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抉擇的秘訣
個人管理

抉擇的秘訣

EMBA雜誌450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4.01.31

 

要開車還是搭大眾運輸,要學游泳還是拳擊……人生充滿了抉擇。縱使練習機會多不勝數,我們做決定時還是常犯錯,像是在資訊不足時就做決定,以及認為只能二選一。


諾貝爾獎得主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指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人類有「所見即所有」的傾向。腦袋為了節省能源,會就眼前之事做出回應,而不先停下來思考,是否需要更多資訊。這也導致我們不去考慮是否有別的可能性,彷彿每個決策都是非A即B。


如何避開這類失誤?哈佛大學國家防備領導力計畫副主任麥克諾爾帝(Eric J. McNulty),在策略與企業期刊(strategy+business)中提出四個建議:


1.將二元選項拆解。

 

反思選項A跟B當初是怎麼來的。因為我們通常原本有更多選擇,只是經篩選後僅剩兩個。因此,這個篩選是怎麼做的就極為關鍵了。如果你說不出到底是怎麼得到這結論的,那就應該重新審視手上的選項。


2.呈現各種可能性。

 

在協商時,我們常採對立式談判的策略,也就是認為雙方是競爭關係,最終結果是非輸即贏。然而,當我們以二乘二矩陣的四宮格來看待輸贏時,就會發現,不只有這兩個選項,而是還有雙輸或雙贏的可能。當你從這角度思考,就會基於對方利益去思考問題的解法,雙方協同合作找出對彼此都有利的方案。


3.打造一個常備的選項清單。

 

如果有某種決策是常態性得做的,你可以列出每次做這類決策時,都必須考慮的數個選項。如此一來,就較不會陷入二元思維。


比如一家創投公司常得做的決定就是,某創業點子是否值得投資。但公司每次考慮的選項不僅有「投資」或「不投資」,而是還有「暫停投資」、「分割」(過大的點子)、「合併」等等。


4.混入一個行不通的選項。

 

當雙方在兩個選項間得不到共識,而陷入膠著時,可以在此時扔進一個擺明了行不通,因此雙方都會駁斥的新選項。這麼做有時反而能打破僵局,使雙方開始思索別的可能性。


例如,有兩家醫療公司因共同研發的儀器應該擺在哪一方醫院,僵持不下,協調者便建議安置在兩方之間。


雙方都覺得不能接受,但也因此開始一同思考其他可以運用的辦法。像是將儀器放在其中一方醫院,但兩方的醫院之間設有免費巴士。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編輯部報告 如何和難搞的人合作
很多人一定都同意,工作中最困難的往往不是難做的任務,而是碰到「難搞」的人。研究顯 ... ...
2025.05.27
READ
個人管理 工作中的色彩穿搭學
今天得參加公司重要會議,但是整個人看起來疲憊不堪,該怎麼辦?色彩心理學家建議,不 ... ...
2024.06.27
READ
人際關係 回答不想回答的問題
面對客戶的問題和別人的質疑,有時候,就是有些事情你不方便告訴他。這時候,該怎麼辦 ... ...
2017.05.10
READ
個人管理 你真的會傾聽嗎?
「你覺得自己是一位好聽眾嗎?」多數主管聽到這個問題時,往往毫不遲疑地答「是!」但 ... ...
2025.09.30
READ
向全球管理思想家學習的奇幻旅程 新書登場「給自己的10堂管理大師課」|方總編暖心新作
從Thinkers50全球頂尖管理思想家,到21世紀傳奇領導人, 本書帶你坐在搖 ... ...
2024.11.28
READ
個人管理 訓練大腦和討厭的人相處
不論A同事說什麼,你都覺得他有意針對你;開會時,他常強出頭,代替其他同事發言,你 ... ...
2019.12.20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