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自誇,讓你打開機會大門

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什麼樣的自我介紹最容易讓人記住?答案是,能兼顧專業與親和力的「幽默自誇」(humorbragging),往往更能抓住目光。
學者海勒維(Nir Halevy)在史丹佛大學商學院網站指出,幽默自誇不是單純開玩笑,也不同於謙虛式自誇(humblebragging),而是傳達一種雙重訊號:我有實力,也有幽默感。
如何在短時間內吸引目光、脫穎而出?許多人在自我介紹時,常面臨一項矛盾難題:如何既能展現專業,又讓人覺得好相處?過度自信可能讓人覺得難以親近,太謙虛又容易錯失展示能力的機會。幽默自誇正好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研究指出,在適當時機用幽默點出自己的能力與成就,不僅能展現自信,也能讓人感受到親切與魅力,進而提升互動意願。
例如,一場烘焙師職位的模擬面試中,兩位候選人都分享了製作足球造型蛋糕的經驗。第一位候選人驕傲地強調,他收到了店內歷來最高的小費;而另一位則幽默地說:「我很慶幸只需要做出那顆足球,不用真的上場去踢它。」結果,研究參與者普遍認為後者不僅更討喜,也顯得更有能力。
又例如,有兩位條件相當的應徵者申請業務代表職位,其中一人在自我介紹中加了點創意:「我擅長將咖啡因轉換成生產力。你提供的咖啡越多,我的產出就越高。」這個幽默的形容讓他的個人網站流量達到對手的三倍,收到的招募聯繫也增加了近五成。
為了解不同幽默類型的效果,研究也深入分析了熱門競賽節目「創智贏家」(Shark Tank)上的創業提案。研究發現,只有當創業者結合自我推銷與具提升形象的幽默時,才會顯著提升獲得投資的機率;相反地,若使用的是自嘲式或討好型幽默,效果就不明顯。
幽默自誇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同時展現出幽默感與自信心,兩者都是團隊合作與領導潛力的重要指標。能恰如其分地運用幽默的人,通常情商高,善於觀察,並建立良好關係。
當然,幽默的使用也有風險。不同文化、背景或性別的接收者,對幽默的解讀可能大不相同。海勒維建議,可以先在非正式場合測試聽者的反應。
在資訊過載、注意力稀缺的當下,如何在專業與親和之間取得平衡?有時,只是一句巧妙的幽默,就能讓人多看你一眼,甚至給你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