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給女性的懶惰天才時間管理法
活在「當季」

給女性的懶惰天才時間管理法

EMBA雜誌461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4.12.30

 

要提高生產力、要充分利用時間、要扮演好各種角色……,其實你需要的是一種更溫柔寬容、專注當下的時間管理法。如何用懶惰天才的處世態度,為自己規劃未來?


你需要更努力把工作生產力提到最高,也應該充分利用時間將目標一一達成,如果同時還能兼顧家庭與生活,那就更好了。


「還是算了吧!」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暢銷書作者亞達奇(Kendra Adachi)這麼說道。過於著重提升生產力與追求卓越,很多時候只讓人更有挫敗感。


特別是對女性來說,在很多家庭中,操持家務與照顧兒女的主力仍是女性,在蠟燭兩頭燒的同時,她們還得面對生理週期以及身體賀爾蒙的變化。 


因此,亞達奇在最近出版的新書「懶惰天才的時間管理法」(The PLAN)中,提倡一種更為溫柔寬容的時間管理法。如同書名一樣,懶惰天才的處世態度,就是不講求面面俱到,而是對重要的事展現天才做法,對不重要的事則選擇懶惰。


想要成為「把時間花在對的事情上」的懶惰天才,你必須接受人非完人,不可能一切盡在掌控中。這並不是要你不以追求卓越為目標,而是尋求身心靈的整合,去面對並包容一個全部的自我。


亞達奇提出了一種看待時間管理的新角度:不以未來為規劃時間的起點,而是由當下開始,比如當下的工作、家庭、難關等種種情境。她將此稱為你當前所處的季節(season)。在書中,她提出一套名為「懶惰天才計畫」(The PLAN)的一週規劃法。


懶惰天才計畫


懶惰天才計畫的架構,以準備(prepare)、生活(live)、調整(adjust)與注意(notice)四個面向構成。它們沒有先後順序,但都是你時間管理應該遵守的原則。


這四要素共同構成一座穩固的金字塔。準備、注意、調整是它的三個面,支撐著塔頂的生活。而金字塔的基礎則是「對你當下的季節而言最重要的事」。以下是這四個元素:


1. 以對的順序做準備


傳統時間管理的準備方式,往往是要你先設想某個未來願景,再逆向推斷邁向此願景必須做到些什麼,從而設定目標與規劃時間。承諾之後只要按著計畫走就能美夢成真。


然而人生瞬息萬變,就算心思縝密也難以百分之百掌控未來。不在自己掌控之內的變數更是多不勝數,比如孩子突然生病就得請假照顧,打破原定計畫。


因此亞達奇提出一個新的準備方式,它並非由未來出發的,而是由當下,或更正確地來說,是「當季」。也就是,相對於思考「想達到什麼未來願景」,你是思索「對自己當下的季節而言,最為重要的事是什麼?」


這裡的季節指的是當下所經歷的某個情境,比如換工作、孩子誕生、搬家等等。隨著季節變換,對我們而言最為重要的事也會改變。而當事情的優先次序變化,時間安排的決定也會有所不同。


在該季節的到來可預知的情況下,我們就能主動確認當季最重要的事情為何。確認方法有兩個步驟:先挑出「一件」要事,再把那件事「縮小」。


首先,你要列出跟該季節相關的所有要事。假設你最近被調到一個工時較長的新職務,那麼你可能就會擔心如何維繫跟家人的關係、確保睡眠充足等等。接下來,再從這些項目中挑出「一件」最為重要的。


在上述的範例中,你可能就得在與家人相處與睡眠之間做出抉擇,而這會決定你將來會把寶貴的休假時間用在哪裡。例如,也許你覺得家人很重要,但如果因為睡眠不足而累得無法專心與家人交流,或甚至脾氣暴躁,那麼還不如讓自己補眠。


在選定後,進一步將其「縮小」,也就是簡化成更具體可行的事項。以上述範例來說,思考什麼事可以確保你睡眠更充足,像是固定幾點上床,或先挑好明天要穿的衣服。


此時你應該選一樣來做,並設法盡可能做到最好,千萬別貪心地想要全都執行。一旦你能將這件小事做好,比如固定時間上床,就能達到改善睡眠的目的,更有精力與親友好好相處,反而能方方面面都照顧到。


2. 用活在當季的方式生活


亞達奇認為,如果一味追求生產力,把行事曆塞得滿滿的,這並不是真正活著。雖然目標很重要,但目光如果永遠放在遠大的未來願景,就無法活在當下(當季),人也會因此較難感到滿足。


活在當季才能看清楚自己當前的需求,從而判斷事情的優先次序,也就是對當季而言事關重大的事。如果無法判別事情的輕重緩急,自然也難以聰明地運用時間。


要讓自己更容易活在當季,就要設法讓這季節所涵蓋的範圍更小、更有目標。比如「育兒」是一個漫長的季節,你可以進一步細分成數個短暫的季節。像是「養育幼稚園生」跟「養育高中生」就是兩回事。在這些不同的季節中,對你而言最重要的事情不同,抉擇也就不同。


3. 從小的地方著手調整 


有時候,當事情沒按計畫發展,我們會有全面重新來過的衝動,比如把整個行事曆扔掉,從頭規劃;或是要孩子收拾玩具卻屢勸不聽,乾脆全打包送垃圾車。 


亞達奇建議,與其採取極端手段,不如選擇小幅度調整,而且每次只調整一個小步驟,成功率會更高。例如前面提及的,若想確保睡眠充足,那麼光做到「固定時間睡覺」這件小事即可。


你可能會認為這麼做進度緩慢,但一次一小步的調整,累積下來卻能打造一個有用的系統。像是在許多家庭中每天早上都有個固定流程,能確保家庭成員井然有序,並能按時上班上課。但這樣的流程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對於早晨的行動逐步小調整,最終形成了一個完整而有效率的流程。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61期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個人管理 做決定的藝術
有些決策難以逆轉,有如單向門,不喜歡門後的東西也無法再回到原點;有些決側則是雙向 ... ...
2023.06.29
READ
資深訓練顧問馬蒂內利 Melanie Martinelli 破解訓練誤區,讓學習更有成效
企業教育訓練的重點不是只有「學到了什麼」,而應該要幫助學員「做到什麼」,才能讓學 ... ...
2025.02.25
READ
趨勢話題 二○一九年誰最有影響力?
每年年底,時代雜誌(Time)都會公佈當年的風雲人物人選,請大眾進行投票。獲選二 ... ...
2019.12.30
READ
Sponsor/ ESSEC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 橫跨歐亞四國的EMBA學習之旅
當事業達到頂峰,一個高階經理人最擔心害怕的是什麼?是團隊管理、時間管理,還是公司 ... ...
2022.08.01
READ
無往不利 打造人際關係的秘訣
打好人際關係,可以使人各方面都無往不利。但究竟要怎麼做,才能讓自己贏得別人的喜愛 ... ...
人際交流 建立友誼,先學會問問題
任何親密、正向的人際互動,都是由「問問題」開始,再逐漸發展為穩定的人際關係。這是 ... ...
2018.12.17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