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成長型領導人這樣做!
工作團團轉,業績卻沒成長?

成長型領導人這樣做!

EMBA雜誌469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5.08.28

 

努力壓低成本、提升效率,卻沒花時間關注創新的可能;投入了許多資源,卻與未來三到五年的成長無關。你每天的決策、資源配置、時間分配,和公司的成長有關嗎?想確實追求成長,你必須展開哪五大行動?


走進一場高階主管的策略會議中,簡報色彩繽紛、願景陳述雄心勃勃,幾乎每位主管都會自信地認為,自己具備追求成長的抱負。但如果接著問:「你每天的決策、資源配置、時間分配,如何反映出對於成長的追求?」可能會換來一片沉默。


也許營運長會發現,自己的大部分時間其實花在壓低成本、提升效率,卻鮮少關注下一波成長引擎在哪裡;行銷長可能會想起,有些創新構想因為「時機未到」或「風險太高」就這樣被忽略;執行長或許也會猶豫一下,才能指出有哪些當前的投入,是為了三到五年後的突破鋪路。在許多企業,「追求成長」更多時候像是描述願景的語言,而不是日常管理的依據。


麥肯錫季刊(McKinsey Quarterly)的一項研究也發現,許多領導人深信自己擁有追求成長的心態,但事實上,這份態度與抱負往往沒有化為行動。想法與做法之間,依然存在鴻溝。


魏斯特(Andy West)等麥肯錫顧問指出,獲利成長通常需要超過十八個月的時間才能看到成果,這需要的不僅僅是抱負和商業頭腦,更需要勇氣、專注,以及紀律。那些成長表現優異的主管與其他人的最大差別在於,他們在各方面都努力縮小「知」與「行」的鴻溝,把成長抱負化為實現。


魏斯特等人在麥肯錫季刊指出,這些卓越領導人用實際決策和行為,展現了追求成長的五個重要心態:


1.堅定地投資於成長


追求成長的領導人更聚焦於長期成長計畫,而不是只關心短期和中期成長。縱使在動盪時期,他們依然把長期成長計畫列為優先要務,投入大量時間與心力,拒絕被較短期的事務分散注意力。他們會分配足夠資源給長期成長計畫,持續觀察成長機會。縱使在預算緊的時候,他們也會冒值得的風險,把資源轉移至有前景的新領域。


此外,他們也會對內對外強調:成長是公司的北極星。他們向董事會及團隊說明富有雄心的成長目標,以爭取支持,建立當責。他們經常透過全員會議,以及績效評量面談,溝通公司的長期成長計畫、目標、進展。


康寧公司(Corning)過去幾年的股價歷經幾波顯著起伏,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由於全球許多人居家辦公,推升了光纖電纜和電子器材的需求,疾病檢測和疫苗的製造與施打,也使得醫療玻璃器材的需求增加。康寧的營收出現兩位數成長,股價更在短短十二個月間漲到近三倍。但是,疫情減輕後,需求降低,康寧的股價在二○二三年十月創下三年間新低,營收也比前一年衰退了一一%。


在這個關鍵時刻,公司執行長魏文德(Wendell Weeks)重新規劃了公司的成長路徑,他相信,只要有聰明的長期策略就能迎來反彈。二○二四年,他接受訪談時說:「如果你深切了解創新,你就了解,抓對時機是近乎不可能的事,你必須能夠儘早提前做。」這正是康寧公司過去幾年做的事,它默默推動創新,來推動生成式AI類領域的成長,在此同時,公司也做好準備,以迎接更長期領域(例如寬頻擴展)的反彈。


魏文德對內號召利害關係人,對外宣佈他的抱負。他在二○二四年公佈一份跨事業單位的成長計畫,目標是在未來三年間,透過既有產品和新興產品領域,實現年均營收超過三十億美元,並承諾每季報告該公司朝其目標前進的進展。做出此宣佈後,康寧加快它的光纖事業產品發展,以支持預期中,生成式AI興盛將帶來的需求成長,並管理成本及投資資本,以維持利潤。


