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群活動 > 如何強化跨世代的溝通?
為台灣而教董事長、前美商DDI台灣總經理暨全球董事顧問林妍希

如何強化跨世代的溝通?

EMBA雜誌459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4.10.30

 

 

EMBA雜誌蒐集學員在帶人與管理上的挑戰,在二○二四EMBA企業學習年會中,邀請為台灣而教董事長林妍希,針對今天領導人面臨的難題深入解析。

 

Q.現在各行業都缺工,公司可以有哪些做法,來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


A.再過兩個月,台灣就要進入「超高齡社會」,全台四十五歲以上的人數也在二○二五年達到五一%。時代的變化已經擺在眼前,我們必須打從心裡接受事實,快速調整人才任用的策略。


分享台中嘉澎塑膠的例子,它成立近三十年,原本是沒沒無聞的塑膠工廠,二○一六年二代王政彥接班。當時三十歲不到的他,形容老爸的公司是老化的黑手工廠,就像是大型水電材料行,他自嘲誰會想來這裡上班呢?


因此,他決定重新整頓公司,改造成他會想待的企業。他希望嘉澎在追求獲利時,更要為社會創造價值,於是他讓公司轉型成為台灣第一間取得B型企業認證的傳產。過程歷盡艱辛,但最終公司以幸福職場吸引了新血加入,從一個月只收到幾封履歷,到現在一天有五、六份履歷。同仁也會主動對外分享他們在嘉澎工作的榮耀,成為重要的招募大使,連營業額也成長了三倍。


我長期擔任顧問,客戶也常跟我說人才好難找,我通常回問:「貴公司的競爭力是什麼?市場上有那麼多好公司,為什麼你的公司值得人才加入?」這是企業在尋求任何改善方法前,要先回答自己的重要反思。如果你想不出有什麼值得人才加入的理由,就去創造一個吸引你的工作環境。


此外,也要注意,人才知道公司的存在嗎?企業都希望招到知名大學的畢業生,但有些公司很低調,一心專注經營,不習於曝光或與大學接觸,如此,學生很可能不認識你。企業必須主動伸出觸角,創造與目標對象互動的媒介。提供暑期實習機會、項目研究獎學金或職涯講座等,都是做法之一。


Q. 我們公司有六十歲到二十歲的同仁,彼此間有很大的差異,可以用什麼做法來強化不同世代的溝通?


A. 我從進入顧問公司開始,第一天在美國接受人才解析的訓練,至今看過幾千份企業領導人的人格特質報告,每個人是這麼不同與獨特。我們是要用好奇的眼光去認識、理解他人?還是要用「世代」來成為共事隔閡的理由呢?


舉個例子,為台灣而教(TFT)本身就是青銀共創的組織,領導團隊平均三十歲,董事會成員則較之年長二、三十歲。過往我擔任董事,會特別提醒自己「只分享經驗、觀點,決策判斷是領導團隊的責任與權利」。今年,我接下董事長的棒子,我重新為自己設定了上任計畫。即使我有豐富的社會歷練,但他們在第一線耕耘了十一年,比我更了解教育現場,請教他們才是上策。


拆除掉世代標籤的隔閡,是對彼此的尊重。團隊領導人可以主動創造相互認識、溝通的機會。例如,在召開全員大會時,將同仁混齡分組,一起回答關於工作動力的問題:「工作對我的意義?工作上,我最重視的五件事?」;專案組建團隊時,強調差異多元的重要性,列出各自可以貢獻的專長。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59期

 

相關文章 ARTICLES
紅帽軟體公司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曹衡康 帶團隊到,他們以為到不了的地方
當中美貿易戰讓中國大陸的許多美商企業,業績直接腰斬,曹衡康如何逆向操作,主動創造 ... ...
2024.10.30
READ
佳世達科技人資長林旺賜 用聯合艦隊迎戰變動環境
為了因應環境劇烈變動,佳世達透過併購組成聯合艦隊。轉型過程中,公司如何協助雙方快 ... ...
2020.09.29
READ
良興電子總經理賴志達 讓每一位員工都是一家商店
當科技與顧客行為的改變,對零售業帶來新的衝擊時,良興如何賦能團隊,讓公司能夠彎道 ... ...
2022.10.31
READ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暨聯盟企業人資長林瓊瀛 人力資源的數位轉型
比起向外取得人才,更好的方式是提升內部團隊的能力。資誠透過哪些做法,提升三千兩百 ... ...
2019.06.01
READ
跨國企業教練班思Brenda Bence 由內而外的領導力
把想法從「我還沒有準備好」,調整為「我正在學習」,這種正向的內在狀態,會推動外在 ... ...
2024.10.30
READ
臺南市政府 人事處處長許瑛峰 每家公司都該學習的馬蓋先精神
我們應該學習馬蓋先的精神,創新不一定需要花大錢,它可以無中生有,就地取材。 ...
2018.06.03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