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用智慧復健系統,延續術後照護
谷盺生物科技公司

用智慧復健系統,延續術後照護

EMBA雜誌423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1.10.28

 

術後病患在出院後,往往不確定怎麼照顧傷口,怎麼復健。谷盺打造智慧復健系統,串起醫生與病患的溝通。
 

手術後的照顧與復健,是病患能否順利復原的關鍵。但許多骨科術後病患,出院後往往不確定傷口的照顧是否正確,也不知道該怎麼復健。
 

谷盺生物科技創辦人、骨科醫師林佳緯,經常提醒病患術後復健與照護的重要性。他發現,病患出院後總是相當無助。因為目前醫院手術、後續復健、運動訓練,三個環節與系統是分開的,三方沒有共同語言,也缺乏溝通的平台和方式。因此,他決定打造醫病之間的溝通平台系統。
 

他於二○一七年創立谷盺,二○一九年,公司推出了愛復健智慧服務平台,希望病患上傳傷口照片、標示疼痛指數,與醫師和個管護理師溝通,以獲得更好的照護。此外,在遠距居家復健時,病患也能運用系統與物理治療師互動,調整復健目標。
 

「我想改變的是,整個術後復健醫療體系的運作方式。」林佳緯這麼說道。然而在系統推出後,他發現自己面臨了一項挑戰:一般的保險通常不給付復健,因此許多病患不習慣花錢購買這樣的服務。
 

透過觀察,他發現,術後病患最常問醫生的是,應該吃哪些營養食品。因此,谷盺開始研發自有品牌高鈣營養品,並以包套的商業模式,將營養品、遠距照護服務、輔具等綑綁在一起銷售。例如,病患購足一定的營養品,就贈送遠距復健服務,透過這個做法,降低病患一開始對服務的抗拒。
 

目前該系統已經運用在彰化秀傳醫院等醫學中心。林佳緯認為,系統越來越完善後,未來不只骨科,其他科別也可以運用此模式。
 

事實上,谷盺一開始投入的是研發骨科植入醫材,因為碰上台灣醫療法規、健保制度、和保險的挑戰,因而延伸出復健系統的服務模式。
 

缺什麼,就去做什麼
 

一直以來都對於醫療創新相當有興趣的林佳緯,二○一六年前往史丹佛大學接受相關訓練之前,他發現,在復健上,沒有一個客觀的數據資料。因此他思考,若能將他當時在做的骨科植入醫材,加入感測器(sensor),就可以獲得數據,改善復健的方法。
 

但要做到這點,最大的問題是無線傳輸,「我台灣問了一圈,就連工研院的人都說不可能。」他這麼說道。之後林佳緯在美國認識,當時任職谷歌生命科學研究部(Google Verily)的卓威明博士,他曾開發過多項創新植入式感測器,兩人便決定一起合作。
 

辭掉美國高薪工作,卓威明搬回台灣與高科大產學合作,開發植入式壓力感測器。「我覺得台灣有技術,但是就差一些不同的經驗,以及比較保守。」卓威明認為,把電子產業的技術導入到醫療產業,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而這也是自己可以為台灣帶來一點刺激的地方。
 

林佳緯指出,直接從植入醫材得來的數據非常獨特,對復健很有幫助,例如,可以知道縫線是否鬆脫,在還沒出現任何症狀前,醫師和復健師就可做出調整。此外,有了數據也能讓病患在安全的前提之下,進行更高強度的復健。
 

另一方面,數據資料的再運用也是谷盺未來的另一個重點方向。透過植入醫材和復健系統得到的數據,能提供醫療人員參考。另一方面,公司也能和醫療廠商合作發展產品,或與電商結合協助銷售相關產品。
 

回顧創業過程的不同階段,林佳緯說:「一開始發現沒人用數據做復健,做了之後又發現,市場上沒有出院後遠距居家照護的溝通系統。變成一路上缺什麼,就自己做什麼,但每次也都看到一個更大的市場。」
 

谷盺的天使投資人林紀甫認為,公司的產品相當有未來性,除了運用在較年長的患者,也可以運用在運動領域。經營職業球團的他指出,職業運動員開刀後的復健狀況如何,關係到選手生涯,以及球隊的運作,若沒有精確的數據輔助,會較難評估復原狀況,也會產生一定的風險。
 

然而他也指出,目前台灣的醫療、復健、訓練銜接不起來,谷盺必須面對台灣的保險制度,並且與傳統的整復競爭。另一方面,他認為,公司所研發的高科技感測器,也不應以健保的方式推廣。因此他建議,在台灣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公司可考慮往歐洲或中東等海外市場前進,以開拓更多成長。
 

「你到底是因為知道會成功,才不放棄,還是因為那個不放棄,才成功?」這句林紀甫說過的話,讓林佳緯印象深刻。他指出,在遇到困難與挑戰時,他總會想起,自己在做的事確實能協助病患,就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

 

谷盺生物科技 

1.創立時間:2017年

2.產品愛復健智慧服務平台;PressEven微創肌腱修補墊片;Discovery R植入式壓力感測器

3.主要顧客外科、骨科手術後病患

4.商業模式愛復健:B2B2C;PressEven與Discovery R:銷售給醫材通路

 

相關文章 ARTICLES
匯雲數位NexTrek雲端記帳軟體 讓企業記帳變簡單
財務報表就像公司的健康儀表板,但每次都要大費周章才能產生。現在,匯雲數位研發的N ... ...
2020.03.31
READ
前IBM大中華區人力資源總監 郭希文/主答 【我們學堂X帶人學】如何化解績效面談的抗拒、輔導績效不佳的部屬?
有幾位員工的績效與預期有很大落差,績效面談時他們表現出排斥與不滿,抱怨景氣不好、 ... ...
2022.05.30
READ
熱門話題 二○二二年最受推崇的十家公司
每年,財星雜誌(Fortune)都會對業界人士進行調查,請他們票選出最受產業推崇 ... ...
2022.02.24
READ
熱門話題 成為超級手機應用程式
成為叫車服務龍頭並非哥來泊的終極目標,公司希望成為顧客每天都會使用的超級手機應用 ... ...
2019.05.01
READ
共享三大行動原則 團隊合作原則有哪些?你的團隊合作是進行式嗎?
團隊合作不是一個動作,而應該是進行式,朝共同目標前進,並且隨情況靈活變化。最強團 ... ...
2021.04.28
READ
影響力策略 不用頭銜,用影響力領導
管理上司,動員同儕,靠的不是頭銜,而是影響力。掌握九大影響力策略,讓自己成為更優 ... ...
2017.07.31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