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小步快跑,先跑起來再說
萬達寵物執行長李俊廣

小步快跑,先跑起來再說

EMBA雜誌471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5.10.29

 

面對經營危機,萬達寵物執行長李俊廣必須重新盤點資源、提升公司體質,並且大力推動數位化。他如何在每件事情上小步快跑,帶領公司轉虧為盈,成為台灣最大連鎖寵物零售品牌?


這個故事並不是某個人因為喜歡寵物,因而成立了一個小小寵物用品店,然後逐漸擴大成長,最後夢想實現的故事。


它是某個歷練過唱片、網路、電商平台、實體通路等各種戰場的專業經理人,決定挑選一個未來看好的產業投入。寵物用品通路沒有大型的競爭者,又是未來將持續成長的產業,正是一個極佳的目標。


「你必須鎖定一個小的,一個專注的賽道,在裡面做到細分壟斷。」當時,萬達寵物執行長李俊廣在歷經過狼性競爭的大陸市場後,有了這樣的體會。


李俊廣是交大資工研究所畢業,曾經擔任過福茂唱片製作統籌、痞客邦總經理等多家公司高階主管,也曾在大陸發展過實體通路。


二○一一年,他和朋友一起購併了寵物公園,一家面臨經營瓶頸的寵物零售連鎖店,希望帶來視野和管理,幫助公司轉型升級。


但現實總是比理想坎坷。他在投入萬達幾年後,才發現遭到投資夥伴背叛。原董事長沒有投入資金,卻透過財務操作,自己得利,但公司連年虧損。


二○一九年,像連續劇一樣,李俊廣和其他股東合力拉下原董事長,由他擔任執行長。過去六年來,他整治虧損,提升公司體質,並大力推動數位化。


今天,萬達是台灣最大連鎖寵物零售品牌,有一三五家直營門市,旗下品牌包括寵物公園、凱朵寵物、貓狗隊長,以及寵物電商平台毛孩市集。


二○二四年萬達寵物股票上櫃,年營收二八.八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四四元。今年七月,統一宣布入股公司百分之十股份。


「我做過很多產業,也失敗過非常多次,到這次重挫,我學到的事情就是,不要再騙自己,也不要騙別人。不會,就努力學。」他說。


李俊廣最近接受EMBA雜誌專訪,以下是專訪摘要:


■你曾經待過很多產業,為什麼選擇進入寵物產業?


□我的職業第一段在學品牌、打造藝人、包裝產品;再往下走我去做平台、賣廣告、做業務;後來我跑去中國協助做達芙妮,去碰碰實體世界,這一隻鞋怎麼出來的?工廠流程是什麼?碰到的時候覺得有點興奮,往更苦、更深地去走,你會更踏實。


企業如果是一棵大樹,根就是資本。往根走,你才知道全貌。所以我們的前董事長找我的時候,我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我有機會去做更深、更踏實的事業,也能把我過去創業或專業經理人的經驗組合在這裡。


我們的定義是,這個錢或這個人,應該去哪個地方會最有價值?所以我們去找需要升級的中小企業,那個產業要是成長型的,我們進去導人、導管理、導系統,做好就會有機會變龍頭的,所以選擇寵物產業。我們募資,買下寵物公園,從二十家家門市起步,然後找了很多專業經理人加入。


但我們後來發現前董事長心懷不軌,他根本就沒有投資,他拿我們股東的錢在玩,每年都在賠錢。當時我們覺得要把股東救出來,把公司做起來。最後就和幾個大股東,把他的股權結構拆掉,花了大概快一年,二○一九年把他拉掉,這是很辛苦的過程。


二○一九年我接執行長,前年興櫃,去年上櫃。我們財報第一年虧八千六百萬元,隔年轉正,就一路長大。


■接下執行長後,你把優先順序放在哪幾個地方?


