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與主管意見不同,該如何溝通
個人管理

與主管意見不同,該如何溝通

EMBA雜誌469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5.08.28

 

會議中,主管提出一項策略調整,現場氣氛瞬間凝重。你察覺這個方向可能有風險,心中掙扎:該不該當場提出質疑?還是先觀察情勢,之後再私下反映?


當你的想法與主管不同,該如何用有策略、有同理心,又具專業的方法展開對話,讓分歧轉為溝通的起點,而不是對立的開端?學者雷克(Benjamin Laker)在史隆管理評論(Sloan Management Review)提出以下建議:


■選擇值得出手的議題。

 

職場裡觀點多元,意見不同很常見。碰到立場不一時,先問自己:這個議題值得提出嗎?如果只是些微差異,也許點到為止就好;但要是牽涉團隊氛圍、企業文化或營運關鍵,就該謹慎但堅定地表達。聚焦關鍵議題,才有機會讓意見被聽見,推動改變。


■掌握說話的時機與場合。

 

「什麼時候說」往往比「說什麼」更重要。如果在高壓會議或主管情緒不穩時表達不同意見,不但效果差,還可能引發誤解。公開場合更容易被看成是爭功或挑戰權威;雷克建議,最好選擇冷靜、私密的時機溝通,對方也比較容易接受。


■改用「我」的說法,降低對立感。

 

以「我」開頭的表達方式,有助緩和情緒、聚焦問題,避免讓人覺得是在批評對方。例如,「我覺得這部分或許還能再多討論」,就比「你忽略了這一點」更容易被接受,也更可能引發理性討論。


■找到同盟,但別讓主管覺得你在結派。

 

有理念相近的同事支持,有助提高建議的分量,但也要避免讓主管覺得你們在站隊或對抗。讓主管明白,你的立場是出於整體利益考量,而不是個人偏好,這能提升溝通的正當性。


■預想回應,保留彈性。溝通是雙向的。

 

提出建議後,也要準備好接受不同意見,甚至是反對聲音。主管可能正面回應,也可能冷淡或防衛。如果你能預想幾種可能狀況並事先準備,就能在面對挑戰時更從容、專業。


■溝通完,別忘了檢討。

 

無論結果如何,每次與主管的對話,都是累積經驗的機會。回頭想想:當時的語氣、時機、內容安排有沒有更好的做法?這些檢討會一點一滴地強化你的溝通能力。


與主管意見不同確實不容易,但如果能掌握時機、選對方式、說出關鍵,理性溝通不只能化解分歧,更可能成為改變的起點。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群仁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馮仁厚 景氣不好時怎麼經營?危機時,如何逆境突圍?
我是一家中小企業的高階主管,目前因為疫情的關係,幾乎沒有什麼生意可以做。員工們沒 ... ...
2021.06.30
READ
親愛的畢業生 無畏就是跨出第一步
跨出第一步,即便你不知道它將領你前往何處,旅途中,請相信內心的聲音,並認同身邊的 ... ...
2018.07.16
READ
個人管理 幫助提高效率的日誌,應該怎麼寫?
想要提高效率,一個簡單容易的方式就是,寫生產力日誌。這能幫你釐清思緒、定義目標、 ... ...
2021.07.29
READ
個人管理 三個連續問題的魔法
億萬富翁庫班(Mark Cuban)曾說:「待人友善是商業中最被低估的技能之一。 ... ...
2024.09.30
READ
個人管理 工作中的色彩穿搭學
今天得參加公司重要會議,但是整個人看起來疲憊不堪,該怎麼辦?色彩心理學家建議,不 ... ...
2024.06.27
READ
爭吵不能解決問題 別將溝通變成辯論比賽
職場上,一不小心,討論就會變成爭吵,甚至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究竟該如何表達自己的 ... ...
2018.09.18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