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你的人生沒有標準答案
學會回應不確定的狂野問題

你的人生沒有標準答案

EMBA雜誌434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2.09.29

 

煮歐姆蛋有一套方法,但創作「哈姆雷特」沒有;登陸月球的成功途徑可以被複製,但育兒的途徑無法。人生好難,因為必須面對沒有標準答案的狂野問題。你該如何思考?如何迎戰不確定性?


今天這個時代,很多人崇尚以理性方式解決問題,最好能用衡量計算、數據分析,獲得絕對的正確答案。然而,萬一你遇上的,是無法循這類途徑解決的問題呢?例如,該結婚生子嗎?該轉換跑道嗎?


這些讓你覺得人生好難的問題,就是經濟學家羅伯茲(Russ Roberts)所謂的「狂野問題」(wild problems),像是是否該移居他國、面對道德上的抉擇該怎麼做,以及如何圓滿過一生等。與之相對的是,能夠以一種標準手段,去測試、分析、衡量,以得到解答的「溫馴問題」(tame problems),比如怎麼避開車陣、如何研發產品等。


讓你覺得人生好難的狂野問題當中,眼前的選項孰優孰劣並不明顯,每條路必須付出的成本以及能換取的利益,目前也只能窺見一角。它不但難以被衡量評估,甚至沒有正確答案;適用於A的不見得適用於B,過去適用的,也不見得未來適用。


明明是人生中的重大問題,我們卻無法全然預測某個抉擇會招致的未來。就像是深夜裡佇立於一盞路燈之下,所能見的僅有燈下這一小塊地,在那之外,不確定的一片黑暗,讓我們覺得人生好難,因此在不安之中舉足不前。


羅伯茲是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的研究員,現為以色列沙勒姆學院(Shalem College)校長,也是熱門播客節目「談經濟」(EconTalk)的主持人。他在最近出版的「狂野問題」(Wild Problems)一書中指出,狂野問題之所以讓人覺得人生好難,難以捉摸,一個主因就是,真正與這問題關係重大的資訊容易被忽視,而表面上容易捕捉的資訊,卻可能較為無關緊要,結果偏頗的資訊導致了錯誤的結論。


光下與陰暗處


羅伯茲形容,當我們面對讓人覺得人生好難的狂野問題時,因為存在著太多未知數,為了心安,我們會盡可能把能衡量的就衡量,能量化的就量化,讓自己覺得握有的資訊多了點。但這個行為,猶如在路燈下找鑰匙的人,卻不知鑰匙落在光照範圍外的陰暗處。


在面對人生好難的艱難抉擇時,不少人都會列出各選項的優缺點,藉此評估成本效益。生物學家達爾文(Charles Darwin)也不例外。當時近三十歲的他正在煩惱是否該結婚,於是寫下了結與不結,各可能導致的結果,內容由羅伯茲整理如下:


■結婚的好處 

□有人陪伴
□有玩樂的對象,比寵物來得好
□年老時有子女照料
□如果妻子能避免你過度工作,或許會更健康
□有人打點家務


■結婚的壞處

□或許得離開倫敦(如果妻子不喜歡這裡)
□失去自主性
□不能時常在俱樂部裡,與其他人進行智慧的對談
□浪費時間跟妻子的親戚交誼
□撫育孩子的開支
□因家庭責任而帶來的焦慮
□為了養家活口而找個正職


這類清單看似理性,其實不然,因為當事人所掌握的資料往往不充足。以達爾文來說,當時的他毫無婚姻經驗,所以他的正反面論點都是一個年輕的未婚男子,基於他對已婚者的認識所寫下的,這就是他路燈唯一照亮的區塊。


耶魯大學哲學與認知科學教授保蘿(L. A. Paul)曾比喻,人們在思考人生重大決定時,就像是要自己變身吸血鬼一樣。他指的是,人類是無法想像身為吸血鬼的真實感受的,除非真的變成了吸血鬼。而面對狂野問題的人也相同。


也就是說,婚姻生活的真實面貌與已婚男子的體驗,這些對「是否結婚」這個狂熱問題真正重要的資料,對達爾文來說,是在路燈照不到的黑暗之中。


你或許會想,難道不能透過尋求更多已婚者的意見,來累積更多參考資料嗎?事實上,每個人對某種體驗的感受都不一樣。即使是所有吸血鬼(或已婚者)都給自己的現況打了滿分,也不能保障你變身後就會有同樣的感想。


此外,面對狂野問題時,影響我們決定的不只是每個選項的成本效益,例如,它在日常上會給我們帶來多少快樂與痛苦。


除了這類「狹義的功利主義」(narrow utilitarianism)之外,另外一個影響我們決定的關鍵是,該選項是否能讓我們「蓬勃發展」(flourish)。在羅伯茲的定義下,這指的是能以有目的、意義、尊嚴、道德與自主性的方式,生機勃勃地活著,人生因而圓滿。因此讓你可以不計代價,即使你的選擇成本大於效益,即使日常痛苦大於快樂,這種狀況往往被經濟學家視為某種不理性。


就像是父母養育下一代是辛勞的,但仍願意這麼做,是因為人生會更有意義。而二戰期間某些德國人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在納粹的眼皮底下藏匿猶太人,是因為這麼做才是有道德的。


你可以從這些例子看到,比起狹義的功利主義,某個選項是否能讓我們蓬勃發展,往往更左右我們的抉擇。達爾文的例子中也如此。即便他原先列出的婚姻缺點居多,他最後仍是選擇了結婚生子,因為他發現這會讓他的人生更豐富,更有意義。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34期

 

相關文章 ARTICLES
我是誰,我能夠是誰,我應該是誰 打造持續進化的領導力
面對環境變動以及公司內的改變,領導人的角色不能一成不變。透過反思與傾聽回饋,重新 ... ...
2022.01.25
READ
談判技巧 談判常犯的六個錯誤
大多數人常認定,談判桌上只能有一個贏家,忽略了其他變通的方式或合作的可能,想要讓 ... ...
2018.11.21
READ
檢視假設,避開盲點 模型,幫助你聰明思考
機率極小的重大事件,會造成小影響,還是大影響?面對競爭者入侵,應該攻擊或合作?運 ... ...
2019.03.18
READ
個人管理 你是哪一種決策者?
從選擇早餐到決定重大投資案,人們每天都在做決策。究竟什麼樣的決策過程,會帶來更好 ... ...
2024.03.28
READ
編輯部報告 動物園心理學
一九八○年,位於北海道的旭山動物園一度陷入關園危機。園長小菅正夫心急如焚,他不解 ... ...
2022.07.28
READ
個人管理 高EQ的人會做哪些事情?
為什麼有些人總是能得到他們想要的,同時又讓人覺得很欣賞?他們有什麼特質? ...
2020.08.31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