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設計一點壓力,讓你快速學習
塑造「動起來」的情境

設計一點壓力,讓你快速學習

EMBA雜誌468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5.07.31

 

臨危受命,反而發揮實力;還沒準備好,卻做出最佳表現。刻意將自己置於有壓力、需負責的情境之中,能激發潛能,讓自己快速成長與學習。


那場臨時被拉上台的簡報、那次臨危授命接手的一個混亂專案、那回你決定離開舒適的工作,走上一條不確定卻更具潛力的路。回想職涯或生活中關鍵的轉捩點,那些時刻的你往往還沒有準備好,但是卻動了起來。


讓你真正成長的時刻,往往不是最舒服的時候。管理書籍作者弗林(Pat Flynn)稱這種模式為:「主動強制作用」(Voluntary Force Functions):刻意將自己置於有壓力、需負責、必須交付成果的情境之中,以此迫使自己快速成長與學習。


想要學習與成長,我們可以自己「設計」壓力,像是設下不能延期的承諾、選擇有後果的挑戰,讓自己非做不可。就像你可能不會為了十週以後的演講,拿出百分之百的力氣,而會在三天後要登台的演說中,全力以赴,展現驚人效率。


主動製造壓力,也是一種激發潛力的方式。在為自己設計能促進學習成長的壓力環境時,應該留意什麼?弗林在最近出版的「精實學習」(Lean Learning)一書中提出,「主動強制作用」架構的五個要素:


1. 放手一搏的瞬間


你心裡想做某件事已經許久,甚至寫下了詳盡的計畫,但如果從未實際去執行,這些意圖就永遠只是紙上談兵。唯有在你即使內心充滿恐懼,仍然選擇「放手一搏」的那一刻,所有空想才會真正轉化為行動。


值得注意的是,所謂的「放手一搏」,並不是一時衝動或莽撞行事,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所做的決定。即便你已意識到前方的挑戰艱鉅,仍選擇跨出那一步,這才是真正的行動轉捩點。


那麼,「放手一搏的瞬間」會是什麼模樣呢?對一位想學習街舞的人來說,可能是他按下報名課程的那一刻;對一位有志創業的上班族來說,可能是他鼓起勇氣,遞出辭呈的當下。這些瞬間,正是從猶豫跨入承擔的關鍵節點。


2. 有時間限制的承諾


當你許下一個承諾,卻沒有設定明確的期限,這個承諾很可能不會被實踐。


為了避免外在干擾,或是自己拖延的習慣導致承諾久未兌現,我們必須為每項承諾設下具體、明確的時間限制。更關鍵的是,這個期限必須具備「不可動搖性」,它不能只是象徵性地寫在行事曆上,而應該要有實際的約束力。


最好還能安排某個人擔任監督角色,使你對自己的承諾負起責任。否則這個期限很容易在各種瑣事或藉口的推延下不斷順延,最終落入明日復明日的循環,結果一事無成。


3. 重大的後果


你所承諾要完成的事情,應該要伴隨某種風險或代價,也就是說,如果你沒有實踐承諾,或沒有好好完成它,就必須承受明確且具份量的後果。


這些後果的嚴重程度要適中,強度足以讓你因為害怕失敗而產生行動力,但又不能嚴重到讓你從一開始就不敢挑戰,因為無法承擔失敗的代價。


舉例來說,一位女性承諾擔任好友婚禮的伴娘,並訂下三個月內瘦身成功的目標。如果她未達成,不只是讓自己失望,更可能讓朋友的婚禮留下遺憾。這種情感層面的後果,往往足以形成推動自己的壓力。


而後果也可能是經濟上的,例如,某員工選擇辭職創業,卻未全心投入、準備不足,那麼他可能要面對的,是收入不穩定,甚至財務困難。這些實質的代價,會促使你更加認真看待每一項承諾與行動。


4. 有意義的挑戰


若想讓自己更有動力去履行承諾,所選擇的挑戰本身就必須對你具有意義。挑戰越是貼近你的價值觀或人生目標,越能激發你持續投入,即使過程艱辛,也不會輕言放棄。


這份「意義感」可能來自於,這項挑戰與你的核心價值或長遠目標的一致性,也可能來自於你深知完成這項挑戰後,將獲得實質的益處或成長機會。


舉例來說,弗林原本非常害怕公開演講,但他清楚知道,演說能力對於他的事業發展相當重要。因此,他選擇刻意接下演講邀約,逼迫自己離開舒適圈,正面迎戰那個長久以來讓他退縮的恐懼。這種基於長遠目標所做的選擇,就是典型的「有意義的挑戰」。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68期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編輯部報告 小改變,大影響
九點十一分、二點三七分、四點二六分。多年前,我訪問一位國營企業的董事長,他刻意要 ... ...
2024.04.30
READ
個人管理 做決定的藝術
有些決策難以逆轉,有如單向門,不喜歡門後的東西也無法再回到原點;有些決側則是雙向 ... ...
2023.06.29
READ
先學會聆聽,才能好好對談 打破一對一談話的僵局
和部屬一對一談話時,該如何讓他說出真正的感受?該問什麼樣的問題,才能刺激他思考? ... ...
2022.04.28
READ
別掉入陷阱 主管最常陷入的五個盲點
為什麼有些錯誤事後看來,是如此明顯,但當時就是無法察覺? ...
2018.05.16
READ
個人管理 快樂何處尋?
快樂不是一個目的地,而是一個方向。一個人要追求的是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快樂一些,而非 ... ...
2023.10.30
READ
找出第一要事 太忙?你需要時間製造法
每個人都知道,要將時間花在對的地方,但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運用四個步驟、一張表格 ... ...
2019.03.04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