□前五年,做最多的就是把數據打通。打不通,你根本就不知道你在看什麼。那時我們本來快七十家店,關了十幾家,因為模型不對,你不關就做不大。


任何公司重整,第一就是盤點,到底哪裡是你的優勢,哪裡是弱項?哪裡有救,哪裡沒救?哪些人可以用,哪些人不能用?你要斷捨離,把資源專注在你會贏的地方。我很多經營的邏輯跟策略都是那個時候建立起來的。那時就是一個大表全部拉出來,比如每家店員工人數、薪資佔比、平均員工產出、費用、營收……。很財務邏輯地全部分析完,你才會知道什麼叫優先順序,你的資源要投入哪裡。 


那時候真的是努力把這個公司從重症加護病房救出來,一天工作十五小時,假日在家裡寫報告去募資,真的是再創業。董事會每週開,每次開七小時,把這個公司的債務、結構、策略全部重看。水本來淹到這了,要淹死了,每個月看到它降下去,看到天空了,眼睛出來了,看到賺一千萬那個時候,我們就知道未來可以IPO(股票上市)。


另外,以前我們代理了一百多個品牌,自己賣自己的產品。後來我們開始跟供應商建立合作關係,靠供應商去尋找貨源(sourcing),我不要自己做,那不是我的優勢。所以一樣,又是資源的結構,我們專注通路,放掉上游。


我們在第一天就決定要數位經營。二○一九年我們併購了電商品牌毛孩市集,它是那時最大的寵物電商。我們才開始有數位DNA,有ERP、POS、中台系統,才能做客戶關係管理,後面才有二○%的數位營收。這就是多產生的營收,沒有系統就不可能有。我們是這個產業唯一一家有數位團隊的。


我們對人才相對敢投資,在營收八億元的時候,我就用五十億元營收的願景在建團隊,這樣長大以後才不會有人才能力的問題。我們營運長過去做過幾百億元,所以他看我們幾十億元做到百億元的過程,就知道怎麼做。


一開始我們是要摸索,摸著石頭過河找出模型。找到模型,很清楚後就要一直複製擴張,再來就是系統和後勤的優化。實體零售產業幾乎都是家族在經營,我們是少數專業經理人在扛,重新把這個產業翻轉升級,比較沒有包袱。


■有了你的這些經驗,如果有年輕人想要創業,你會給他什麼樣的建議?


□我跟你講,我不勸年輕人創業,太苦了。沒有第一天就當老闆,一定是苦出來的。就像黃仁勳講的,I hope pain and suffering happen to you(我希望你們能夠經歷充足的痛苦和磨難)。我聽到這句話覺得,天啊,他真的把我們所有創業人的苦都講出來了。


直覺一定來自過去經驗的累績。怎麼在看不清楚中,找到你要的,那是直覺,是經驗值,是被逼出來的智慧。沒有經過磨難,你不可能得到智慧。


要創業,就要有決心,你不會知道自己會遇到多大的困難,你要先準備一部分的錢,知道自己可以找到多少資源,可不可以在高壓裡一天工作十三個小時。以前我當痞客邦總經理時,自以為是企業導師,到處去演講叫人家創業。現在回頭看,不知道推坑多少人。


我做過很多產業,也失敗過非常多次,到這次重挫,我學到的事情就是,不要再騙自己,也不要騙別人。不會,就努力學,努力找人才。只要有誠意,有決心,你會找得到人,但是關鍵是你不能騙自己,騙自己太容易了。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71期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那些你沒看見,卻閃著光的創新 地下創新
許多公司苦無創新點子,事實上,在員工的抽屜裡與工作中,可能隱藏著許多閃閃發光的創 ... ...
2023.07.31
READ
熱門話題 高恩的成與敗,汽車業傳奇的秘密
二○一八年汽車產業最大的新聞是高恩(Carlos Ghosn)的垮臺 ...
2019.02.25
READ
哈佛商學院教授康特 成為改變的力量
哈佛商學院教授康特獲頒終身成就獎,她向管理界疾呼,走出既得利益和習慣的城牆! ...
2019.11.28
READ
熱門趨勢 從遠距工作看管理
面對新一波疫情,許多台灣的公司再度實行遠距工作,讓員工居家辦公,或採取分流上班的 ... ...
2022.04.28
READ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總監萬岳憲 如何提高判斷數據的能力?
過去,公司曾經因為蒐集了錯誤資訊,高估市場需求,造成過多的庫存量。為了避免再出現 ... ...
2020.12.31
READ
管理實務 成功經營遠距工作團隊
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許多企業開始採用遠距工作的方式來維持營運,同時降低病毒擴散的 ... ...
2020.03.31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