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與主管意見不同,該如何溝通
個人管理

與主管意見不同,該如何溝通

EMBA雜誌469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5.08.28

 

會議中,主管提出一項策略調整,現場氣氛瞬間凝重。你察覺這個方向可能有風險,心中掙扎:該不該當場提出質疑?還是先觀察情勢,之後再私下反映?


當你的想法與主管不同,該如何用有策略、有同理心,又具專業的方法展開對話,讓分歧轉為溝通的起點,而不是對立的開端?學者雷克(Benjamin Laker)在史隆管理評論(Sloan Management Review)提出以下建議:


■選擇值得出手的議題。

 

職場裡觀點多元,意見不同很常見。碰到立場不一時,先問自己:這個議題值得提出嗎?如果只是些微差異,也許點到為止就好;但要是牽涉團隊氛圍、企業文化或營運關鍵,就該謹慎但堅定地表達。聚焦關鍵議題,才有機會讓意見被聽見,推動改變。


■掌握說話的時機與場合。

 

「什麼時候說」往往比「說什麼」更重要。如果在高壓會議或主管情緒不穩時表達不同意見,不但效果差,還可能引發誤解。公開場合更容易被看成是爭功或挑戰權威;雷克建議,最好選擇冷靜、私密的時機溝通,對方也比較容易接受。


■改用「我」的說法,降低對立感。

 

以「我」開頭的表達方式,有助緩和情緒、聚焦問題,避免讓人覺得是在批評對方。例如,「我覺得這部分或許還能再多討論」,就比「你忽略了這一點」更容易被接受,也更可能引發理性討論。


■找到同盟,但別讓主管覺得你在結派。

 

有理念相近的同事支持,有助提高建議的分量,但也要避免讓主管覺得你們在站隊或對抗。讓主管明白,你的立場是出於整體利益考量,而不是個人偏好,這能提升溝通的正當性。


■預想回應,保留彈性。溝通是雙向的。

 

提出建議後,也要準備好接受不同意見,甚至是反對聲音。主管可能正面回應,也可能冷淡或防衛。如果你能預想幾種可能狀況並事先準備,就能在面對挑戰時更從容、專業。


■溝通完,別忘了檢討。

 

無論結果如何,每次與主管的對話,都是累積經驗的機會。回頭想想:當時的語氣、時機、內容安排有沒有更好的做法?這些檢討會一點一滴地強化你的溝通能力。


與主管意見不同確實不容易,但如果能掌握時機、選對方式、說出關鍵,理性溝通不只能化解分歧,更可能成為改變的起點。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編輯部報告 先開始,才能很厲害
新年剛過,很多事情要啟動,這正是我們突破框架最好的時候。就說公司需要招募新人吧! ... ...
2023.01.30
READ
個人管理 幽默自誇,讓你打開機會大門
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什麼樣的自我介紹最容易讓人記住?答案是,能兼顧專業與親和力的 ... ...
2025.07.31
READ
職涯發展 加入「某某長」俱樂部
企業中最高階的職位「某某長」(CXO),是許多工作者日日月月努力的終極目標。 ...
2018.07.20
READ
讓人更投入的關鍵 好工作的六個元素
許多人認為,可以追隨自己的熱情,或者擁有優渥的薪資,才稱得上是「令人滿意」的工作 ... ...
2018.12.13
READ
用科學方法推自己一把 想達成目標,先擊破三大阻礙
總是立下許多目標,卻無法持之以恆?改變的過程不是在真空環境裡,也不是光靠意志力就 ... ...
2021.06.30
READ
個人管理 培養你的信心復原力
許多人都認為,領導人的一項使命是,時時刻刻自信地站穩腳步,讓其他人追隨。因此,領 ... ...
2019.10.01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