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群活動 > 發酵人才的饅頭計畫
晶華麗晶國際酒店集團人資部副總經理劉富美

發酵人才的饅頭計畫

EMBA雜誌382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18.06.01

 

麵糰要變成一顆好的饅頭,需要經過提問的搓揉,以及思考與學習的發酵。

 

「如果在餐廳看到一個很怪的組合一起吃飯,我們就會想到是『饅頭計畫』。」晶華麗晶國際酒店集團人力資源副總經理劉富美笑著說。


「饅頭計畫」是晶華麗晶酒店集團導生輔導計畫(Mentor Program)的代號,饅頭是導師,而導生就是還沒發酵的麵糰。每一個計畫為期六個月,期間,導師和導生定期見面,提供經驗傳承與指導。事實上,這是公司為了培養未來的接班人,而執行的教育訓練。


曾經有一名廚師如此反應:「我就是不會拿筆才拿鏟,你現在又要我拿筆?」劉富美表示,傳統的教育訓練並不適合飯店這個產業,員工需要的是,活潑、更貼近工作內容的課程模式。人資團隊提供越簡單的遊戲規則,參與的人越能輕鬆快速地投入。此外,運用員工熟悉的語言,才能讓員工願意接受。因此,劉富美於公司盡力推動教育訓練白話文化,讓員工從不排斥,進而將教育訓練內化在日常工作及生活行為中。


饅頭計畫的過程主要有三個步驟:配對、搓揉,和最後的發酵。


1.配對。首先,進行導師和導生的配對。公司會先提名參與計畫的導生,再由導生來提名導師,並且在導雙方的第一次會議前簽訂保密協議。確保所有的討論不會讓第三人知道,話題也只會維持在工作上。


2.搓揉。麵糰的搓揉,也就是人才培養的過程。計畫一開始的目標是由導師、導生及導生的直屬主管共同訂定,之後的六個月內,導師與導生每個月都會進行一次一小時的會議,並且由導生主動邀請導師見面。此外,作為導生的影子學習對象,導師也必須在計畫結束前,安排完整的一天讓導生貼身學習。


大部分的導師與導生在計畫之前並不認識對方,為了避免對坐無言的尷尬場面,人資會提供簡單的遊戲規則,給他們一些談話主題作為參考。例如,導師與導生以「過去一個月什麼事讓你充滿活力?」、「過去一個月什麼事降低你的能量?」,及「我可以做得更好的是?」來分享彼此的工作,同時也增進對彼此的了解。

 

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382期

 

相關文章 ARTICLES
轉型創新研討會 轉型的開關永遠開啟
科技推陳出新,環境不斷變動,企業該如何用轉型和創新,回應這個全新的時代?EMBA ... ...
2018.11.01
READ
良興電子總經理賴志達 讓每一位員工都是一家商店
當科技與顧客行為的改變,對零售業帶來新的衝擊時,良興如何賦能團隊,讓公司能夠彎道 ... ...
2022.10.31
READ
台灣怡和餐飲集團前執行長徐苺 人處理好,事情就搞定了
推動教練文化,徐苺讓肯德基在三年內轉虧為盈。她指出,硬實力很重要,但事是由人做出 ... ...
2020.09.29
READ
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 數位轉型,溝通是最大關鍵
轉型的重點不只是科技或系統,而是心態的轉型。員工必須從心裡了解自己為什麼轉型,才 ... ...
2020.09.29
READ
紅帽軟體公司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曹衡康 帶團隊到,他們以為到不了的地方
當中美貿易戰讓中國大陸的許多美商企業,業績直接腰斬,曹衡康如何逆向操作,主動創造 ... ...
2024.10.30
READ
渣打銀行中國區人力資源總經理王維瑜 一場企業文化轉型之旅
把理念變成可落實的行為之後,接下來的重點在於,如何把這些行為融入績效管理中,並讓 ... ...
2019.06.01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