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黑手工廠變身智慧製造典範
世豐螺絲公司總經理陳駿彥

黑手工廠變身智慧製造典範

EMBA雜誌401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19.12.30

 

面對大客戶離去的風暴,陳駿彥如何將一家一切靠人力的黑手工廠,轉型為工業四.○的製造與管理標竿?

 


一輛重型機車,一個擺滿螺絲的大賣場貨架,一台螺絲自動販賣機。亮黃色的大片色塊配上黑色的大門,簡潔優雅,又帶點工業風,位於高雄彌陀的世豐螺絲新工廠,會顛覆你對黑手工廠的想像,讓人驚艷。


除了新廠房,它還投入工業四.○,運用系統大幅提高公司的製造與管理能力,成為政府推動智慧製造的模範工廠。


這一切都在這六年內發生。世豐螺絲創立於一九七三年,創辦人杜褔來是現任總經理陳駿彥的外公。二○一一年,公司最大的客戶決定不再續約,為公司帶來了衝擊,也啟動了一連串的轉型和變革。


「過去一直都不錯,突然之間大訂單沒了,我們也才開始思考,市場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陳駿彥回憶。


陳駿彥大約於十七年前加入公司,六年前擔任公司總經理。面對衝擊,他一方面加強客戶的耕耘,設法分散客戶的比重,另一方面努力強化工廠的管理。


從轉為國際的ERP系統開始,他一步步運用科技,讓管理更精確有效率。過去,工廠排程都是靠人;今天,很多動作直接進入電腦,透過智慧製造減少錯誤,提高效能。這段時間以來,公司訂單量成長近四○%,但人員卻沒有增加。


強健體質之後,世豐螺絲於二○一七年股票上櫃。二○一八年,公司全年營收十四億元,幾乎快要回到過去營收最高的時候,EPS二.八七元。更重要的是,公司現在最大客戶的佔比不超過一五%,而且產能從大部分委外,調整為一半委外,一半自己做,體質更健康。


陳駿彥指出,螺絲是工業產品,它是一直被需要的,不會有夕陽這個問題。「所以你要一直走在前面,後面競爭者也會一直追趕。」他強調,智慧製造並不是靠著投大錢引進科技而來,而是一步步優化累積,摸索前進。


陳駿彥如何一步步帶領公司轉型,並用科技大幅提高公司的管理能力?他推動智慧製造的過程,有什麼嘗試錯誤和學習?以下是他接受本刊專訪的內容摘要:


■二○一一年,世豐最大的客戶決定不再續約,當時公司採取了哪些做法?


□過去我們的根基算穩固,這家公司是從我外公開始的,經營方式偏向保守,不太會投資太多,所以也沒有很大的生產負擔。那時的商業模式是委託外包廠商幫我們生產。我們是一個中心廠,自己只有少部分生產。訂單不見,營業額整個下降,可是沒有到無法經營的狀況。


過去一直都不錯,突然之間大訂單沒了。我們也才開始思考,市場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然後慢慢去調整。當時為了要找訂單來補這個缺,不管大單小單你一定什麼都接,能做的就是勤跑客戶,想辦法多要一些訂單。


嚴格來說,我們這個行業沒有什麼門檻,專利保護也只有在很少部分的產品上。主要靠的反而是客戶關係、管理跟品質。我們不選訂單,什麼來就做什麼,等於是一站式的服務。


■在這種情況下,你們的智慧製造一開始是怎麼切入的?


