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要保有做夢與學習的能力
四零四科技執行董事、鴻梅文創創辦人陳添順

要保有做夢與學習的能力

EMBA雜誌470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5.09.30

 

一路跨界,一路學習,陳添順也一路在現實中不斷調整路徑。從科技跨入藝術文化,他如何讓美好的理想,成為看得見的現實?


從科技到文化藝術,從營收百億的企業執行長,到推動社會創新的創業家,以及紀錄片製片人,四零四科技執行董事、鴻梅文創創辦人陳添順,一路跨界,一路學習,也不斷在現實中調整理想的樣貌。


二○一七年,他將四零四科技領導人角色交棒之後,創立鴻梅文創,推動「分散式美術館」概念,讓藝術走進城市日常。五年前,他擔任紀錄片「造山者」製片人,結合科技與文化圈資源,讓台灣半導體的故事被世界看見。他如何從科技轉向文化?如何讓美好的理想落地,成為看得見的現實?


活動當天,戴著貝雷帽,搭配白襯衫,不疾不徐地分享,陳添順有著和科技人不太一樣的氣質。今天的他至少有三種角色。他在工業通訊及網路設備大廠四零四科技,擔任執行董事。四零四是台灣的隱形冠軍,公司技術在全球排名第三。因科技變化速度快,八位合夥人都有共識要在五十五歲交棒給下一個世代,以讓公司保持活力。公司很早就開始透過輪調、培訓、外派等方式,培養下一代的領導者。


然而「即使當初有一個很好的想法,但在現實中,它需要不斷地被挑戰,所以故事還沒有完結。」他說。最近幾年,中美貿易摩擦,AI等新科技興起,都對公司全球化布局帶來壓力。於是,這一年幾位合夥人回到公司,協助經營團隊應對挑戰。


陳添順的第二個角色是,文化藝術的推動者。二○一七年他回到新竹,「用文化藝術進入家鄉,我做了和以前不一樣的事情,我非常享受。」他的思考是,要在有時間,有資源時,再一次點燃自己的夢想與熱情。


在台灣人印象裡,新竹是一個科技城,也被稱作文化與美食的沙漠。因此,他試圖在新竹打造「分散式美術館」。這不像是到真正的美術館,在白牆裡看藝術品,而是可以騎著摩托車,到一個鄉鎮,在一間老房子裡,感受時代歷史和人文藝術。他推出「或者」這個品牌,透過修復老屋,在新竹開出書店、咖啡廳、工藝選品店等,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娛樂,加入美學與人文的元素。


過去他用父母親的名字,成立的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支持新興的藝術和工藝創作者,二○二三年,他進一步推出國際藝術村,讓藝術家進駐,也讓民眾更親近藝術。此外,他也成立或者影響力創投基金,支持協助偏鄉小孩、社區婦女等社會創新的創業者。


在這個從零開始的新旅程中,陳添順認為,保持學習、隨時調整,是兩個重要關鍵。「做了一個決定後,不是這個決定是好或壞,而是你要透過做很多事情,來讓這個決定變成是一個好的決定。」這是他的體悟。


例如,一開始做或者書店時,他根本不了解怎麼做書店,只是單純地希望新竹有一個指標性的書店,讓在地人驕傲,也讓旅行者憧憬而來。但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疫情的爆發,都讓經營實體書店相當不易。


在過程中,陳添順不斷修改路徑,設法讓影響力擴大,才找到目前的商業模式。現在,或者書店的經營不是靠賣書,不是等著別人走進來看書,而是主動走出去向政府、企業提案,邀請偏鄉小孩來看書。透過企業贊助偏鄉小孩到書店閱讀,讓他們有機會接觸各式各樣的書,離開書店時可以帶走一本書。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70期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領導力 成功企業家的管理守則
成功企業家,如何日復一日拿出最好的工作表現?公司雜誌日前公布了今年度美國有最佳領 ... ...
2021.11.29
READ
宜科循環公司 為回收注入全新的想像
用AI辨識分選回收物,提高效率;為品牌回收產品,啟動循環經濟,宜科循環正透過科技 ... ...
2025.08.28
READ
創新創業 兩個工具,讓點子成真
創新存在著一個弔詭的現象。當創新的想法越新奇、極端,或者帶有風險時,就越難獲得創 ... ...
2021.01.28
READ
Shopline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劉煦怡 永遠記得顧客是誰
「讓完全不懂科技的人,也可以做到網路生意」,從這個初衷出發,Shopline迅速 ... ...
2020.08.31
READ
人力資源 鼓勵要這樣給
要讓員工的情緒油箱有油可動,主管必須適時給予員工鼓勵。專欄作家麥卡蒙(Ross ... ...
關鍵話題 管理哲學先驅韓第辭世
二○二四年十二月,被譽為管理哲學之父的韓第(Charles Handy)辭世,享 ... ...
2024.12.30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