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與主管意見不同,該如何溝通
個人管理

與主管意見不同,該如何溝通

EMBA雜誌469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5.08.28

 

會議中,主管提出一項策略調整,現場氣氛瞬間凝重。你察覺這個方向可能有風險,心中掙扎:該不該當場提出質疑?還是先觀察情勢,之後再私下反映?


當你的想法與主管不同,該如何用有策略、有同理心,又具專業的方法展開對話,讓分歧轉為溝通的起點,而不是對立的開端?學者雷克(Benjamin Laker)在史隆管理評論(Sloan Management Review)提出以下建議:


■選擇值得出手的議題。

 

職場裡觀點多元,意見不同很常見。碰到立場不一時,先問自己:這個議題值得提出嗎?如果只是些微差異,也許點到為止就好;但要是牽涉團隊氛圍、企業文化或營運關鍵,就該謹慎但堅定地表達。聚焦關鍵議題,才有機會讓意見被聽見,推動改變。


■掌握說話的時機與場合。

 

「什麼時候說」往往比「說什麼」更重要。如果在高壓會議或主管情緒不穩時表達不同意見,不但效果差,還可能引發誤解。公開場合更容易被看成是爭功或挑戰權威;雷克建議,最好選擇冷靜、私密的時機溝通,對方也比較容易接受。


■改用「我」的說法,降低對立感。

 

以「我」開頭的表達方式,有助緩和情緒、聚焦問題,避免讓人覺得是在批評對方。例如,「我覺得這部分或許還能再多討論」,就比「你忽略了這一點」更容易被接受,也更可能引發理性討論。


■找到同盟,但別讓主管覺得你在結派。

 

有理念相近的同事支持,有助提高建議的分量,但也要避免讓主管覺得你們在站隊或對抗。讓主管明白,你的立場是出於整體利益考量,而不是個人偏好,這能提升溝通的正當性。


■預想回應,保留彈性。溝通是雙向的。

 

提出建議後,也要準備好接受不同意見,甚至是反對聲音。主管可能正面回應,也可能冷淡或防衛。如果你能預想幾種可能狀況並事先準備,就能在面對挑戰時更從容、專業。


■溝通完,別忘了檢討。

 

無論結果如何,每次與主管的對話,都是累積經驗的機會。回頭想想:當時的語氣、時機、內容安排有沒有更好的做法?這些檢討會一點一滴地強化你的溝通能力。


與主管意見不同確實不容易,但如果能掌握時機、選對方式、說出關鍵,理性溝通不只能化解分歧,更可能成為改變的起點。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你知道嗎 2022年度代表色:長春花藍
自2000年以來,色彩專業公司彩通(Pantone)每年都會調查全球的流行時尚, ... ...
2021.12.29
READ
個人管理 授權是一條有更多風景的路
什麼是授權?創業家加吉(Dalip Jaggi)認為,它是一門藝術與科學。它是一 ... ...
2023.11.30
READ
Sponsor/ ESSEC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 橫跨歐亞四國的EMBA學習之旅
當事業達到頂峰,一個高階經理人最擔心害怕的是什麼?是團隊管理、時間管理,還是公司 ... ...
2022.08.01
READ
編輯部報告 最好的對手,最好的隊友
如果你問某個主管,外部競爭和內部競爭,哪個困難,你可能會發現,很多人說,外部競爭 ... ...
2022.05.30
READ
來一場橋樑對話 跟任何人都能好好共事的秘訣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該交給老天與命運去安排。想要和任何人都能好好共事,你必須從自 ... ...
2023.07.31
READ
編輯部報告 自由與責任,責任與自由
在串流影音平台網飛(Netflix)公司裡,沒有太多規定,員工可以自己決定休假時 ... ...
2020.10.30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