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不論結果如何
編輯部報告

不論結果如何

EMBA雜誌435期 / EMBA雜誌總編輯方素惠
2022.10.31

 

「不要和你要達到的結果有太強烈的情感連結。」在EMBA雜誌最近舉辦的企業學習論壇中,領導大師葛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這麼說。


葛史密斯在現場連線時強調,因為結果不是你能控制的,更何況達成結果之後,那個滿足感往往幾天就消失。因此,不要只追求那些有形的結果,例如業績或頭銜,而是要有一個更高層次的力量激發你,那是你的使命感、存在的意義。


葛史密斯指出,在遠古時代,人們因為要面對洪水猛獸,求生存,所以必須緊盯著眼前的事情,採取行動。但奇怪的是,今天,已經沒有了這種危機,大多數人卻仍然只盯著眼前的事情,無法把眼光看向未來,思考自己想過什麼樣的人生。


「把這種渴望和你的行動連結起來,你就有了無悔的人生,不論結果如何。」他說(八四頁)。


不論結果如何,重點在過程。知名作家布雷格曼本期的專欄也點出了類似的概念。他說,努力達成目標,和達成目標本身,並不是同一件事。努力的過程中,大多數時候都需要依賴無聊、重複性的動作,而我們必須練習喜歡這樣的過程。


「假如你想成為一個很棒的行銷人,你需要花很多年的時間先當個很爛的行銷人。所以你最好先享受這個過程,然後慢慢變成很好的行銷人。」布雷格曼說(二六頁)。


今天,在職場裡,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同堂越來越普遍了。團隊裡,嬰兒潮、Z世代等不同世代的員工共聚一堂。他們成長於不同背景,價值觀和行為習慣南轅北轍,往往造成彼此的挫折。


BCG顧問強調,世代之間有很大不同,但也有很大的共同點,例如,所有世代的人都希望獲得尊重,希望工作有意義。


因此,與其把重點放在差異,不如放在這些共同點上。公司甚至可以設計一些做法,例如,針對某些主題,讓高階主管向新世代學習。這可以幫助資深主管更掌握新趨勢,也讓年輕員工更提高投入度(五○頁)。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法國設計大師史塔克Philippe Starck 設計大師談「設計」
「設計只有實用性。」物體要先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才有可能去談美感。設計的作用是在幫 ... ...
2020.07.30
READ
卓越執行企管顧問公司資深教練張譯文 面對各種焦慮,如何穩定情緒?
我是一位中階主管,每天工作要面對各種突發狀況,以及開不完的緊急會議,同時還要協助 ... ...
2023.08.31
READ
個人管理 與主管意見不同,該如何溝通
會議中,主管提出一項策略調整,現場氣氛瞬間凝重。你察覺這個方向可能有風險,心中掙 ... ...
2025.08.28
READ
拓展人際關係 社交達人的四個做法
如何在社交場合拓展人際關係?聚會裡擅常社交的人,通常具備以下四種特徵... ...
2018.11.05
READ
細節裡藏玄機 成功人士的日常習慣
態度會決定一個人的高度。想要知道什麼樣的人會成功,有時從他們的待人處世上就可以窺 ... ...
2016.12.12
READ
領導力大師Marshall Goldsmith 停止做太擅長的事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如果只是一直專注於現在的事物,怎麼有辦法向前邁進? ...
2016.12.06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