□當時我們發現,我們沒有一個核心工廠是一個問題。螺絲看似簡單,但五到六個製程是基礎,不是一台設備就全部能做出來。大家都預留一些緩衝時間,可是客戶沒有辦法等那麼久。所以我們就想自己做有效率的生產。


做了工廠後發現,這跟我們過去做的事完全不一樣。過去都是委外,我的管理很簡單,發訂單給廠商就好。可是現在自己做,如果做不好就要再投入。原料要進來、要有模具,這些過程過去都沒有在公司的管理體制裡發生過。


坦白講,我們也不是一開始就想好一個藍圖要走智慧製造,而是慢慢摸索出來的。一開始是因為轉換成國外的ERP系統,之後我們從這個系統延伸,發展出自己的系統跟它對接,才開始走智慧製造。


轉換的過程大約是五到六年的時間,但是真正發酵是這兩年才看到成果。舉例來說,我們訂單量成長三○%到四○%,可是我們的人沒有增加,因為系統讓人的工作變得更有效率。以前是在現場的人力多過在辦公室的人力,現在是一半一半,現場的人力反而沒什麼變動。


舉個簡單的例子,過去客戶問訂單的問題,業務打電話給生管,生管開始查,可能隔天才回覆。可是現在業務人員自己就能查,馬上知道狀況。今天生管想到,這批貨好像該交沒有交,他就打個電話確認,這就是靠人在管理。可是靠系統管理是,所有時間都是控制好的,有延遲系統也會馬上告訴你。


■導入系統之後,要注意些什麼?


□我們有IT部門自己寫一些東西,你不可能都叫系統廠商幫忙做,因為很貴,而且他比較不懂我們要什麼。我們自己寫小的程式,只要跟系統規格一樣,放進去就好了。


但一開始我們也不太理解怎麼做,以為有資料丟進去就好,以為系統是萬能的,後來發現系統的負擔越來越大。到最後要收拾殘局很痛苦。整齊,就是當時我們遇到的一個問題。比如說,料號的順序、編碼的原則應該都要一樣、有一致性。但過去我們是各自去做,後來發現,這會導致你做出來的東西沒有辦法使用,因為你們編的號碼不一樣,所以某一邊永遠都抓不到資料。


導系統時,你要找到一個穩定的系統;另外一個關鍵是,建立資料的過程,要找有經驗的人幫忙,給你一些指標。我們是自己做到發現有問題,才成立了另外一組專門的單位,做資料處理的部分,所有的東西編碼都從這個地方給。


這都是我們自己摸索出來的,我不知道到底對不對,但至少我看到大家做事方式的改變。例如,過去開會每個人拿出來的資料都不一樣,可是我們其實是在講同一件事情,因為大家擷取資料的時間點不一樣、看的角度不一樣,資料就會不同。後來因為有系統,所以我們的報表是統一的、自動的,大家就可以很聚焦的去討論。過去,我可能要花很久時間釐清狀況,開會過了半個小時還沒開始進入正題。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01期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志強國際董事長陳維家 在關鍵時刻滿足現狀,只會讓你在這一站下車
該採豐田式生產,還是維持傳統生產線?要專注降低成本,還是運用高科技突破現狀?在關 ... ...
2021.12.29
READ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 企業應如何面對ChatGPT?
ChatGPT能寫文案,有些員工擔心自己會被取代;公司的高階主管也擔憂,未來公司 ... ...
2023.03.30
READ
共享三大行動原則 團隊合作原則有哪些?你的團隊合作是進行式嗎?
團隊合作不是一個動作,而應該是進行式,朝共同目標前進,並且隨情況靈活變化。最強團 ... ...
2021.04.28
READ
哥倫比亞商學院教授麥奎斯 (Rita McGrath) 聆聽組織邊緣的聲音
在公司內進行許多持續的小改變,這些改變會隨著時間的積累,最終形成和競爭者的巨大差 ... ...
2024.04.30
READ
和潤企業、和運租車董事長田天明 從賣車,到提供行動服務
電動車、無人駕駛、共享經濟等趨勢,為汽車產業帶來巨大的挑戰與機會。田天明如何一邊 ... ...
2019.07.01
READ
憲福育創共同創辦人王永福 如何提升簡報能力
我是一位中階主管,最近準備向公司高階主管進行簡報,分析一項我負責的創新產品優勢和 ... ...
2016.12.14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