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轉型的神祕數字:七%
變革團隊大解析

轉型的神祕數字:七%

EMBA雜誌453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4.08.02

 

 

想在嚴苛的競爭中不斷成長蛻變,永續發展,「轉型」是企業必須踏上的旅程。想要推動轉型,到底需要多少人參與?如何使這些人願意投入?


針對這樣的疑問,麥肯錫公司(Mckinsey)資深顧問綸登(Laura London)等三位顧問,針對六十家公司進行的研究發現,要成功轉型,員工參與率是關鍵。也就是參與轉型專案的人員,至少必須佔員工總數七%以上。

以七%為分水嶺,員工參與率越高,組織轉型的成果也就越亮眼。七%其實只是個最低門檻,這個數字看來不多,但綸登等人的研究卻顯示了,一般公司的轉型都只涉及二%的員工。

此外,要讓這七%的員工真的發揮功能,這些參與者必須來自組織的各個角落,讓他們猶如一個個變革火種,隨時燃起周遭人的熱情。相對的,如果參與者與組織其他人是有一定距離的,那麼後者就會覺得轉型事不關己,還是只顧著做好自己的工作。

如何提高員工參與轉型的比例,以及他們的投入度呢?綸登等人建議可以從以下四個面向著手:

 

1.轉型計畫,人人有責

許多時候,員工對於「轉型」都抱持消極的態度,認為是由他人決定與執行,自己只是被動接受。但這是不對的。

領導人應該設法讓員工覺得「轉型」是一件自己有責,也有權的事,方法是請公司各個角落的成員,貢獻有助於公司變革的點子。此外,領導人也應邀前線人員參與,因為有許多基層員工每天實際執行工作或是與顧客接觸,因而有滿腦子的想法,只是沒有機會表達給高階主管。

舉例來說,一家電力公司就讓旗下每個地區的事業單位,各自舉辦創意發想大會。結果公司因而獲得許多更符合在地需求的點子和做法。因為點子是自己貢獻的,員工也更有責任心,待點子轉化為具體計畫時,更盡心執行。

除了前線人員外,領導人也應試著邀請新人提出新點子。這裡所謂的新人,包括剛加入公司的員工,以及剛參與轉型方案的人員。因為他們更具外來者的視角,能提供新鮮的見解,領導人不妨在他們剛加入時,就運用他們的力量。

 

2.打造一支有深度,且更多元的團隊

參與轉型的人員無法突破七%的一個原因是,領導人在發動變革時,往往都是召集同一批人組成核心團隊。此外,在有把握這次轉型會成功前,他們也不太願意讓太多人參與,因為這會佔用許多資源與人力。

然而這麼一來,轉型團隊就缺乏新血,可能因而導致成員與視角單一,無法發現不同的問題與解決方案。

要使核心團隊更有深度且更多元,一個做法是,時時更新人才清單,不要總是召集同一批人發起變革。

例如,某家公司的執行長就堅持在第二輪轉型時,將核心團隊的成員全都換掉,他甚至親自比對這兩次轉型成員的名單。至於要怎麼決定誰該在這清單上,領導人可以與人資部門合作,一同針對推動轉型所需的種種關鍵職務,制定用人標準,再基於這些標準尋找適合的人才。

另一方面,領導人也應設法讓更多元的人才有機會施展身手。這些人可能隱身組織的各個角落,甚至是傳統上不會參與變革的人,但其實他們具備對於組織轉型極有幫助的某些獨特能力。

「影響力」便是這樣一種力量。如果某些成員很受他人信賴與尊重,是別人尋求建議的對象,他們很可能就是公司裡極具影響力的人物。如果公司轉型有他們的參與,往往能提高成功機率。

更具體來說,如果這個人既有影響力,又能為公司創造較高的價值,他就適合參與轉型計畫的制定。但如果這個人的工作所創造的價值沒那麼高,他可以扮演的角色就是在平時跟同事互動交流,傳遞轉型的訊息,並運用自己的影響力,使同儕對公司轉型抱持正面態度。

 

3.使轉型與員工個人相關

要提高員工參與率,另一個要點就是讓轉型跟員工個人產生連結。

對公司而言,「改善財務表現」往往是推動轉型的一大動機,然而這個目標對一般員工而言並沒有太大意義。要使他們也產生動力,領導人就不能讓「錢」成為轉型的唯一意義,而應該使得員工覺得背後還有某種令他們心動的高尚目的,比如對社會帶來影響、能幫助他人,或是對員工的職涯發展有幫助。

此外,領導人也應設法將變革個人化,也就是根據不同員工的狀況,進行客製化的變革管理。一家跨國製造公司就以手機為媒介,對員工進行了大規模的個人化變革管理。

當時,該公司決定要改善的地方,包括操作紀律,以及對員工的獎勵和表揚。變革團隊將這些目標,轉化為一些便於員工學習與實踐的具體行為與思維。舉例來說,在對員工的獎勵和表揚方面,公司希望員工能養成「每個小成就都值得表揚」的思維。所以他們鼓勵員工去做的一件事,就是在看到同事做了「對」的事的時候,就立刻讚美。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53期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從跌倒中學到的事 資深主管教你避免菜鳥錯誤
僱用員工很快,但解僱不適任員工總是太慢;過於事必躬親,每件事都希望參與……,曾經 ... ...
2024.11.28
READ
群創能源科技 把團隊當成會增值的資產
從什麼業務都接,到聚焦於屋頂型太陽能板;從只是發薪水,到把團隊當成會增值的資產。 ... ...
2023.11.30
READ
聚隆纖維公司董事長周文東 經營企業,要想到明天和後天
肩上有六百個家庭的生計要承擔,有二十八億元債務要償還,在公司瀕臨倒閉時,周文東被 ... ...
2024.07.31
READ
精誠資訊總經理林隆奮 用跨界,放大產業生態圈
以合作取代競爭、購併整合、策略聯盟,林隆奮如何領導團隊,併購超過三十家公司,並大 ... ...
2019.08.01
READ
企業案例 柯達帝國消失的真正原因
每當談到伊士曼柯達公司,大家常常都會談到,當初因為公司的主管沒有意識到,數位科技 ... ...
7-11創辦人鈴木敏文的經營祕訣 把東西賣進顧客心坎裡
日本7-11的真正對手是,變化莫測的顧客需求?假設與驗證,是店裡每一位員工的日常 ... ...
2022.07.28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