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轉型的神祕數字:七%
變革團隊大解析

轉型的神祕數字:七%

EMBA雜誌453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4.08.02

 

 

想在嚴苛的競爭中不斷成長蛻變,永續發展,「轉型」是企業必須踏上的旅程。想要推動轉型,到底需要多少人參與?如何使這些人願意投入?


針對這樣的疑問,麥肯錫公司(Mckinsey)資深顧問綸登(Laura London)等三位顧問,針對六十家公司進行的研究發現,要成功轉型,員工參與率是關鍵。也就是參與轉型專案的人員,至少必須佔員工總數七%以上。

以七%為分水嶺,員工參與率越高,組織轉型的成果也就越亮眼。七%其實只是個最低門檻,這個數字看來不多,但綸登等人的研究卻顯示了,一般公司的轉型都只涉及二%的員工。

此外,要讓這七%的員工真的發揮功能,這些參與者必須來自組織的各個角落,讓他們猶如一個個變革火種,隨時燃起周遭人的熱情。相對的,如果參與者與組織其他人是有一定距離的,那麼後者就會覺得轉型事不關己,還是只顧著做好自己的工作。

如何提高員工參與轉型的比例,以及他們的投入度呢?綸登等人建議可以從以下四個面向著手:

 

1.轉型計畫,人人有責

許多時候,員工對於「轉型」都抱持消極的態度,認為是由他人決定與執行,自己只是被動接受。但這是不對的。

領導人應該設法讓員工覺得「轉型」是一件自己有責,也有權的事,方法是請公司各個角落的成員,貢獻有助於公司變革的點子。此外,領導人也應邀前線人員參與,因為有許多基層員工每天實際執行工作或是與顧客接觸,因而有滿腦子的想法,只是沒有機會表達給高階主管。

舉例來說,一家電力公司就讓旗下每個地區的事業單位,各自舉辦創意發想大會。結果公司因而獲得許多更符合在地需求的點子和做法。因為點子是自己貢獻的,員工也更有責任心,待點子轉化為具體計畫時,更盡心執行。

除了前線人員外,領導人也應試著邀請新人提出新點子。這裡所謂的新人,包括剛加入公司的員工,以及剛參與轉型方案的人員。因為他們更具外來者的視角,能提供新鮮的見解,領導人不妨在他們剛加入時,就運用他們的力量。

 

2.打造一支有深度,且更多元的團隊

參與轉型的人員無法突破七%的一個原因是,領導人在發動變革時,往往都是召集同一批人組成核心團隊。此外,在有把握這次轉型會成功前,他們也不太願意讓太多人參與,因為這會佔用許多資源與人力。

然而這麼一來,轉型團隊就缺乏新血,可能因而導致成員與視角單一,無法發現不同的問題與解決方案。

要使核心團隊更有深度且更多元,一個做法是,時時更新人才清單,不要總是召集同一批人發起變革。

例如,某家公司的執行長就堅持在第二輪轉型時,將核心團隊的成員全都換掉,他甚至親自比對這兩次轉型成員的名單。至於要怎麼決定誰該在這清單上,領導人可以與人資部門合作,一同針對推動轉型所需的種種關鍵職務,制定用人標準,再基於這些標準尋找適合的人才。

另一方面,領導人也應設法讓更多元的人才有機會施展身手。這些人可能隱身組織的各個角落,甚至是傳統上不會參與變革的人,但其實他們具備對於組織轉型極有幫助的某些獨特能力。

「影響力」便是這樣一種力量。如果某些成員很受他人信賴與尊重,是別人尋求建議的對象,他們很可能就是公司裡極具影響力的人物。如果公司轉型有他們的參與,往往能提高成功機率。

更具體來說,如果這個人既有影響力,又能為公司創造較高的價值,他就適合參與轉型計畫的制定。但如果這個人的工作所創造的價值沒那麼高,他可以扮演的角色就是在平時跟同事互動交流,傳遞轉型的訊息,並運用自己的影響力,使同儕對公司轉型抱持正面態度。

 

3.使轉型與員工個人相關

要提高員工參與率,另一個要點就是讓轉型跟員工個人產生連結。

對公司而言,「改善財務表現」往往是推動轉型的一大動機,然而這個目標對一般員工而言並沒有太大意義。要使他們也產生動力,領導人就不能讓「錢」成為轉型的唯一意義,而應該使得員工覺得背後還有某種令他們心動的高尚目的,比如對社會帶來影響、能幫助他人,或是對員工的職涯發展有幫助。

此外,領導人也應設法將變革個人化,也就是根據不同員工的狀況,進行客製化的變革管理。一家跨國製造公司就以手機為媒介,對員工進行了大規模的個人化變革管理。

當時,該公司決定要改善的地方,包括操作紀律,以及對員工的獎勵和表揚。變革團隊將這些目標,轉化為一些便於員工學習與實踐的具體行為與思維。舉例來說,在對員工的獎勵和表揚方面,公司希望員工能養成「每個小成就都值得表揚」的思維。所以他們鼓勵員工去做的一件事,就是在看到同事做了「對」的事的時候,就立刻讚美。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53期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學習者心態 像玩家一樣勇敢
環境快速變動,今天,企業主管必須像一個玩家、新手,或孩童一樣,好奇、勇敢,不斷探 ... ...
2019.12.20
READ
叡揚資訊公司董事長張培鏞 今天的投入,明天的資產
從代理軟體出發,到做專案、推出套裝產品,叡揚資訊近年更成為雲端軟體服務的提供者。 ... ...
2022.01.25
READ
沒人做,就由我來做 社會企業家的暖心與創新
打造有靈魂的機器人、讓身心障礙者變身藝術家……,面對各種艱難的社會議題,有一群破 ... ...
2022.08.31
READ
編輯部報告 撲滅冷漠,點燃熱情
「我們今年到目前為止四勝兩敗。」幾年前,到一家豐田式管理的工廠參觀時,公司領導人 ... ...
安靜辭職潮 做好3件事,提升員工投入
只做最基本要求的工作,不額外多做其他事,許多員工在心裡安靜辭職,只是表面上不動聲 ... ...
2022.09.29
READ
新竹物流公司營運長李正義 不做貨運公司,做客戶的夥伴
這幾年來,新竹物流大量運用新科技,發展出不同業務,這些轉變全都來自一場大型變革: ... ...
2017.10.09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