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在系統中,我們都需要彼此
編輯部報告

在系統中,我們都需要彼此

EMBA雜誌418期 / EMBA雜誌總編輯方素惠
2021.05.31

 

專訪他的時候是五月十二日,台灣的疫情還沒有爆發。待一星期後編輯把文章整理出來時,已經是風雲變色,內容因此讀來格外有感。
 

過去一年多來,問很多全球大師一個問題:疫情為他帶來什麼新的思考?很多人都有精彩的分享,但這次獲得的答案最令人感觸。


策略大師馬丁(Roger Martin)這麼說:「我希望企業能學習到前線員工的重要性。今天,阻止經濟完全陷入困境的,是這些在疫情中,在零售業現場以極低工資工作的人。他們必須用生命面對新冠疫情的威脅。」


馬丁是Thinkers50選出的全球第一商業思想家,他強調,我們必須認知到,在這個系統中,我們所有人都需要彼此。他說,經過疫情,領導人應該理解到,鬆弛(slack)並不是敵人(意思是說,不要算得太精)。領導人不要以為,所有事情都可以簡化和切割,因為企業不是機器,而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其中有很多連結。


此外,他點破了過去多年來盛行於企業的策略流程盲點。如果你參加過不同企業的策略規劃會議,會發現,幾乎所有的流程都是從討論願景開始,之後列出為了達到願景,必須做的種種事項,形成一張清單,然後虎頭蛇尾結束。


「這些不是策略,這叫作計劃。」馬丁說。但因為「計劃」太多,互相爭搶資源,有些甚至方向彼此拉扯,因此無法真正發揮作用。


馬丁提供了一個簡單的策略架構。他指出,公司必須回答五個問題,而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選擇你的戰場,以及你的獲勝方法(見三二頁)。


要對抗不斷改變的世界,今天,最重要的一個能力莫過於學習。作家黃春明曾說,如果你問一隻羊,牠會說:「我的工作是吃草,我的興趣是吃草,我的生活是吃草。」現在,學習也必須成為我們每個工作者重要的一部份:「我的工作是學習,我的興趣是學習,我的生活是學習。」


領導人必須重視學習在公司裡的角色,並設法把學習融入工作,成為日常工作的一部份(七四頁)。
 

在最近疫情吃緊的時候,很多人可能非常焦慮。調查顯示,有九九‧五%的人,平日就為「想太多」而苦。只要一不順利,腦中就會胡思亂想,而且大多是負面的想法。


如果任由腦中的負面念頭重複播放,就像一張破唱片一樣,將會成為你人生的絆腳石。相反地,我們應該主動挑選自己想要的配樂,有意識地在腦袋播放。只有這樣,才會發展出新的主旋律,掌握自己的人生(一○八頁)。 

 

相關文章 ARTICLES
編輯部報告 當你要訓練猴子表演
「我所能想像,最困難的事情是什麼?」、「我所能想像,最具影響力的事情是什麼?」巴 ... ...
2023.09.27
READ
專訪「隱形冠軍」作者西蒙 Hermann Simon 價值,決定你的定價
不了解顧客所感受到的真實價值,「猜測」我們的產品很好,是定價的最大陷阱。定價時, ... ...
2020.07.30
READ
個人管理 八個練習讓你更快樂
看到剩下一半的水杯,樂觀的人會說「還有一半的水可以喝」,悲觀的人則因為水少了一半 ... ...
2025.02.25
READ
編輯部報告 小賭注的力量
最近,英國變種的新冠肺炎病毒成為全球新聞焦點。想像,如果你的公司剛好位在英國,提 ... ...
2020.12.31
READ
時刻學習 當一輩子的學生
今年三十五歲的財務顧問塞提,專門提供一般民眾理財建議。他所創設立的理財網站,擁有 ... ...
2017.09.19
READ
鍛鍊左右腦傳球 讓左腦右腦互相傳接球,找出商業世界裡的感性力量
理性當道的商業世界中,訴求情感與直覺,反而能讓人脫穎而出。左腦擅長邏輯分析,右腦 ... ...
2019.03.18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