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快樂是一種選擇
正面思考

快樂是一種選擇

EMBA雜誌366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17.02.09


許多人不相信,快樂是很簡單的一件事。然而,無數研究顯示,人們其實可以透過努力,改進每天日常的正負面感覺,以及對人生的整體滿意度。
 

既然「快樂」是一種選擇,為什麼會有人不想做出這個選擇?成功雜誌(Success)指出,事實上,你我之間有很多人,都不主動選擇快樂。以下是一般人選擇讓自己不快樂的三大藉口:
 

藉口一:「我賺太少錢」,或者「我沒有被升遷」。

有些人相信,只要達成某些難以達到的目標,快樂就會湧現。如果一個人的快樂,是以生活的情況為條件,註定會失敗,因為一旦真實生活與理想預期無法同步時,很容易就會產生不滿。

 

而且,即便真的達到目標了,也沒有人可以保證,這件事帶來的滿足感會如同預期。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研究,一些助理教授表示,如果能夠獲得終身教職,他們會比較快樂。然而多年後,這些人的願望成真了,他們卻表示,對生活的滿意程度和過去差不多。
 

藉口二:「我經歷過很糟的事,所以永遠開心不起來」。

發生不幸的事情,確實會長久影響一個人對生活的滿意度,但只是影響,而不是「決定」。

 

心理學家指出,一個人主觀上覺得自己的人生過得好不好,個人的選擇與曾經發生過的不幸程度,扮演的角色份量相同,個人的選擇甚至是更重的角色。
 

例如,經歷生離死別的人可以選擇自怨自艾,其他什麼都不做,也可以選擇積極接受心理治療與輔導,試著讓自己重新振作起來。又例如,如果一個人在某些事物上覺得不好受,可以選擇從其他事物上感受到快樂與意義。
 

藉口三:「沒辦法,我天生就很悲觀」。

有些人相信,一個人的快樂潛力是由基因所決定。心情好壞確實與基因相關,但是基因並不是決定性的原因。二○一五年發表的一份分析報告發現,一個人主觀上覺得自己的人生過得好不好,只有四成與基因相關。也就是說,我們還擁有六成的機會可以努力。

 

而且,即使天生的那四成也不是無法改變的。如同一個人的髮色是天生的,卻可以因為多曬太陽而變淺,一個人沈重的心情也可以因此而變得輕盈。
 

做出想要快樂的選擇只是開始。一個人不是決定要快樂就能夠快樂,還必須鍛鍊心理與情緒。例如,嘗試科學上已經證明有效的快樂習慣,包括,每晚睡前寫下當天的感恩日記、固定與好友聚會。

 

相關文章 ARTICLES
勇敢說不 做得更少,但做得更好
如果不先了解需要留下來的是什麼,就無法放掉不夠重要的事物。 ...
2019.08.01
READ
編輯部報告 你的弱點,不是你的弱點
你正想著用什麼方案,吸引顧客再次上門嗎?EMBA雜誌的專欄作家、策略大師馬丁曾說 ... ...
2024.08.29
READ
從衝突到共識的3大溝通原則 困難對話的秘密
給部屬負面回饋、告知廠商不再合作,面對這些困難,又容易觸發情緒的對話,該如何堅定 ... ...
2025.05.27
READ
要讓國中生都聽得懂 讓人想聽的六個溝通技巧
被交辦的任務沒有妥善完成,要怎麼跟主管說明情況?部屬工作出錯,要怎麼提醒才會讓他 ... ...
2025.06.30
READ
跳出盲點 打造零偏見決策
有信心的人點子應該比較聰明?過去成功過,照做應該錯不了?小心,你已經掉入大腦設下 ... ...
2019.01.11
READ
做重要的事 捍衛你的優先要務
為了保持聚焦,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會把他所有可能做的事情都 ... ...
2017.08.31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