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決定如何做決定
經營思維

決定如何做決定

EMBA雜誌347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15.07.01

 

假設你是一家企業的董事長。公司針對要不要購併對手一事,已經討論了好幾個小時。董事會的九位成員中,有三位反對,你、執行長跟剩下的四位董事則是支持。公司現在就得做出決定,因為如果公司不買,會有其他公司立刻搶著買。


身為董事長,現在你至少有三種說法:第一,因為這是一個重大決定,必須董事會全體同意才能做,所以不購併對手;第二,董事會已經完整討論,而且贊成的人佔多數,所以應該購併;第三,把決定授權給執行長。因為執行長跟他的團隊已經為了這個決定工作了好幾個月,他們才是專家,應該由他們決定。由於執行長本人是贊成的,所以公司會購併對手。


這三種說法都說得通,結果卻不同。學者沙札爾(Felipe A. Csaszar)與恩利昂(Alfredo Enrione)以這個例子說明,做決定的方式,可以明顯影響決定的結果,所以公司要重視決定如何做決定。


他們在史隆管理評論(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上指出,根本上來說,管理就是在做決定。在做重大決定時,高階管理團隊常常相信,越多人同意越好;有些公司甚至會很自傲,某個決定是全體無異議一致通過的。然而他們的研究指出,希望大家都同意,有時候對公司有益,有時候卻不然,需要視情況判斷何時適合。


兩位學者指出,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錯誤有兩種:一種是作為(commission),也就是做了不該做的事;另一種是疏漏(omission),也就是沒做該做的事。


套用在經營企業上,要求全體一致通過,會減少公司犯第一個錯誤(選擇做了一件有害的事情),卻增加了第二個錯誤的可能(沒做該做的事);相反的,不要求一致通過,公司犯第二個錯誤的可能性也越低(錯失了一件有益的事情)。


一個決定最好有多少人同意,跟這個決定如果做錯了,所需付出的代價有多大相關。像谷歌、微軟或柯達這樣的公司,錯失下一個科技新趨勢會非常致命,所以公司應該降低做決定的同意人數門檻,將疏漏型的錯誤減到最少。


然而像寶僑、可口可樂或嬌生這樣的公司,嘗試產品的新配方可能會帶來大災難,所以公司應該提高做決定的同意人數門檻,將作為型的錯誤減到最少。


同理,一家公司在面對不同類型的決定時,需要不同程度的同意人數。若錯失機會付出的代價,會比採取錯誤行動高,公司應該降低同意人數的門檻。這類型的決定包括,選擇投資研發標的、遵守法規、建立員工揭發公司弊端的管道等。


相反地,若做錯事情會比錯失機會付出的代價高,公司則應該提高同意人數的門檻。這類型的決定包括,僱用一位新執行長、核准一大筆借貸,或決定是否進行購併等。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熱門趨勢 我們正在進入「短片」時代
卡森伯格是電影大亨,他的履歷表上,曾工作過的公司有迪士尼跟夢工廠;惠特曼是科技主 ... ...
2019.03.22
READ
智聖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文筱蓮主答/編輯部撰文 如何面對憤怒的顧客
面對今天顧客越來越高的消費意識,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客訴案件? ...
2017.04.24
READ
紐約時報公司 數位時代的新媒體巨人
面對數位媒體的步步逼近,一百七十二歲的紐約時報不但不顯老態,反而提前達到成長目標 ... ...
2023.08.31
READ
創新創意 那些創意家教我們的事
美國「第三愛」(ThirdLove)內衣品牌共同創辦人薩克(Heidi Zak) ... ...
2017.07.12
READ
排行榜 2018十大最創新公司
快速企業雜誌(Fast Company)選出了2018年創新公司,以下是排名前十 ... ...
2018.04.02
READ
企業策略 來福車如何駛出困境
隨著市佔率不斷被優步(Uber)超車,一年前,知名共乘服務來福車(Lyft)陷入 ... ...
2024.05.30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