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關稅漲價,該怎麼告訴顧客?

當公司因為無法掌控的外在情勢,需要調整產品價格,應該如何對外說明,才能盡可能降低衝擊?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所祭出的新關稅政策,為全球的企業帶來了一場大地震。如果公司受到影響,產品必須隨之漲價,如何跟顧客溝通最理想?
專家指出,相較於隱藏真實原因,當無法避免的外部因素導致漲價時,企業應以透明、公平且具脈絡的方式,向顧客溝通原因,維繫彼此間的信任。
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管理學院刊物耶魯洞見(Yale Insights),日前專訪了該校行銷教授諾文斯基(Nathan Novemsky ),以三個相關問題為主軸,請他分享他的觀察與建議。
Q1 當公司要宣布產品漲價,造成的原因並非公司所能控制的事情時,最好的方法為何?
諾文斯基認為,當公司產品漲價的原因和關稅或全球供應鏈有關,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顧客了解為什麼。一旦顧客認為漲價的原因公平、無法避免,他們的接受度會提高許多。
公司不要只是說:「我們要漲價了。」取而代之,應該用簡單明瞭的方式解釋原因。例如,「因為受到新關稅的影響,進口材料的成本提高很多,我們公司已經盡可能延後把這些成本轉移到顧客身上,但是為了維持產品品質,現在非漲不可了。」
這樣的說明顯示出,公司不是要趁著新關稅的機會多賺些錢,而是回應來自外部的壓力。此外,這樣的內容也顯示出,公司一直以來都很努力想要保護顧客。最後,如果情況屬實,公司還可以指出,其實關稅造成的成本增加,大於公司產品的漲價幅度。
Q2 對於產品漲價,公司應該直接談論,還是就默默地漲價?公司如何解釋漲價原因,會造成影響嗎?
諾文斯基表示,答案取決於:公司產品漲價會引起多大的關注而定。如果顧客會注意到,或者對手公司在強調這件事,公司最好還是直接解釋,以守住與顧客之間的信任,因為沒有人喜歡覺得自己被騙了。
對於如何解釋公司產品漲價原因,解釋的方式不同,會造成很大的不同。他提出以下五個建議:
1. 解釋時增加脈絡背景。如果公司很久沒有漲價了,一定要提出來,例如,「這是我們公司三年來第一次漲價。」
2. 把「漲價」跟其他正面的事物搭配在一起。即便是公司產品有很小幅度的改進,都可能減緩漲價新聞所帶來的衝擊。例如,「同時我們公司會縮短宅配時間,也會升級顧客支援服務。」
3. 可以的話,把「漲價」拆解成幾個更小的步驟,也就是分階段進行。因為相較於一個大改變,漸進式的小改變感覺比較不痛苦。
4. 考量對比之下的價值。公司可以強調,顧客在掏出更多錢的情況下,能夠獲得的東西,或者,跟其他公司相比,公司的產品仍然有很棒的價值。例如,「雖然我們公司的價格稍微漲了一點,還是比同類產品的業界平均售價低,而我們公司的品質跟服務,也維持在同類產品中的領先地位。」
5. 把重點放在提供給顧客的價值上。公司在跟不同對象溝通漲價新聞時,很容易忘記,在現今的數位時代,公司寫給投資人看的內容,顧客可能也會看到。無論在跟誰溝通,注意力都應該從「顧客會因而失去什麼」,轉移到「什麼被留下來了」。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6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