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破解訓練誤區,讓學習更有成效
資深訓練顧問馬蒂內利 Melanie Martinelli

破解訓練誤區,讓學習更有成效

EMBA雜誌463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5.02.25

 

企業教育訓練的重點不是只有「學到了什麼」,而應該要幫助學員「做到什麼」,才能讓學習發揮成效,對公司帶來影響。


企業教育訓練課程時間不夠了,不如縮減行動計畫,讓學員回去再自己思考採取什麼行動;課後回饋表上,問學員:「你對這個訓練有多滿意?」;課程結束後,頒發每位學員結訓證書。


小心,你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踏入了企業內訓的誤區。資深訓練顧問馬蒂內利(Melanie Martinelli)指出,很多公司在企業內訓的過程中,發送了一些錯誤的訊號,削弱了學習移轉的成效。因此主管常納悶,為什麼教育訓練似乎沒有成效。


例如,很多公司在企業教育訓練後習慣頒發結訓證書,好像課程完成,一切就結束。實際上公司應該發的是執行證書,學員成功應用所學,完成一個專案後才頒發證書。


馬蒂內利是移轉成效中心(Institute for Transfer Effectiveness)執行長,也是超越訓練顧問公司(Going Beyond Training)創辦人。她是瑞士人,在學習與發展領域有近二十年的經驗,致力於創造有成果的學習體驗,以對公司帶來實際影響。


她指出,根據研究,要將企業內訓學習的成果有效移轉到個人及組織上,訓練人員必須掌握一些關鍵的槓桿,例如取得學員主管的支持、明確釐清需要解決的是什麼問題,以及在學習之後設計各種跟進機制,來協助這些學習真正落地,為公司帶來成效。


「要把學習看作一個旅程,而不是一次性的活動。」她強調。


馬蒂內利最近訪台,以下是她接受EMBA雜誌的專訪摘要內容:


■為什麼很多企業教育訓練沒有成效,最大的障礙是什麼?


□我認為一個很大的障礙是,即便到今天,我們在進行企業教育訓練時,往往還是與企業的業務面(business)沒有足夠的連結。這可能是因為訓練人員有時缺乏影響業務面的能力,也許是缺乏與他們對話的信心。只有雙方一起努力,才能達到有效的學習移轉。


■能否舉個例子,企業內訓怎麼與業務面連結?


□有效的企業內訓應該從非常清晰的目標開始,這是學習移轉其中一個槓桿:「期望的明確性」。大多數人告訴我:「我們有做需求分析。」可是當我深入了解時,他們其實做的是學習需求分析。我們說的分析是要明確了解,到底需要改變什麼樣的行為?我們想看到什麼樣的行為差異,才能實現業務面的改變?


舉例來說,在銷售訓練中,我經常看到一些非常模糊的訓練目標,比如「提升銷售能力」或「改善客戶管理」。但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如果我問兩、三個人,他們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解讀。


因此,對業務面進行深入分析的第一步是:為什麼我們需要銷售的企業內訓?目前在業務中發生了什麼,讓我們認為需要銷售訓練?可能是銷售數字下降,可能是提案數量不夠,或成交量不足。


所以第一步是明確釐清業務面的挑戰,以及為什麼會有這個挑戰?我們太常直接進入「他們需要知道什麼」,或「他們需要哪些技能」的階段。真正的問題應該是:「我們希望他們做什麼,而目前他們沒有做的?」


也許我們會發現,他們沒有執行某些銷售流程。比如,我有個客戶發現,他們的銷售人員在遞出提案後,並沒有迅速用電話跟進。


接下來,我們可以定義我們想看到的行為改變,例如,我們希望他們在提案後的兩週內跟進。


然後第三步,我們需要了解,為什麼他們還沒有做到這一點?是因為缺乏技能?缺乏知識?還是系統中有其他問題?這樣才能根據這些背景設計訓練。


■企業內訓後的跟進非常重要,你能分享一些有效跟進的技巧嗎?


□有許多可以做的事情。首先,我們需要將企業內訓視為一段「學習旅程」,而不僅僅是一個訓練活動。訓練活動只是旅程的一部分。我們需要思考,在訓練之前該如何吸引學員,激發他們的興趣,做好準備,並排除障礙;接著進行課程,然後思考訓練結束後如何跟進。


這裡有很多事可以做,有幾個我特別喜歡的方法,第一個是「執行咖啡館」,讓學員互相交流如何應用學到的內容,討論執行中的障礙和挑戰,並透過同儕教練,共同找出如何克服這些挑戰。因為學習新東西時,在執行時遇到挑戰是很正常的。


另一個做法是設計跟進流程,運用工具排定時間發出這些電子郵件。例如,發送微學習的內容,幫助學員複習要點,或提醒他們要做的小步驟,或給他們一些小挑戰,比如小測驗,讓所學的內容仍然清晰地存在學員的腦中。


還有一個簡單的工具是「移轉電子報」。在訓練結束時,假設有十五個學員,每週由一個人發送一封簡短的電子郵件,分享他們嘗試了哪些應用,他們碰到什麼挑戰,不需要太長,三、四句話即可。每週大家都得到訓練的提醒,彼此激勵,採取自己想要採取的行動。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63期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編輯部報告 我還沒準備好
在面對新角色時,你是不是心裡有一個細微的聲音:「我還沒準備好?」 ...
2024.10.30
READ
向全球管理思想家學習的奇幻旅程 新書登場「給自己的10堂管理大師課」|方總編暖心新作
從Thinkers50全球頂尖管理思想家,到21世紀傳奇領導人, 本書帶你坐在搖 ... ...
2024.11.28
READ
熱門話題 比爾蓋茲怎麼看聊天機器人
世界上沒有幾個人,有機會像比爾蓋茲(Bill Gates)這麼近距離地觀察科技的 ... ...
2023.02.23
READ
創新策略 戴森的最新創新與失敗
戴森(James Dyson)推出過的經典產品,都稱得上是「不可能的任務」。不用 ... ...
2020.02.25
READ
工作流程整合 想得更小,做得更多
「『做更多』並不是提高生產力的方法,而是讓自己感到筋疲力竭的捷徑。」查皮爾公司( ... ...
2020.10.30
READ
關鍵趨勢 二○二二年,工作新樣貌
新的一年,工作會展現出什麼新的樣貌?富比士雜誌(Forbes)訪問了多位企業主 ... ...
2022.01.25
READ