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演講是為了讓對方行動
個人管理

演講是為了讓對方行動

EMBA雜誌454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4.05.30

 

一場成功的演講,不只是在現場引發他人共鳴,還必須能激發聽眾採取行動。


暢銷書作家杜特(Nancy Duarte)在史隆管理評論(Sloan Management Review)上指出,要創造一場能引發觀眾情感與行動的演講,你必須了解聽眾,降低抗拒,並且提供方便他採取行動的路徑。


首先,演講前應該了解你的聽眾,因為你希望他們在聽完演講後採取行動。一般來說,以下四種類型的聽眾,更容易採取行動:發起活動的行動者、提供資源的供應者、鼓動其他人的影響者、提出新想法的創新者。


針對這四類聽眾,你可以進一步決定「做什麼」和「如何做」,來說服他們採取行動。


你可以自問,關於想要觸及的人群,他們現在對你的想法有什麼看法?你希望演講結束後,他們的想法和情感會發生什麼變化?你也可以評估最近曾接觸的聽眾,聽聽他們對這個演講主題了解多少,以及他們的感受。 


此外,你可以試圖預測聽眾情感上的阻礙點。例如,你可以先推敲,人們最難接受的訊息是什麼?或他們難以處理的流程是什麼?藉由提前準備,來分辨潛在的抗拒因素。


那麼,要如何判斷演講發揮了影響力呢?你可以透過觀察演講中觀眾的行為。人們在聽演講時拍照投影片,或是笑了、鼓掌,代表你在演講中的這些時間點,引起他們共鳴。錄製每次演講過程,會幫助你找出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處。


如果你的演講引起共鳴,會激起觀眾想把內容或照片分享到社群媒體上,所以記得將你的社群媒體帳號,或是特定的活動標籤放在投影片,又或是將演講內容製作成圖文懶人包,讓觀眾更方便分享你的內容,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演講結束後你也應該追蹤滿意度,運用問卷調查評估觀眾的滿意度。如果在演講之前,你已事先對聽眾進行調查,演講後所做的滿意度調查將能夠驗證演講是否吻合當初設定。


最後,量化聽眾採取的行動。儘管聽眾或學員的滿意度很重要,但是行動更重要。因此,你必須查看你的演講帶來多少行動。舉例來說,在你演講後,公司獲得了多少筆的訂單?你發布的懶人包,又有多少人轉發分享?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個人管理 三個連續問題的魔法
億萬富翁庫班(Mark Cuban)曾說:「待人友善是商業中最被低估的技能之一。 ... ...
2024.09.30
READ
個人管理 你有「救星情結」嗎?
如果你很容易陷入別人的問題當中,常常無法停止討論、擔心別人的問題,卻對於接受別人 ... ...
2023.08.31
READ
檢視假設,避開盲點 模型,幫助你聰明思考
機率極小的重大事件,會造成小影響,還是大影響?面對競爭者入侵,應該攻擊或合作?運 ... ...
2019.03.18
READ
個人管理 新官上任,不超載工作法
你剛獲得升遷,成為新主管,在收到許多道賀之後,你遇到了一個困難:你的行事曆上沒有 ... ...
2018.09.08
READ
個人管理 八個練習讓你更快樂
看到剩下一半的水杯,樂觀的人會說「還有一半的水可以喝」,悲觀的人則因為水少了一半 ... ...
2025.02.25
READ
影響力 來一場英雄之旅
在電影「星際大戰」或「哈利波特」中,主角經歷一段旅程,他們在途中遇到了盟友或朋友 ... ...
2024.03.28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