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拋開過時的「生產力」指標
個人管理

拋開過時的「生產力」指標

EMBA雜誌433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2.08.31

 

許多的公司對生產力深深著迷,然而,只用生產力衡量工作表現已經不夠。此外,提高產出不代表一定會有更好的結果。應該如何將重點,從「效率」,轉移到「成效」?

 

在農耕時代,生產力是一個很好用的指標,但在今天這個時代,大多數人都是知識型工作者,只用生產力衡量工作表現已經不夠。


管理顧問普萊斯(Dominic Price)觀察指出,許多的公司對生產力深深著迷,然而,提高產出不代表一定會有更好的結果。例如,一位作家可以花一年,寫出兩本銷量普通的書,或者花同樣的時間,全神貫注寫出一本暢銷小說。


普萊斯在快速企業雜誌(Fast Company)指出,比起生產力,企業應該更強調,可以為顧客或公司帶來什麼結果。比起要求行銷部門推出五篇新的行銷文章,你應該叫他們增加五%的網站流量。


領導人該如何將重點從「效率」,轉移到「成效」?普萊斯提出以下四個建議:


1.制定里程碑。

 

制定里程碑,可以提醒團隊,還需要花多少時間才能達成目標。當你說出:「我們已經達成今年一半的目標了!」

往往能夠激發團隊士氣;相反地,若你發現比預期的還要慢達成目標,也能提醒員工變得更警覺,加快腳步達成目標。


2.建立回饋循環。

 

很多資訊團隊會建立一個資料庫,將可能被問到的問題,放在上面,讓其他同事上去尋找答案,不用每次都詢問他們。接著團隊可以檢視,人們多常上去查看資料庫內的文章,又多常提出疑問,藉此評估他們的資料庫是否有效。


這個概念也可以運用在其他團隊或領域當中。例如,出版商想要知道讀者對於文章的喜愛程度,可以關注他們的內容有多常被分享在社群平台上。


3.追求持續進步。

 

你可以檢視專案的成長,或是減少了哪些阻礙。例如,服務出錯的時間有減少嗎?顧客獲取率是否維持穩定,或是逐年成長呢?如果這些指標有進步,就代表著團隊有持續成長。你也可以和團隊一同回顧過去,分析從最近完成的工作中,學到了什麼,並將這些知識運用到未來的工作中。


4.注意員工的健康狀況。

 

保持健康的身體,與快樂的心情,是提升團隊工作成果的不二法門。你可以觀察員工的休假狀況,如果越來越多員工請病假,可能代表員工的健康出了問題,你應該盡快找時間與部屬進行一對一談話,關心他的狀況,找出他是否需要幫助。


下次檢視團隊的生產力與表現時,不妨嘗試以上做法,將重點放在衡量執行的成效,而非效率上。

 

相關文章 ARTICLES
個人管理 小小談判技巧,為你創造大收穫
哪些談判技巧能讓對方,對談判結果更滿意?哪些談判情況,比較適合由對方先提出條件? ... ...
2021.10.28
READ
配客嘉公司 共享包裝,網購環保新做法
台灣電商市場蓬勃發展,卻也造成了環境的負擔。配客嘉如何以共享包裝概念,串起線上與 ... ...
2020.09.29
READ
編輯部報告 外行人的逆襲
公司在思考創新成長時,還有一種非破壞性創造的做法,關鍵是,找出一個全新的問題,或 ... ...
2020.06.30
READ
個人管理 自誇的學問
人們都想在別人面前顯示自己很厲害,卻往往沒辦法做得很好。實驗發現,想要老王賣瓜時 ... ...
2023.10.30
READ
個人管理 從九型人格看新年目標
一年初始,許多人都會設定新年目標。先了解自己的個性,以及行為的背後原因,有助於讓 ... ...
2022.12.28
READ
編輯部報告 歡迎來到稀缺的時代
如果你最近在為工作上的某些事情而煩惱,容我猜測一下,你不是因為沒有訂單,而是因為 ... ...
2024.06.27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