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相信的力量
編輯部報告

相信的力量

EMBA雜誌444期 / EMBA雜誌總編輯方素惠
2023.07.31

 

同樣的人,同樣的位子,同樣的市場,但是前後兩次的結果卻南轅北轍。


二○一六年,施前江被指派擔任羅技電子台港澳總經理。他是香港人,當時公司在台灣的市佔率已經七成。他沒有達到成長目標,因而被換了下來。


經過沉潛,二○一九年,他再度擔任這個位置。這一次,他如脫胎換骨,帶領團隊在三年內創造接近翻倍的成長。


究竟差別在哪裡呢?施前江說,關鍵是他自己的心態。


第一次擔任總經理時,他和同仁心中充滿質疑:「都已經市佔率七成,怎麼可能再成長?」他們自然也如自己的預期,沒有達到目標。


第二次再擔任這個職位時,施前江問自己:「市佔率這麼高,難道就真的沒辦法成長嗎?有沒有其他的路?」


於是他捨棄低價促銷的路線,聚焦於銷售高價值的產品。他的策略奏效,還創造了超越其他國家的成長(九八頁)。


一些懷抱創新夢想的人,具備的就是這樣的熱情和堅持。因此,就算是面臨公司的否定、擱置,他們仍然設法運用自己的時間,實驗嘗試。


其中,有些人只是是純粹想讓公司的產品更好;有些是想讓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率;有些則是想探索新領域。對他們來說,最好的鼓勵就是主管的支持和高手的回饋,這就足以讓人心滿意足。


這些員工進行的地下創新,是公司埋在地底的金礦。如果能夠創造機會和機制,讓這些創新浮現,將會為公司帶來非常大的創新能量(七O頁)。


七月初,我到美國納許維爾參加了一場由領導大師葛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主辦的MG 100研討會。我有如坐在搖滾區一樣,和全球知名的企業CEO、暢銷書作者一起學習。 


在這一期的雜誌上,我特別把這趟學習之旅記錄下來,希望也把這滿滿的能量分享給你。


環境不容易,但我們必須相信,我們還是可以扮演一定的角色(三四頁)。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個人管理 4個必學簡報技巧,演講可以這樣做
公開演說讓許多人感到相當苦惱。有人會在上台簡報時,緊張到腦中一片空白;有人是在向 ... ...
2019.12.30
READ
來一場橋樑對話 跟任何人都能好好共事的秘訣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該交給老天與命運去安排。想要和任何人都能好好共事,你必須從自 ... ...
2023.07.31
READ
個人管理 今年最該投資的軟實力
二○二四年一項調查指出,有高達七二%的主管認為,「情緒管理困難」是影響決策品質的 ... ...
2025.05.27
READ
編輯部報告 我聽到你說……
有一次我有一個機會,陪同一位跨國企業退休的高階主管,到一家公司開策略會議。我原本 ... ...
2020.08.31
READ
傑出的人在想什麼 調配屬於自己的成功秘方
無論在哪個領域,總是有些人,能將事情做得比別人更出色。 這些傑出人士的生活習慣、 ... ...
2017.03.31
READ
先有量,再談品質 腦力激盪的創新點子與它們的產地
如何激發團隊創意,在腦力激盪中提出大量的點子?如何對大量的點子進行品質管理,找出 ... ...
2023.01.30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