是要能快速正確地回應顧客的問題。」江禾有指出,給團隊可以快速運用的工具,能幫助他們減輕壓力與負擔,累積專業知識。這能降低成員的流動率,同時減少服務品質的落差。


面對新加入的成員,江禾有則是協助他們建立心理建設。「這三個月的時間,你要做的就是學習,你一定會遇到撞牆期,你要做的就是舉手發問。」他強調,感受與主動發問,是客服人員很重要的特質。因為客服不是只聽對方的問題給解答,而是要能在溝通時進一步感受到顧客真正的需求,或是他接下來可能還會碰到哪些其他狀況。


對翊盛來說,只要有新的客戶,就要有一群員工學習客戶的專業。面對這樣廣泛的服務範疇,公司的做法是讓主管輪調不同的專案,跟不同客戶互動,培養換位思考的能力。輪調過不同專案的主管,將有機會成為新專案負責人。


能在看似不容易被複製的東西上,找出可以複製的方式,就能堆起進入障礙。「我們在做的就是想法辦法複製大部分的能力,到新的專案或新的同事身上。」江禾有這麼形容。


除此之外,設法達到客戶所有要求,也為公司築起另一個進入障礙。「解決最難的,才是最容易維繫成功的。」江禾有回顧指出,第一家國際客戶從導入到實際提供服務,花了近一年的時間,客戶列出的項目大約有兩百項,包含系統串接、資安、人員招募等。很多公司因此會放棄,但他認為經過這樣的磨合,客戶更不會輕易更換合作夥伴。


去看自己擁有什麼


事實上在二○一四年,江禾有說要帶領公司跨入國際市場時,同事都覺得不可能。一直到獲得第一家日籍航空的客戶,大家才相信真的可以。當時江禾有的思考是,身為公司的經營者,應該回歸到「我們到底擁有什麼,如果只看自己沒有的東西,現在開始追也不一定追得到。」


江禾有過去有面板和太陽能產業的工作經歷,也曾經創立過公司,擁有導入新專案和系統串接的經驗,加上太太有日商汽車公司的工作經歷。他認為這些能力若運用在國外市場會更有優勢,因而決定踏出台灣市場。


但就在國外市逐漸穩腳步後,疫情爆發了。公司的生意幾乎不見,只剩下台灣市場的一些專案。該如何踏出下一步?江禾有甚至曾考慮過賣口罩。但最終他問自己:一、我們擁有什麼核心能力?二、撇除疫情,這件事是不是趨勢?於是公司決定跨入跨境電商的客服,協助電商把東西賣到另外一個國家。這個轉型幫公司開拓了另一條新的路。


回顧疫情時間,江禾有認為最需要的是調整心態。那三年,他跟太太爬完台中谷關七雄,也挑戰許多其他山岳。「我發現那時很多經營者都在山上,大家面對一樣的壓力,一樣一直在摸索要怎麼走。也只有在爬山時你會累到受不了,你會學到你只能專注在踏出去的這一步。」江禾有這麼說道。

 

翊盛國際 

1.創立時間:2011年

2.產品多國語言國際客服

3.主要顧客超過70%國際客戶,包含航空/旅遊/汽車/電商/B2B服務

4.商業模式協助國際客戶整合不同市場,並提供當地語言BPO服務

 

相關文章 ARTICLES
成功搶走顧客的新策略 成功搶走顧客的新策略:脫鉤
破壞者以新商業模式,讓顧客的某個購買過程脫鉤,從競爭者手中搶走顧客,顛覆市場。你 ... ...
2019.06.01
READ
形象升級 可樂擠入上流社會
吃比薩跟漢堡,很多人習慣配可樂。現在可口可樂想要消費者在吃其他食物時,也會優先想 ... ...
2017.01.09
READ
台灣美體小舖董事長黃慧娟 每一槍都要打中
三十二年前,她擊敗競爭者,引進知名保養品品牌The Body Shop,快速成長 ... ...
2019.03.15
READ
企業策略 把豐田推向世界的人
豐田章一郎是豐田汽車創辦人豐田喜一郎的長子,一九五二年加入公司。最讓人印象深刻的 ... ...
2023.02.23
READ
富錦樹集團創辦人吳羽傑 相信你所相信的事情
他不是開一家咖啡廳,而是造一條街。從這裡開始,他用細節與品味耕耘品牌,創造出一個 ... ...
2017.11.24
READ
曼都國際集團董事長賴淑芬 從美髮到美食的柔性變革
加入曼都時,她是個不懂美髮產業的外行人;接下虧損的小美冰淇淋時,她也是不懂冰品的 ... ...
2020.06.30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