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力資源 > 如何進行困難對話?
前晶華酒店集團人資長劉富美

如何進行困難對話?

EMBA雜誌460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4.11.28

 

Q.最近正值績效評估季節,主管必須對部屬的表現給他們回饋。我明明知道有幾位部屬的表現一直都不理想,但是我就是不知道該怎麼告訴他們。


眼看著部屬不佳的表現已逐漸影響到團隊的士氣,我應該如何進行這樣的困難對話?


A.面對工作表現持續不佳的部屬,你明知需要和他談談,卻擔心對方反彈;又或者,員工突然約你聊聊,理直氣壯地拿著同事加薪的例子希望比照辦理,卻對自己績效不彰的問題視而不見。這些都是職場常見的狀況,也是主管必須面臨的對話場景,困擾著主管的問題。


根據調查,超過五○%主管對困難的對話,會選擇拖延,並將它放在待辦事項的最後。其中三四%的主管會拖延超過一個月,甚至有四分之一的人會放任它超過一年以上。


研究顯示,解決困難對話,會為公司帶來正向的營業影響;相反地,逃避困難對話,則會帶來潛在損害。


舉例來說,我曾有一位員工工作能力很強,對同事也很友善,職場態度一百二十分,但是交出來的成果始終無法符合公司預期。因此在三個月的試用期後,我並沒有立即處理,且一直試圖繼續給他機會。終於在拖了一年多後,這位員工提出因未能融入公司文化而自請離職。


事後檢討發現,因為我拖延面對,未能及時指出問題,結果除了該員工覺得筋疲力盡,公司也浪費了一年資源,雙方都付出很大的代價。


那麼,為什麼困難對話總是會被刻意拖延呢?調查顯示有三個主要原因:第一,害怕未知的結果及衝突,讓主管感到不安;第二,主管常常有責無權,必須扛起面對員工溝通的責任,但缺乏足夠的權力處理問題,感到無力;第三,價值觀衝突,卻又需當企業文化的說客,主管沒有自信可以說服員工。


困難對話之所以困難,是因為你的困難,不一定是我的困難。因此,進行困難對話時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在雙方會談完,部屬走出去的時候,他的困難已經變得不困難了。結果只要不比雙方預期的差,便是好的結果。


困難對話表面上是溝通,實則是一場沒有SOP的談判。因此在溝通時,要說對方聽得懂的話(例如避免夾雜英文的專業術語,或是會議的用詞等),並且放軟身段,不要覺得我是主管,你是員工,所以你就是要聽我的,讓部屬覺得你們是在溝通,而不是在下指令。


既然是談判,常常取決於傾聽的能力,聽懂對方話語背後想傳達的真正用意,了解對方的顧慮與利益,和對方一起找出共同的解決方案,才能達成雙贏目標。


倒金字塔溝通先說結論


至於在溝通技巧上,相較於很多人常用的「起承轉合」,建議主管運用「倒金字塔」方式。


以延長試用期為例,起承轉合型的溝通會是:


「由於試用期即將結束,我們需要討論你的表現。回顧面試時,你給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也擁有相關的經驗。然而在工作中我們發現,你的學習態度不如預期積極,且工作進度也有些落後,你和同事之間的互動似乎也比較被動。考慮到這些情況,公司認為你仍有進步空間,因此決定把你的試用期延長一個月。」


相較起來,倒金字塔型的溝通則是:


「因為你的試用期即將結束,所以我要通知你,公司決定延長一個月的試用期。雖然目前你的表現沒有達到預期的標準,但我們看到了你的潛力。進入公司後,你的學習狀況還有可以加強的地方,與同事的互動也比較被動。但你在面試時表現得很好,也具備相關經驗,因此公司希望再給你一個月的時間,期待看到你真正的表現。」


這兩者的差異在於重點排序不同,起承轉合型的溝通會讓對方的情緒從高處轉向谷底,倒金字塔型的溝通則是從低向高,能減少對方在對話結束時的負面情緒。


同時,起承轉合的表達方式,容易讓對方有胡思亂想的空間,產生誤解。相較之下,倒金字塔式先說結論,再說明原因,說服力道往往較強,也能減少員工的心理落差和負面感受,最後給予期許,讓對話結束在正向的情緒上。


主管可以多加運用倒金字塔式的溝通原則,進入困難對話時,直接把公司的期許,以及希望部屬做到的目標,具體地講出來,效果會更好。


例如,主管在與員工進行績效輔導時,應該直接點明公司的期望和員工需要達成的目標,避免拐彎抹角或過多鋪陳,點出目標與實際差異,讓員工清楚了解,之後再一同從中探索改進的方向。通常在溝通中,一般人都會偏好情緒由谷底上升,而不是從上面往下跌。


困難對話過程中,主管應盡可能充分說明,並確認對方是否理解,也鼓勵對方提出疑點,才不會造成後續更多誤會。


舉例來說,曾經有一位主管告訴部屬試用期必須延長,結果部屬隔天就沒有進公司。最終經由人資了解,才知道該員工曾有過的經驗是,只要主管說要延長試用期,就代表被解僱。因此當被告知延期時,便自行決定離開公司。建議主管,在這類的對話中,一定要留意部屬的情緒狀態,確認他是否有疑惑,以排除可能存在的誤會。


進行困難對話的大原則是,處理情緒優先於處理事務,並且注意一些溝通原則。首先,重話要輕說,因為人跟人之間的衝突,通常是因為口氣不好,而不是意見不和。對話之前要先準備好你的心情,有時候一句脫口而出的氣話就可能導致破局。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60期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人力資源 「以貌取人」的徵才偏見
戴著眼鏡的電腦工程師,看起來是不是比沒戴眼鏡的厲害?這聽起來好像是已經無人理會的 ... ...
2023.12.28
READ
人力資源 法規課程也可以很有趣
你或許聽過有人這麼說:「法規遵循又不能為公司賺錢。」然而,和沒有遵守法規的結果相 ... ...
2017.04.12
READ
前宏達電HTC人才發展部處長張惠雯 如何透過工作設計發展員工
前一陣子與員工面談時,我發現有些資深員工似乎因為,目前的工作做了太久,沒有什麼新 ... ...
2023.12.28
READ
人力資源 三個問題,找到高EQ人才
不論是對個人或企業,情緒商數(EQ)都將是創造差異化的關鍵。怎麼做,才能找到高E ... ...
2019.05.01
READ
領導風格 兩種太空夢,誰能成真?
他們兩個都做著太空夢,想把地球人送上太空生活。一位是亞馬遜公司創辦人貝佐斯,他創 ... ...
2016.12.08
READ
一零四資訊科技公司人力資源處協理江錦樺 如何吸引更多應徵者?
我們公司前一陣子想要招募一些新世代員工,加入研發製造部和行銷部,結果投履歷的人相 ... ...
2024.01.31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