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過多時,如何應對?
Q.我們是一家小型食品代理商,幾個月前因為訂單快速成長,為了因應需求,我們多叫了許多貨。然而,這陣子訂單突然下滑,導致公司的庫存過多,很多食材都面臨過期的情況。在管理存貨時,我應該注意什麼?該怎麼做,才能避免庫存過多的問題再次發生?
A.過去在市場供需穩定的情況下,一般企業都會依據交易歷史及經驗判斷需求,認為上個月一天平均賣一百杯咖啡,那麼這個月大概也差不多會賣一百杯。然而,現在的環境變化多端,過去的方法已經不再適用。
二十一世紀的今日,諸如新冠疫情、地緣政治、通貨膨脹、紅海競爭,以及破壞式創新等眾多因素,往往會導致商品的需求及採購的前置時間(lead time)變得更加不確定。例如,因為塞港導致原本三天可以到的貨物,變成三週到貨,而公司的客戶也可能因為交運延遲與不順暢,而受到嚴重影響,進而決定撤單、抽單,使得公司的營運活動,面臨不是缺貨就是庫存過多的兩極化現象。
另外,許多公司也常常會想著「以防萬一」,還是多準備一點安全庫存比較保險。然而,這邊囤一點、那邊囤一點的結果,經常變成存放了過多的呆滯物料,並進一步造成資金凍結、反應遲鈍,使公司陷入危機。
以食品業來說,產品很容易在兩三個月內就壞掉,必須把握這段黃金時間,快速而高效地調節庫存。因為到了這個階段,你的目的已經不再是透過處置這些商品獲利,而是為了立即停損,避免一再支付儲存費用,而不斷侵蝕既有的營業利潤。
那麼,在發現囤貨過多時,公司可以採取什麼做法,快速的清除積壓的庫存呢?以下是五個可能的做法:
■重新加工:
由於食物本身具有易腐的特性,這個方式在食品業較少見,但常見於製造業。舉例來說,你可以透過一些步驟,想辦法把過期品重新變更(或增加、組合、改良、製造等)為正常品,並用不同的方式再將產品賣出去。
■特別採用:
舉例來說,若有一批水果在零售市場上開始滯銷,為了避免水果腐壞,可以在確認品質狀態無異常後,經由決策層特殊核准,將該批滯銷的水果,改供應給偏鄉地區的學校,讓孩子的營養午餐更完善。這樣既可以減少浪費,又可以照顧到孩子們的健康,一舉兩得。
■降級販售: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麵包店,像是在晚上七點後,往往有即期麵包打折的促銷活動。不過要特別留意一點:有時候過度降級促銷,反而會傷害到原本的正常行銷,因此用這種方式時,公司必須專注於自身的訂價策略,並適當地取捨,以避免因小失大。
■變更組合:
若某個食品禮盒,裡面的個別商品保存期限並不一致,那麼,保留品質較好的產品,並想辦法把它以正常品賣掉,就是相當值得考慮的做法。例如,其中有一個布丁這兩天就要過期,但還有幾包餅乾離保存期限還有一段時間,這時就可以把餅乾拿出來,另外個別銷售或換一個產品組合。
■處置報廢:
就像到期的麵包,如果已經沒有辦法再賣出去,就應該趁早報廢處理掉。若不處理,就會直接導致公司持續支付這些麵包的倉儲、水電、人工等費用,其持有成本(holding cost)也會不斷增加,然而,此時麵包已失去它的商品價值,無法販售,如此不但賠錢,還會越賠越多。
預防勝於治療
雖然面對庫存過多問題時必須及時反應,然而,與其把重點放在解決問題,不如事先預防。公司在管理庫存時,不妨參考以下原則:
■1.落實庫存定期盤點。
實施盤點只需要少量的額外人力及支出,就可以達到很不錯的管理效果。透過定期盤點,不但可以幫助公司更精準了解每項產品的庫存數量,更可以找出潛在的問題,進而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存貨策略。
舉例來說,公司現在有A和B這兩項商品,而其中B商品因為庫存量總是比較多,因此每次盤點時,公司會花比較多時間在B商品上,卻忽略了A商品的物帳不符現象比B商品來得頻繁、嚴重。這時候,公司應該深入分析A商品的貨物進出情形,以判斷其物帳不一致的真正原因。唯有從小地方開始留意並尋求改善,才能避免問題不斷擴散,最終無法收拾。
■2.持續分析存貨周轉率。
在備貨的時候,周轉率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當比率越低,表示庫存低周轉的情況越嚴重。因此,當你看到一個品項的周轉率突然變低,例如,從一六二%降到八○%時,就應該去了解背後的原因。假如你來不及調查原因,也應該要先停止進貨,並將管理重心放在去化現有庫存,才能避免庫存越堆越多。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