魏文德提前部署以追求成長的具體行動,已經開始出現收穫,該公司二○二四年第三季繳出比前一年提前高八%的營收成長,其中五五%的成長來自公司在光纖通訊這個領域,為生成式AI做出的新連結產品。


2.勇敢大膽地行動


追求成長的領導人能創造性地思考,冒險,動員資源,下成長賭注,包括願意探索有成長潛力的非傳統途徑。他們鼓勵團隊嘗試新點子,以負擔得起的方式快速試驗,從中學習。成長表現優異的公司在勇敢追求成長方面,有兩個不同於一般公司的特質:


*冒險實驗,以支持創新點子。

 

他們鼓勵嘗試新點子,不畏失敗,進行實驗。根據麥肯錫的調查,這些公司在分配資源於發展新產品,或進入新市場方面的可能性,比其他公司高出六三%;它們開拓產業或生態系外的機會的可能性,比其他公司高出四四%。


*偏好快速行動勝過完美。

 

這些公司建立清楚途徑,讓團隊主動前瞻地執行新方案,或是對意料之外的市場變化做出快速反應。它們在面臨市場衝擊時,快速行動以取得先發者優勢。


創立於二○一○年的昂科診療公司(Oncoclinicas),在執行長費拉利(Bruno Ferrari)的領導下,不到十年間,從最初僅營運一家診所,擴張到現今超過一百四十家診所。


在醫療高度中心化的巴西,費拉利領導公司創造性地思考,嘗試非傳統的成長途徑:在大醫院體系外,建立由各地較小的診所構成的網絡,讓病患能在居住地就近獲得所需的門診醫療。這種模式既滿足了尚未被填補的顧客需求,也是一條可以快速擴張與成長的途徑。


接著,他發現沙烏地阿拉伯有相似商機,決定大膽行動,推廣這套模式。二○二四年八月,該公司和沙國跨足多產業的集團法沙利亞(Al-Faisaliah)合作,在首都開立第一家癌症醫療診所,並預計推廣至整個沙烏地阿拉伯。


3.把顧客擺在中心地位


追求成長的路上,很多公司忽視了,在顧客需求和回饋意見中,其實潛藏了相當大的成長機會。「以顧客需求為優先」的意圖和實際行動之間,往往存在很大落差。在麥肯錫的調查中,六三%的受訪高階主管認為,顧客回饋意見是成長點子的重要源頭;但是,只有一五%的受訪主管認為,自己持續在成長決策中納入顧客意見,也只有二三%的受訪主管說,自己經常和顧客互動,以確保公司產品提供好的價值。


成長表現優異的公司透過以下做法,把顧客擺在中心,並從中挖掘成長機會:


*設法了解顧客想要或需要什麼。

 

他們使用預測性分析來學習和預測顧客的需求,並檢視產業的周邊,以找出更廣泛的變化,這讓他們能確實了解顧客的需求,創造產品和調整服務。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69期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激勵團隊,提升士氣 獎勵制度不能複製貼上,小心人才管理的地雷!
你給員工的獎勵,是他真正想要的嗎?別家公司的獎勵制度不一定適用你的公司。找出對你 ... ...
2022.02.24
READ
企業文化 樂高用「領導遊樂場」翻轉文化
當企業持續成功到一個階段,往往會面臨成長停滯。面對這樣的挑戰,擁有九十二年歷史的 ... ...
2025.07.31
READ
編輯部報告 不要浪費了危機
像這樣的危急存亡時刻,領導人應該透過崇高的召喚,打破員工封閉僵化的心態,一起追求 ... ...
2020.03.31
READ
大膽想像,理性下注 用翻轉現狀,開啟今年的策略規劃
只是將今年的計畫微調,成為下一年度的方案, 並無法讓企業得出突破性的致勝策略。 ... ...
2021.08.31
READ
熱門話題 五百大企業的前世與今生
一九五五年,財星雜誌開始排出五百大企業,那一年的榜首是通用汽車公司,屬於製造實體 ... ...
程泰機械公司董事長楊德華 無法改變別人,那就改變自己
過去十幾年來,楊德華透過併購創造綜效,運用集團的力量,推動旗下兩家上市公司大幅成 ... ...
2017.07.27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