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核心技術說故事
不跳脫代工,就無法主導技術的價值;不做品牌,就無法向顧客說故事。在這趟花了八年才轉虧為盈的品牌之路中,顏家欣有哪些學習?
麗源光電董事長顏家欣的會議室中,堆放著許多他正在思考的產品,他一下拿起材料說明瞬熱的原理,一下指向旁邊新產品雛形。研究熱能超過三十年的顏家欣,談起產品就像一個發明家一樣熱情。
「一般熱水器是金屬加熱管,我們是石英加熱管,能在三秒內升溫到八百度,這個發熱技術全球只有我們有。」他指出,再加上電能是全世界最乾淨的再生能源,公司也運用這樣的技術,提供大立光、欣興電子等科技大廠加熱設備。
創立於二○一一年的麗源光電,製作發熱元件,以代工家電起家。二○一二年,顏家欣推出綠瓦品牌,以核心半導體奈米薄膜發熱技術,陸續推出能瞬間加熱的變頻恆溫電熱水器、廚下飲水機、電熱毛巾架、智能便座等家電。
綠瓦的電熱水器像是一面掛在浴室的鏡子,搭配著觸控面板和藍芽喇叭。公司產品曾獲二○二五年等,一共五次台灣精品獎,也獲得二○二四年國家品牌玉山獎「最佳人氣品牌類」全國首獎。在產品設計上,公司也曾找來工業設計大師謝榮雅,共同合作。
然而從過去的代工,到做自己真正想做的產品,推出自己的品牌,這一條路讓麗源虧損了八年。
顏家欣深刻體會,不跳脫代工,就無法真正主導技術的價值。他指出,公司會把賺到的錢投入買更好的生產設備,希望提供更好的產品,但當品牌業績好,就又會要求降低成本。因此公司決定踏上品牌的旅途。
轉型過程中,有兩個品牌給顏家欣很大啟發。第一是Panasonic。Panasonic有一支吹風機賣五千多,銷量很好,讓他深刻體會到品牌與行銷的力量。
過去麗源也曾代工吹風機,「某些功能多花一點成本就可以做到,我們當然可以做到,但我們說的故事顧客聽不進去,品牌說的故事顧客聽得進去。」顏家欣指出,如果繼續做吹風機,再怎麼厲害也打不過國際品牌,因此應該去找一個市場上沒有國際品牌的產品。
第二個品牌是戴森(Dyson)。戴森一萬元的吹風機,完全顛覆他的想像。顏家欣觀察,戴森的核心技術是渦流,但不是全世界唯一做渦流技術的公司,公司的強項在於,用渦流技術做了很多創新,像是推出沒有集塵袋的吸塵器、無葉風扇,並將產品設計得很漂亮。
過去顏家欣曾想過要做抽油煙機,但戴森讓他看到,聚焦於核心技術,才能讓大眾對公司更有記憶點。綜合這些學習,他決定推出瞬熱電熱水器。
沒有進通路,不叫品牌
麗源的專利瞬熱技術,誕生於顏家欣念書時在實驗室裡的超導研究。畢業後他進入網路、媒體產業,曾當過業務和節目製作人。之後因以前同學的邀請踏上了創業之路。
「所以我剛開始天真地以為,做品牌不難,但是事實是,你沒有進通路,根本就不叫品牌。」他指出,一開始自己花了很多力氣想把產品推進通路,但對通路來說,在不確定這個新品牌有多少消費者認識時,就很難上架。
因此前期,顏家欣只能朝水電材料行前進。但水電材料行不太會賣新的品牌,因為他們必須花時間跟師傅說明新產品。初期為了讓師傅接受與信任,顏家欣帶著團隊到水電材料行辦說明會,花了五年才逐漸讓經銷商接受。
另一方面,他也把握參加各種展覽的機會爭取曝光。「今年第十三年參展了,但從來不會有人突然說要買一台電熱水器,可是不這樣做,建設公司和設計師就沒機會認識我們。」他指出,隨著產品慢慢被市場接受,他才有機會進入特力屋等通路,逐漸轉虧為盈。
虧了八年把品牌做起來後,顏家欣才開始發展公司第二個產品。當時曾經有建案公司要用綠瓦的電熱水器,後來因競爭者的關係取消。建案公司跟顏家欣說,你技術這麼厲害,不然你去做飲水機。「國立大學畢業的有一個好處,不習慣輸,也不喜歡輸,我就做一台瞬熱飲水機給你看。」顏家欣這麼形容。
瞬熱飲水機是按了熱水馬上出來,平常不用時不耗電,比一般的飲水機更節能減碳。德國Brita看到這個技術後,想找麗源代工,但顏家欣不願意走回頭路。最後Brita提出以聯名方式,和綠瓦一起推出廚下瞬熱飲水機。綠瓦成為全球第一個和Brita聯名的品牌。
「做品牌這十幾年,我一直告訴自己一句話:『成功的人並不多,因為願意堅持的人很少。』」顏家欣說,他的堅持就是要台灣製造,以及擁有自已的核心技術。
訪談最後他說,未來要做一系列全透明的家電「你不覺得這很有趣嗎?」另一個新產品的種子正在萌芽。
麗源光電
1.創立時間:2011年
2.產品:B2C:電熱水器、廚下飲水機、電熱毛巾架、智能便座;B2B:超純水加熱設備、化學液加熱設備
3.主要顧客:B2C:水電材料行、全國電子、特力屋、建商……;B2B:半導體廠、電子廠
4.商業模式:B2B:實體通路、網路通路、自營通路;B2C:經銷或直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