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外部觀點之必要
編輯部報告

外部觀點之必要

EMBA雜誌397期 / EMBA雜誌編總編輯方素惠

 

接下來幾個月,是很多公司陸續開始進行策略會議,討論未來長期發展的時候了。通常是一到兩天,高階團隊在一個風景優美的渡假飯店,從各種SWOT分析和討論開始。


有趣的是,如果每家公司同樣都透過同樣的做法,發展出聰明的策略和計畫,那麼,為什麼最後展現出來的結果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


研究顯示,前段班公司創造的經濟利潤總和,是中段班公司的三十倍。通常那些成績普通的中段班公司所採用的策略,往往只能讓他們勉強和競爭者並駕齊驅,或者稍稍進步一點而已。


麥肯錫的顧問指出,其中一個關鍵在於,這些中段班公司在規劃策略的時候,主要是以內部的觀點作為基礎。他們聚焦在自己的公司或少數競爭者身上;他們參考的大多是產業內的慣例和指標;他們對明年的期望,通常是以過去幾年的績效作為基礎。


但是,要發展一個好的策略,視野不應該這麼狹窄,而是必須具備外部觀點,充分掌握趨勢的發展、環境的變動,以及顧客的改變。公司的策略是順風或逆風而行,影響公司策略成功的機率佔了二五%。


此外,公司所採取的重大行動,影響策略的成功更是高達四五%的機率。舉例來說,如果一個公司不想原地踏步,最終被時代淘汰,那麼公司的策略必須在十年之間,重新分配六○%的資本,或每年重新分配六%的資本。


如果能夠持續做到這一點,那麼公司維持前段班的機率會大很多。果然如那句大家已經琅琅上口的話:「不行動才是風險最大的策略。」(七二頁)


採取外部觀點實在是太重要了,領導團隊必須要有意識地創造這樣的環境,刺激大家不受狹隘封閉的觀點框限。BCG顧問指出,絕大多數領導團隊都有向內聚焦的自然傾向。


為了反制這個傾向,領導人應該盡量創造機會,讓團隊接觸外界環境。例如,領導團隊一起參加一個外部研討會或客戶的活動,讓大家有共同的參考點。並且,這個做法能有效傳達一個訊息:公司希望成為一個更聚焦於顧客和外部環境的團隊。


另一個做法是,鼓勵每位高階主管每季寫一份備忘錄,說明某些外部事件如何影響他的團隊,以及公司其他單位。然後,大家共同閱讀討論這些內容(四六頁)。


畢竟,未來的情境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好策略與壞策略的差別。而策略的好壞,關鍵往往在於觀點是向內,還是向外。

 

相關文章 ARTICLES
學習降低干擾 管理干擾,奪回專注力
在一天八小時的工作時間中,你是否算過,自己被其他事情打斷過多少次?無論是電話、電 ... ...
企業案例 柯達帝國消失的真正原因
每當談到伊士曼柯達公司,大家常常都會談到,當初因為公司的主管沒有意識到,數位科技 ... ...
智聖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文筱蓮主答/編輯部撰文 如何面對憤怒的顧客
面對今天顧客越來越高的消費意識,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客訴案件? ...
2017.04.24
READ
關鍵趨勢 讓AI成為人資小幫手
來勢洶洶的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能創造文字、圖像、音樂等 ... ...
2023.07.31
READ
「有問題」才能進步 叛逆份子的合作守則
職場上總有一些愛唱反調、喜歡挑毛病的「叛逆份子」,你應該怎麼和他們團隊合作?如何 ... ...
2022.05.30
READ
德淵企業董事長蕭向志 我把ESG當策略
二○二一年一場大辯論,決定了台灣最大熱熔膠製造商德淵的重要發展。不是推出新產品或 ... ...
2025.01.22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