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群活動 > 把人才快速送上打擊區
中租迪和人才發展部協理吳祉龍

把人才快速送上打擊區

EMBA雜誌382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18.06.01

 

培育海外儲備幹部時,登台率可能比留任率更重要。 這些人才最後是否能真的赴任海外,為組織做出貢獻,才是關鍵。

 

「就像我們衡量球探的績效,不是看他簽的球員有多少人還留在棒球體系,而是他簽的球員中,有多少人已經登上大聯盟。」談到國際化人才培育,中租迪和人才發展部協理吳祉龍這麼說道。


許多人都認為,人才留任率決定了儲備幹部(Management Associate, MA)計畫的好壞。但吳祉龍認為,海外儲備幹部更需要看的是登台率,也就是培訓結束後,他們有沒有辦法真的赴任海外,為組織做出貢獻。


二○一八年,中租迪和橫跨九個國家,擁有海內外一百多個營運據點。它在泰國是上市公司,在中國大陸則是最大的外資租賃公司。然而,回顧二○一三年,中租迪和當時的海外據點,只有中國大陸、越南和泰國。短短的五年內,海外版圖迅速成長,中租迪和是怎麼做到的?


研討會中,吳祉龍表示,中租的亞太MA計畫是其中一項關鍵。不過,公司在二○一三年開始推動MA時,其實已經是後進者,很多金融機構早在五年或十年前,就已經開始推行MA計畫。因此,他們必須找出自己的藍海特色,才能吸引到合適的人選。


觀察競爭對手後,吳祉龍歸納出一般MA計畫的特點:高門檻、高薪資、高淘汰率。換句話說,一般金融機構的MA計畫,是要招募一群菁英進入公司,再從這些人中,選出菁英中的菁英。若他們表現良好,才可能獲得外派機會。


公司化與國際化的最大交集


然而,中租迪和與其他對手不一樣,他們的亞太MA計畫,從一開始就是為了培養大批派外人才。因此,只要申請計畫的人才符合資格,成功完成受訓後,便可直接前往海外據點服務。這個做法在二○一三年時,為金融產業開創了先例。


接受亞太MA計畫訓練的人才,會在台灣受訓兩年,接著再到海外受訓半年。吳祉龍表示,亞太MA計畫的核心概念,是追求中租化與國際化的最大交集。什麼叫作中租化?根據國外的研究,一位「公司化」的員工,指的是真正了解該組織文化、產品、作業、制度和流程的人。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382期

 

相關文章 ARTICLES
四零四科技組織與學習發展部負責人王少玲 鬆土,為變革的種子做好準備
改變的歷程不是一條直線,它是一個碰觸自我認同、改寫,與自我進化的U型過程。 ...
2018.06.02
READ
活動報導 關於帶人的問題,我該怎麼辦?
面對年長部屬和年輕部屬,該採取什麼不同的領導方式?要如何帶領常常抱怨的員工?「帶 ... ...
2022.05.30
READ
信義企業集團倫理長暨人資長楊百川 做對的事情,先義後利
人才帶來品質、品質帶來績效、績效帶來的財富分享給更多人才……信義房屋如何創造良性 ... ...
2019.06.01
READ
MISA智享會理事長、大聯大控股永續長曾國棟 如何激勵團隊達成目標?
EMBA雜誌蒐集學員在帶人與管理上的挑戰,在二○二四EMBA企業學習年會中,邀請 ... ...
2024.10.30
READ
羅技電子大中華區通路策略總監兼香港台灣區總經理施前江 讓顧客從「需要」變「想要」
從質疑怎麼可能再成長,到思考如何推動市場和團隊一起成長,施前江轉換思考方式與做法 ... ...
2024.10.30
READ
曼都集團董事長賴淑芬 制度創新,解鎖人才困境
曼都從單一美髮品牌,發展為橫跨多產業的集團,面對市場競爭與人力挑戰,賴淑芬如何發 ... ...
2025.09.30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