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一張績效評量表,談出部屬的超能力
績效評量的六個陷阱

一張績效評量表,談出部屬的超能力

EMBA雜誌399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19.10.31

 

績效評量如果做得不好,不僅無助於改進績效,還可能打擊員工,加速員工離職。運用一張工具表格進行評量與面談,可以幫助你跳開績效評量的陷阱,有效提高員工的績效。

 

每當年底績效評量時候,公司裡忐忑不安的,不是只有接受評量的部屬,許多主管也相當苦惱。他們希望公正地評量,讓部屬心服地接受,也希望能夠提出有益的建議,幫助部屬改進表現,有所成長。


站在部屬的立場,他們同樣期望公正的評量,期望上司清楚說明自己為何得到這個評分,真誠地點出自己的長處與缺點,以及應該加強與改進的部分。簡言之,他們期望獲得既公正、又有建設性的績效評量。


但在現實中,達到這種境界與成效的績效評量並不多。前Airbnb高階主管拉契斯基(Lenny Rachitsky)在首輪評論(First Round Review)指出,其中的原因在於,公司欠缺一個簡單,但強而有力的績效評量架構。


拉契斯基領導多名產品經理,也曾擔任跨部門團隊的領導人。多年來,他發展了一套績效評量架構,獲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績效評量的六個陷阱


績效評量做得好,能夠幫助部屬有效改進表現,並幫助部屬的職涯發展與成長;績效評量做得不好,不僅無助於改進績效,還可能打擊員工,讓員工失去信心,加速員工離職。拉契斯基指出,績效面談時,主管應該避免一般人常落入的六個陷阱:


1.沒有花足夠的時間做準備。績效評量談話會直接影響部屬的工作士氣、對工作及組織的認同感、對自我的認知,以及他們的長期事業前景,當然,也會影響部屬個人、整個團隊的績效。對於影響層面這麼廣的一項工作,你絕不能輕忽。


拉契斯基建議,對於每一位部屬的績效評量與談話,至少應該花三小時的準備,每隔六個月做一次。若在一年當中,你無法找出十幾個小時聚焦於部屬的評量和發展,這可能代表你有太多的部屬,或你根本就不是一位合格的主管。


2.過度依賴同儕回饋。同儕回饋有其缺點(或危險),包括,表現最優者對同儕的評量可能較嚴苛;表現最優者可能為了求得好成果而得罪其他同事,造成同事在同儕回饋中給予負評;為了不得罪同事,大家在同儕回饋中不給予誠實評價。身為主管,你必須對部屬的表現有自己的評量與觀點,把同儕回饋作為一項參考意見,而不是以它來主導你的績效評量談話。


3.未提供實質有益的回饋。部屬渴望獲得真誠實質的回饋,期望從你分享的資訊中得知,他們應該把時間花在何處,而你不應該浪費這個機會,也不應該辜負他們的期望。


4.單向談話。很多主管在績效談話中只是告知部屬,他們對部屬的表現有何看法,指示部屬該做什麼,該改進什麼。但有效的績效談話應該是雙向溝通,你應該讓部屬陳述他的意見、疑問和困難,最終必須就你的期望,以及部屬的成長需求,相互達成承諾與當責。


5.沒有後續計畫。多數主管期望部屬記住績效談話內容,並採取行動,但常常到了下次績效評量時,發現沒什麼進展,責備部屬不求改進。事實上,如果沒有後續的追蹤與談話,面談往往淪為做白工。這是你的錯,不是部屬的錯。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399期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台灣比菲多食品董事長梁家銘 行銷要先開槍,再瞄準
在消費者喜新厭舊,市場不斷推陳出新的冷藏乳品飲料產業,每一年,梁家銘至少打響一 ... ...
2018.05.28
READ
編輯部報告 學習的輸入與輸出
你讓團隊成員上了很多課程,但不知道為什麼,總感覺沒有明顯的成長。這時候,解方很可 ... ...
2018.11.15
READ
紐約時報公司 數位時代的新媒體巨人
面對數位媒體的步步逼近,一百七十二歲的紐約時報不但不顯老態,反而提前達到成長目標 ... ...
2023.08.31
READ
小寶優居 把房子變成家
以「傢俱為主,裝修為輔」,鎖定第一次購屋的族群,小寶優居如何幫助顧客,把房子變成 ... ...
2021.04.28
READ
太毅國際顧問公司顧問張志維 如何讓會議更有效?
開會討論不是一片安靜,就是大家提出的想法過於發散,得不出結論。最後為了不繼續浪費 ... ...
2022.08.31
READ
人類壽命對企業的影響 年度最傑出文章
今年秋天,史隆管理評論編輯群宣佈,以計畫性變革與組織發展為主題的年度最佳文章獎項 ... ...
2018.11.07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