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銷業務 > 疫情搶買經濟學
消費心理

疫情搶買經濟學

EMBA雜誌404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0.03.31

 

最近,疫情成了最佳業務員,讓國內外超市貨架一排又一排的被掃空,連許多跟防疫無直接關係的商品,也出現搶購潮。零售商紛紛祭出,每種商品每人限購數量的規定。


為了買到店裡的最後一包衛生紙,一位雪梨民眾甚至拿出刀來,成了名符其實的「搶」購。到底為什麼全世界的不同角落,無論國情與文化,都有人搶買衛生紙?不是已經說明了,衛生紙跟口罩的製造原料不一樣嗎? 


然而,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經濟學教授沃爾夫斯(Justin Wolfers)認為,搶購物品的消費者,其實沒那麼瘋狂。


他在接受富比士雜誌(Forbes)訪問時表示:「我的論點很簡單,就是搶購行為可能是理性的。」
沃爾夫斯在推特(Twitter)上指出,現在大家搶買衛生紙的現象,跟銀行擠兌的原理一樣。消費者之所以買衛生紙,是因為大家都在買,不買怕買不到了。因為害怕短缺,所有人都一起買,最後就真的造成短缺。


除了怕買不到,還有些人是透過購買減緩壓力,覺得自己有在想辦法解決問題。


疫情造成的搶買現象,對零售商來說代表了什麼?沃爾夫斯表示,短期而言是好消息,這會衝高公司營收;但是長期而言影響不大。因為消費者買了比較多的衛生紙,並不會因此就跑比較多趟的洗手間,將來他們得把這陣子搶買的衛生紙都用完了,才會再次去購買衛生紙。


就短期商機的部分,很多公司運用創意因時制宜,消費者也樂於買單。美國標的連鎖大賣場(Target)推出了在店外取貨的服務,顧客於公司網站下單付費,然後到公司規劃的店外地點取貨,減少顧客對於感染的疑慮。


金融服務公司科文(Cowen)的一位分析師指出,標的大賣場推出這個全新服務之後,顧客的消費金額平均衝高了二五%。但目前只有一成的標的顧客使用該服務,代表未來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除了衝高營收,店外取貨的服務還帶來其他好處。使用過服務的顧客,對標的的忠誠度會變高。這位分析師預估,因為疫情搶買,販售生鮮飲食跟日常用品的零售商,今年第一季的營收會成長。


美國好市多(Costco)的營收報告出爐,支持了這個說法。受到疫情影響,該公司今年二月份的營收,較去年同期增加了將近一四%。


有論者以為,零售商應該趁著需求大增,提高商品售價。在印尼,就有地方型的零售商,把食品價格調高到兩倍。然而沃爾夫斯不贊同這樣的做法,他強調,公司如果趁著疫情提高商品售價,將會永遠失去顧客的信任。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文案的美負責人林育聖 撰寫關鍵字廣告文案時,要注意什麼?
「搜尋」這個動作,代表顧客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也代表一個公司可去滿足的需求。 ...
2020.06.30
READ
行銷實務 沒賣完的商品,一定要打折嗎?
連最知名的服飾品牌,也很難在原價的狀況下賣出一半的商品。意思是,有高達一半的商品 ... ...
2020.02.25
READ
電子商務 網路零售的五個地雷區
雖然數位零售擁有無限商機,但同時也存在許多陷阱。因此,零售業者在經營時,務必提高 ... ...
2018.05.11
READ
順應對方大腦的黑科技 讓顧客憑直覺選擇你
看起來很天然、感覺很有質感、讓人想到小時候……,許多研究指出,顧客的購買決策,從 ... ...
2024.08.29
READ
全球看板 適合年節送禮的商業書
美國專欄作者斯蒂爾曼(Jessica Stillman)於公司雜誌(Inc.)指 ... ...
2019.12.30
READ
社交媒體營利方式大轉變 付「錢」,還是付「注意力」?
新東家入主之後,可以提供無廣告的付費使用版本,給那些寧願付「錢」,也不願付「注意 ... ...
2020.09.29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