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力資源 > 如何補上目標與策略間的落差
李思恩顧問主答/編輯部撰文

如何補上目標與策略間的落差

EMBA雜誌386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18.10.04

 

Q

我們是一家飲料連鎖店。每年的策略會議上,主管都很踴躍發表,自己對公司未來三年的想像,例如營業額提高三倍。然而,回到發想策略的時候,大家提的往往仍舊是「提供更好的服務」,或「推出更多口味的飲料」等老生常談。會議結束後,好像也沒有什麼不同的結論。該怎麼做,才能訂出能協助公司成長的策略?

A

案例中的狀況,是許多主管在開策略會議時,常碰到的情景。根據我的觀察,造成目標與策略間出現落差的原因,主要可分為以下兩種:一、策略會議上沒有將目標分解至行動方案;二、只是主觀地進行目標分解,沒有與承接目標的主管一一討論。


沒有分解目標至行動方案指的是,策略會議中,高階主管可能決定,明年公司要創造一億元的業績。接著便開始分配,哪個地區要達到什麼數字,交代完後就結束了,沒有進一步討論達成目標的可能方法,或該採取的行動。第二種狀況則是,大家總是依照以前的方法,單純地將目標拆解到最基層,卻沒有針對當前情況與相關主管進行討論。因此在執行上,每一年都在執行大同小異的事情。


事實上,理想的策略會議應該是,先由總經理訂出一個目標(一般來說,企業的主要目標都是增加利潤),高階主管進行第一層展開後,運用手中的資訊,討論應該採取哪些做法來達成這些目標。會議結束後,再一層接一層與部屬溝通,並訂出關鍵績效指標。


為什麼企業在開策略會議時,容易出現上述兩種錯誤?因為許多人從一開始,就沒有釐清目標與策略之間的關係。


目標由上往下,策略由下往上


有些人以為,目標是目標,策略是策略,兩者是獨立的課題。但實際情況是,若沒有目標,就不可能有策略,因為策略就是達成目標的方法。換句話說,目標是一個期望達成的結果,並且可以清楚且明確衡量的指標,而策略則是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所採取的做法。


舉例來說,若一家連鎖店明年想要營收兩億元,某個區域需要承接五千萬業績。這時,大家就要思考,哪些做法可以達成目標,是增加更多店面、推出更多新商品,或者是提高產品的價格?這些不同做法,就是所謂的策略。


既然策略是達成目標的方法,策略的制定就需要執行者一起參與。有些人會感到疑惑,因為他們認為,訂定策略是高階主管的工作,其實這並不正確。一般來說,目標是由上往下展開;計畫和方法,也就是策略,則是由下往上提供。


然而,很多企業都是相反過來,總經理詢問部門主管想承攬多少業績,再由各部門自己提報。這麼做的結果,會讓大家無法將公司的目標,連結到自己的工作上,此外,就算部門真的達成了自己設定的目標,公司的總目標也不見得會完成。而在策略方面,如果大家都在等待上級指示,沒有先想想自己所承接的目標該如何完成,自然會出現如同案例中的窘境。


策略會議該討論什麼?


若策略是由下往上,經主管與部屬討論後訂定出來的,那麼將高階主管聚在一起的策略會議,到底該做哪些事情?策略會議最主要的目的,是分解目標與達成共識。


舉例來說,若明年公司的目標是獲得五千萬元的淨利,業務部門等營收部門的主管表示,明年的市況預計會比今年還差,今年非常辛苦才有一億五千萬元的業績,因此明年營收部門的目標,數字可能訂為一億六千萬元。今年的一億五千萬元業績,創造的淨利為三千五百萬元,若明年的營收訂為一億六千萬元,要獲得五千萬元淨利的話,成本、毛利、費用則分別是多少數字。


這時,研發部門等費用部門可能就會抗議,因為就算不增加費用,按照今年的標準,甚至降低一○%的成本,都不可能在一億六千萬元的基礎下,淨賺五千萬元。反過來,這代表營收部門可能要做一些調整。若維持原本的規模,營收部門可能沒辦法提高數字,但若擴大現有的連鎖規模呢?一億六千萬元的數字,是以全台灣五十家店面的規模計算出來的,如果明年擴增十家店,是否有辦法達成公司的總目標?把這些討論記錄下來,最後的結果很有可能就是公司明年的策略方針。


當高階主管對目標的展開達成共識後,接著,就是往下與部屬溝通細項。目標可以拆解得很細,例如從每一區域的交易總額,到銷售人員的客戶開發人數。這些細項的數字,都是可以根據資料推敲出來的。例如,為了提升業務部門整體的績效表現,因此,業務主管希望某位同仁的業績提高二○%。接著,主管一定要向部屬提問,詢問對方要採取什麼做法來達成目標。例如,他想實際採取什麼行動,運用哪些工具,或是接下來有哪些計畫等。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386期

 

相關文章 ARTICLES
你知道嗎 用兩個面試問題,找出謙虛的好人才
許多研究都指出,比較謙虛的人,能更快速地學習,在領導方面也有比較好的表現。問哪些 ... ...
2022.02.24
READ
誰適合升遷 看出「十分之一」的主管
新的一年到來,公司裡所有計畫正轟轟烈烈準備展開。如何讓團隊在這一年裡,擁有滿滿的 ... ...
專訪暢銷書作者邦吉史泰Michael Bungay Stanier 趕走你的建議怪物
習慣給建議,可能會解決錯的問題,還可能削減部屬的能力和信心。你心中住著哪種建議怪 ... ...
2020.07.01
READ
人力資源 從課堂走向劇場的學習革命
想像一堂教育訓練課程,像走進沉浸式劇場一樣,你可能會戴上白色面具,被引導進一個秘 ... ...
2025.06.30
READ
人力資源 履歷表失憶症
當一位求職者順利進入公司後,他所懂的知識,所會的技能,似乎會變得僅止於與工作相關 ... ...
前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兼任教師朱承平 該單獨面試,還是團體面試?
許多企業希望藉由面試找到好人才,與其想透過面試找到「最好的」人才,不如透過面試, ... ...
2020.05.27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