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成長的誤區
編輯部報告

成長的誤區

EMBA雜誌468期 / EMBA雜誌編總編輯方素惠
2025.07.31

 

「既然我們產業的年成長率是三%,我們最多也就只能成長三%。」在你的團隊裡,是不是常有人這樣說?


策略大師馬丁(Roger Martin)在專欄直截了當地說,當你這樣想的時候,就等於把成長的主控權交出去。很多領導人常認為自己的產業成長慢,因此想投資那些快速成長,與原來產業無關的事業。事實上,這是在為不夠努力在核心事業上尋找藉口。


「對你選定的顧客族群來說,你必須是最能讓他們感到滿意的選擇。而你是不是真的具備優勢,就是靠『能不能搶下市佔率』來驗證。」他強調。


他指出,那些看似充滿潛力的產業,其實常是高成本、低勝率的賭注。成長有四大策略,而提升市佔率是第一優先,之後才是擴大市場規模、調整資源分配,以及進軍鄰近高成長市場。(二四頁)


就算你的策略方向正確,實際行動仍可能偏離初衷。管理顧問小笹芳央提醒,小心落入手段目的化的陷阱。


有些公司推動各種方案,例如DEI、數位轉型、敏捷組織,這些原本是為了解決問題的做法,久而久之卻變成形式化、KPI化,以致於原始的目的沒有實現,甚至創造了另外的問題。


主管必須清晰傳遞公司願景,以及推動方案的終極目的,在溝通時,不斷強調為什麼做,而不只是要做什麼(一一六頁)。


這樣的問題,也發生在個人與團隊的學習行動中。特別是在這個資訊氾濫的時代,很多人為了解決某個問題,想要學習新技能,卻胡亂涉獵與學習,結果迷失在知識海裡。


「精實學習」一書作者借用精實管理的概念,強調學習最重要的是時機。在需要的時間獲得剛剛好份量的學習,才能發揮力量。簡單地說,要讓學習帶來最大成效,過去我們強調學以致用,現在應該用以致學(六六頁)。


下一次當你準備啟動一個成長專案、學一項新技能時,先問自己:這件事對我們的目標顧客有沒有幫助?能不能解決現在最重要的問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468期目錄: https://reurl.cc/9DEVEn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編輯部報告 向恐怖電影學創新
這幾年,好萊塢有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新製片模式出現。不同於大製片廠的大卡司、大資本 ... ...
2024.02.27
READ
編輯部報告 建立韌性,從看見開始
過去這個月,關稅帶來的衝擊又急又廣,完全印證了愛麗斯夢遊奇境裡的那句話:「你必須 ... ...
2025.04.29
READ
疫情教我們的事 危機後如何再啟動
今年初,一場疫情席捲全球,讓全球企業措手不及,面臨巨大的挑戰。 在不確定、變動、 ... ...
2021.07.29
READ
個人管理 與主管意見不同,該如何溝通
會議中,主管提出一項策略調整,現場氣氛瞬間凝重。你察覺這個方向可能有風險,心中掙 ... ...
2025.08.28
READ
個人管理 八個練習讓你更快樂
看到剩下一半的水杯,樂觀的人會說「還有一半的水可以喝」,悲觀的人則因為水少了一半 ... ...
2025.02.25
READ
編輯部報告 做內部的外來者
這一期的雜誌內容我們在最後一刻做了一些修改。原本預計介紹的日文新書,文章出來以後 ... ...
2023.04.27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