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你的回饋給對了嗎?
回應六五%員工的心聲

你的回饋給對了嗎?

EMBA雜誌405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0.04.29

 

給部屬回饋時,不要頻繁地提出意見?


在茶水間的一句話,也可以是績效回饋?


在給部屬回饋時,還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給部屬回饋,幫助他們進步和達成目標,是主管的重要職責。然而,蓋洛普(Gallup)的一項調查卻指出,只有二○%的工作者非常同意,主管曾在過去六個月中,和自己進行過對話,討論可以達成目標的實際做法。


許多主管不常給回饋是因為,不知道怎麼給回饋,以及認為團隊成員不需要回饋。但根據一家人資軟體公司的調查顯示,有六五%的員工表示,他們希望獲得更多的回饋。想要獲得回饋的員工,往往是希望能了解自己表現,並在工作中提高能力、有所成長,因此他們通常具有更高的投入度。在工作中不常獲得回饋的員工,離職機率是有獲得回饋員工的二‧五倍。


那麼主管應該要如何給員工回饋?管理顧問普魯默(Matt Plummer)在協作平台萊克(Wrike)上指出,主管應該認識,並運用以下三種回饋:

 

1.技能回饋


針對個人能力給予建議,有助他未來的成長


研究顯示,職場所需的技能主要為以下七點:設定高難度目標、維持工作表現、擁有專業技能、成果導向、預見並解決問題、主動性,以及團隊合作。


主管根據部屬的行為模式,建議對方提升一到三個重要技能,即為技能回饋。給予建議時,必須明確強調對方最需要改進的特質,避免流於空泛、抽象。例如,主管可以這麼說:「過去幾次的簡報會議,你的表達技能提升了,你用很清楚簡單的方式介紹新產品。我覺得,如果接下來你能做到這兩件事,會更加提升你的簡報技能,第一……。」


如果可以,至少每個月給予部屬一次技能回饋,和部屬聊聊他的學習狀況,他可以如何進步,以及上次提到的建議。

 

2.績效回饋


針對團隊成員是否達成目標,提出全面性的評估


這類回饋可以讓團隊成員了解,他現在的表現是否達到公司對這個職位的期望;如果有差距的話,該如何彌補,才能減少雙方期望的落差。如果主管年中和年底才提供一次績效回饋,告訴部屬哪邊有差距應該改進,往往會讓部屬感到訝異,並且不知所措。


讓他知道,他的表現和一般這個職務角色的工作相比如何。「你在這個的職位表現優異,符合公司的期待,期待你未來的表現。」給予回饋後,不要忘了說明你回饋背後的觀察,並留時間給對方發問。
以下三種時機很適合主管提供這類回饋:一、在你給他們一些工作或技能的建議後;二、他挑戰高難度的工作遭遇挫折時;三、在你和他進行很長的回饋談話之時。此時,你的評價不只可以作為鼓勵,還能幫助對方修正做法。


績效回饋,可以非常正式,在雙方一對一談話中給予,也可以用非正式但即時的方式表達,像是在茶水間遇到部屬,直接向對方說:「你這禮拜工作表現很不錯。」


給予績效回饋時,應避免出現以下四種情況:

 

■過度複雜。「你的溝通能力很好,但上一次和客戶分析優缺點時,你犯了一些錯誤,像是……。另外,我也希望你在這幾個地方,加強自己的能力……。」這就是一個錯誤的例子,評論要有主軸,過多論點反而會讓對方抓不到重點。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05期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競爭激烈 光有破壞式創新還不夠
在今天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推出跟對手不同的產品,並不能讓公司維持長期的優勢。 ...
2016.11.03
READ
中興保全科技集團副董事長林建涵 永遠都要想,客戶需求是什麼?
治安越來越好,保全的價值是什麼?為了尋找新成長,中保科重新思考客戶需求。從一家保 ... ...
2021.09.30
READ
創新管理 時間壓力,激發創意?
愛迪生(Thomas Edison)是歷史上最有名的發明家,一生擁有超過兩千三百 ... ...
2018.01.09
READ
兼容並蓄思維 進退兩難時,如何創造第三個選項,突破困境?
面對進退兩難、兩個互相矛盾的選項時,你是否也曾落入二選一的思考陷阱?像是該著重事 ... ...
2023.01.30
READ
台灣比菲多食品董事長梁家銘 行銷要先開槍,再瞄準
在消費者喜新厭舊,市場不斷推陳出新的冷藏乳品飲料產業,每一年,梁家銘至少打響一 ... ...
2018.05.28
READ
不是失敗,是選擇 學習如何聰明地「放棄」
放掉不值得的事情,才能抓住下一個新的機會; 放棄已經投入但沒創造效果的成本,才 ... ...
2023.10.01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